分享

陀思妥耶夫斯基,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蒲公英读书 2021-11-11


今天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一篇读书随笔。

1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一生中如果能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名著,特别是被称为世界文学名著的话,那就应该引以为豪和感到非常欣慰了,但是有的作家,同时有几部作品都被称为世界文学名著。

俄罗斯就有两位这样的作家,一位是托尔斯泰,他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都是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

另一位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罪与罚》,《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等,都是闻名世界的文学名著。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年前我在书店看到《罪与罚》,《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就买下了。

当时,买下这本《罪与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说标题揭示的充满矛盾的主题,还有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充满矛盾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

他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同时又是一个狂热的赌徒,他曾经曾经因为参加革命被判处枪决,在最后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

但是买来以后一直都没去读它,除了我的懒散外,大概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小说的字数太多,我买的是上海译文的世界文学名著普及版,字很小,密密麻麻的,却也有三四百页,这对于喜欢阅读却缺乏阅读耐心的我来说实在是有点困难;

第二个原因就是对情节内容不太感兴趣,看了下大概的情节介绍,讲的是一个穷大学生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最后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去自首。

感觉这就是一部罪犯小说,好像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感觉离我很远。

这次终于读完了它,虽然之前就知道这是一部充满矛盾的小说,也知道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刻画人物的内心矛盾,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是为小说主人公尖锐剧烈的内心冲突而震颤不已,并且让我想到自己。

2


小说的情节确实很简单,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贫穷的大学生,他杀害了压榨他的可恶老太婆,然后在警察并无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主动自首。

情节简单,但也不乏惊险刺激,毕竟是一个凶杀事件,只是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了凶手和整个作案过程。

小说的主要篇幅和内容都围绕着人物的内心矛盾展开。不只是在杀人后内心充满矛盾,在做出杀人举动之前和作案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也同样矛盾不已。

如此剧烈和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内心矛盾,简直令人感到恐怖。

我想起霍妮在《我们内心的冲突》里所说的:

”陷入神经症冲突的人因为两种方向正相反的力以同样的强度驱使着他,而且这两个方向都是他不愿去的,因此通常意义的选择对他来说是不可能的。从这些特点来看,神经症冲突不仅难以认识,还有叫病人害怕的分裂其人格的力量。”

如果说霍妮作为一个学者和精神分析师,在冷静地叙述和分析,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个作家,就在用他感性和悲悯的笔触进行具体生动的描述和刻画。

很显然,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典型的神经症病人,内心的分裂已经到达非常严重的程度,几乎要把他撕成碎片。

我们多数人,很少会达到如此强烈的程度,如此极端的杀人举动,也是极少数人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有的行为,这也是我阅读之前感觉离自己很远的缘故吧。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内心的冲突。

就说我自己吧,记得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听年长的同事谈及人性的阴暗面时,他说到有身边的人也说到历史上的名人伟人。

我听后感觉很压抑,我不相信,还为自己写了篇短文,大意是说即使你说的都是真的,又怎么样?我只相信光明。

但其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遇到更多事物,都与自己原本相信和想象的不同甚至背离,我的内心也因此会常常陷入冲突中。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一书中,霍妮说要真正解决内心的冲突,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和谐,就要倾听真实的自我。

但其实,这并不容易,特别是当这些问题涉及人生的基本问题,涉及人生观价值观时,这更困难。

因为你可能自己都没有想清楚,比如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如此,很难说哪个才是真实的自我。

当然,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完全被一种邪恶或者说错误的价值观占据的话,他的内心可能完全没有了冲突,这时才是更可怕的。

这时候如果有良知的声音引起他的内心冲突的话,反而是好事。可以说,拉斯柯尔尼科夫就是这种状况。


3

拉斯柯尔尼科夫之所以杀人,并不只是因为自己的贫困和老太婆对他的压榨,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有一种所谓的思想理论。

他认为这个老太婆可恶且无用,却拥有大笔财富,他自己年轻且有才华有理想,却因为贫困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杀死老太婆后,他就可以拿老太婆的钱来干一番对社会有益的事业。

他说起这思想来头头是道,振振有词,甚至把拿破仑,还有开普勒、牛顿、穆罕默德这样开创历史的人物都抬了出来。

其实这里面有明显邪恶和错误的部分。

其一,人生而平等,老太婆固然可恶,你凭什么说,老太婆的人生就毫无意义?

其二,小说借那位酒馆陌生大学生之口,表达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观点,他们认为老太婆不只可恶,而且无用,且有病,也很快就要死去,就像虱子蟑螂一样应该清除。

这种认为无用就该除去的思想,简直与希特勒如出一辙,希特勒当年对老弱病残推行所谓“安乐死”,因为他们的存在对于国家毫无用处,这是多么残忍,毫无人性?

