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感】情疏迹远只留香||李天霞

 一犁_书馆 2021-11-12

作者:李天霞


小马哥说:想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于是,他走进了无偿献血队,走进了蓝天救援队。烈日下,暴雨里,风雪中……无数次挺身而出,无数次把微笑留给别人,把疲惫与危险留给自己。 

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这是小马哥最朴素的愿望,也是最美丽的语言。二十多年公益之路,他用行动作出了最完美的答卷。二十多年公益之路,他用微笑开启一扇扇苦难的大门,他用微笑为暗夜里行走的人点燃希望之火。

……如今,他只能躺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他还没有恢复意识,他还需要大量的医疗费。他是儿子,他是父亲,他是丈夫……

一犁老师说:……请相信,爱是一个大大的圆,从哪里出发,终究会回到原点。善良的付出,终究会有善良的回报。

凌晨2点36分,我从睡梦中醒来,读到了这些文字,就再也未能睡踏实。我也不认识小马哥,但我知道蓝天救援队,我也知道无偿献血,我还知道,作为儿子,他是父母心中的全部希望,作为丈夫,他是妻子的心中的一片艳阳天,作为父亲,他是在屹立在儿女心中的一座巍峨的高山。他理应在蓝天下顶天立地,神采飞扬!

辗转反侧中,多年前的一件往事犹如朵朵浪花,在脑海中泛起涟漪。

1982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原徐州邳县县委书记胡承香的长子胡志连夫妇带着孩子来我们家,夫妻俩向父亲诉说了家中近一年来的遭遇,说的声泪俱下。

81年麦收季节,志连夫妻俩在田里收麦子时,家中遭了火灾,除了穿在身上的汗衫短裤,赖以生存的衣、食、住等全都付之一炬。所幸孩子随父母在田间玩耍,否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志连的父亲胡承香书记在十年动乱中受迫害至死,尚未平反昭雪。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很艰难,善良的乡亲们只能接济些粮食,凑几件旧衣服帮忖他们,已无立锥之地的一家五口临时寄住在生产队堆放农具的社房里。捱到82年三月,青黄不接,社房也无法长久居住,房屋重建迫在眉睫,公社民政给予的救济款也是杯水车薪,建房所需资金实在难以筹措。无奈中想到其父亲的老战友。

我父亲和胡承香书记既是意气相投的同学也是在1941年同时参加革命的战友。听了志连家的遭遇后唏嘘不已。当时我们家的生活也不富裕,不能给志连多少帮助。父亲思忖了很长时间,觉得志连提出的向老战友寻求援助的想法可行,便起草了一份《寻援启事》:胡承香同志在农村的爱子志连,于去年六月,突遭回禄。时值盛暑,祝融肆虐,人在田中劳作,家中忽然起火,抢救不及,除了身著的汗衫短裤而外,余均付之一炬。尤其是承香同志的遗属恤金600元,亦成灰烬。承香惨遭不幸,遗其子者仅此区区,亦不能享受,天公何其狠毒乃尔?火灾之后,志连一家五口,生活濒于绝境,衣食无着,嗷嗷待哺,集体社房,暂避风雨。志连奔走呼号,总因人亡情断,只公社救济50块钱,杯水车薪,能济何急?桑梓故旧,时给周济,但独木难支大厦。现志连急需建屋,因思集腋可以成裘,顿生发起寻援之念,概因人祸接踵天灾,势迫如此。承香生前,不乏友好,企望念其旧情新状,能够慷慨解囊,数目不限多少,总凭志愿输将,此恩此德,不仅生者刻骨铭心,承香九泉有知,也会感激不尽。

另付:邮寄地址

第二天,父亲又联系了其他几位在本地工作的老同志,商定了具体的寻援名单,大致有三十多位尚能联系上的老战友,有早已解甲归田的退伍老兵,有基层干部,有地、市、县级领导干部,以及军队的师团级干部。并把募集时间定在4月底结束。然后让小妹天雯打印了几十份,(那时还是铅字打印)按已拟定的名单分别寄出。

寻援启事寄出后,一个月过去只收到几位老战友的援助款,多为20元,援助最多的是朱穆朱老汇来50元,同时也收到几封老同志的来信。考虑到部分老同志的地址可能变更,信件往返需要较长时间时间,(有几封是代为转交的)以及其它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再次发函延迟至5月底。然而,收到的援助款与预期设想还是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年代局限,务虚不务实,普遍认为应自力更生,靠一己之力走出困境,募捐求援有失气节,不够高大上。二是当时大部分人对捐助的主体认识局限,认为扶贫济困是政府部门的事。(后来在父亲留下的有关求援启事的文字中看到,当时还有个别在政府部门主事的工作人员上纲上线,指责此举是在给政府抹黑)另外,十年动乱造成的经济衰退尚未复苏,百废待兴,不但政府的财力有限,人们生活水平也普遍较低,自顾尚且不暇,哪有富余钱款捐助他人,当年的20元钱已经相当于普通工作人员半个多月的工资。再者,捐助渠道也远没有今天这样便捷,随时随地便可一呼百应。

这些老同志和志连父亲胡承香书记的感情来自战火纷飞的年代,都对志连的遭遇十分同情,都想为老战友的后代做些什么。然而,这种纯属私人之间因私人感情的援助毕竟与“私”字沾上了边,坚守一生的党性原则又让他们有所纠结,担心这种私下的个人援助不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会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

时任扬州地区副书记的蒋桂同书记为此事给父亲写了两封信。5月10日的信中说:“对志连的困难,我们自要尽力多方设法帮助解决……收到启事后我即去信涟水张凤来同志,请他了解县民