而且这和拉斯柯尔尼科夫梦见的那个把一匹不中用的的驽马打死的狠心主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说到这个梦,很多人认为这个梦是进一步表现了底层人民受到的欺压,对此我也不否认,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也有因为无用而被无情鞭打至死的意味。

事实上拉斯柯尔尼科夫从这个梦中惊醒以后,对自己打算去杀人的行为感到更加恐惧和厌恶,甚至几乎下了决心要放弃这事。

退一步来说,即使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想法是合理的,或者如他所认为的甚至还有点崇高,他可以去做有益于大众乃至有益于全人类的事。

但是只要目的合理或者崇高,就可以不管手段,甚至于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吗?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都能看到有些人用所谓崇高的目的来掩盖其手段行为的卑劣。

老太太固然可恶,但罪不至死,作为法律系大学生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对此当然心知肚明,而他的杀人行为不只是以恶抗恶,而且手段升级,相当于别人骂了你,你就要去打人家。

也许正因为这个,他的内心才有强烈的不安,何况他还杀害了老太婆无辜的妹妹,这更加剧了他内心的不安,虽然这里面有意外。

小说中把这个老太婆写得可恶之极,不只对来典当贷款的人如此,对自己的亲妹妹也冷漠暴虐,想尽办法剥削,而且死后遗产几乎全捐给修道院,只给妹妹留几张椅子之类的物品。

我想如果老太太对她妹妹没有那么凶残和冷酷,又能怎么样呢?当然这增加了杀死老太婆的理由,但显然还是不充分。

4


《罪与罚》的重心在拉斯柯尔尼科夫杀死老太婆之后,内心的种种煎熬,这让我想到媒体报道的那些逃犯,他们在逃亡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最后被抓获时却都坦露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想必都如拉斯柯尔尼科夫那样,因为内心的煎熬终于得到了解脱吧。

这里面有良心的谴责,也有担心被抓住的恐惧。拉斯柯尔尼科夫也是如此,他虽有所谓思想支撑,但良知的谴责让他的内心无法安宁,甚至对自己最亲的人都变得冷漠异常。

警察对他也并不是毫无察觉。当然这察觉也和他因为内心矛盾而表现出的种种反常行为有关,包括他对母亲妹妹的冷漠,还有在警察署听到这个案子时晕倒了,在酒馆冲着警察说自己就是那个罪犯等等。

虽然警察没有确切的证据,但他其实也一直处在恐惧中,他抢夺了钱财却把它们扔了,也和这种恐惧有关。

最终在索尼娅宗教式的感召下决心自首,还有那个荒淫无度的花花公子斯维德里盖洛夫居然也良心发现,开枪自杀,这也给了他很大震动,让他在最后一分钟的摇摆中下定决心,向警察坦承了自己的罪行。

这种极端的行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会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做了坏事或者说不好的事,别人没有察觉,或者说没有确切的证据的时候,你的内心有没有挣扎呢?你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5


《罪与罚》对女性的关注也让我印象深刻。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母亲和妹妹,一个为了儿子,一个为了哥哥甘愿牺牲。

特别是索尼娅,一个被生活所迫沦为妓女的女子,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她不只是深切地同情,而且把她写成了一个拯救者,一个拯救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圣女”。

她用真诚和热情劝说拉斯柯尔尼科夫主动自首,毅然陪同他前往流放之地,最后用爱与虔诚赢得了他的爱情,让他获得了新生。

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虽然可恶,她的妹妹却极其善良温和,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教徒。

拉斯柯尔尼科夫极力反对妹妹杜尼娅的婚事。从表面来看,妹妹的未婚夫卢仁外表体面,职业也体面,一个努力奋斗,一心赚钱的律师,而且不嫌妹妹家穷,他为什么那么强烈地反对?

不只是因为卢仁的吝啬,还因为他对女性的极不尊重。

他觉得杜尼娅没什么陪嫁,他就可以在一开始就凌驾于她之上,让她对他感恩戴德,婚后更可任意驱使和束缚杜尼娅,还可利用她的美丽和教养为他的升迁铺路。

我觉得,这里面应该包含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对女性的态度,以及他对女性平等意识的认识。

小说的开头有个细节一直让我有些奇怪和不解,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贫穷的大学生,只能租一个如衣柜般大的小阁楼,但却供饭食,且还带一个女佣。

这可能就是当时19世纪60年代的俄罗斯社会现状的一部分吧,农奴制虽然废除了,但仍有残余。

拉斯柯尔尼科夫已经很穷了,那这女佣的生活又该到了怎样的地步呢?

6


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内心充满冲突,也不希望世界充满矛盾,但矛盾其实无处不在,矛盾是发展变化的动力,有了矛盾这个世界才变得更丰富更多彩,我们的内心也一样。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更离不开冲突与矛盾,而真正伟大的文学作品也都应该反映深刻的矛盾,只有如此才能逼近存在的真相,只从这一点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有了伟大作品的气质。

他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称俄罗斯文学的“三驾马车”,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读完《罪与罚》后,我对这个观点很是赞同。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影响了福克纳、加缪、卡夫卡及日本知名大导演黑泽明,奥地利小说家茨威格称他是对我们这一时代文学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鲁迅则称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

《罪与罚》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你的内心深处,有没有过挣扎?如果有,建议你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一读这本《罪与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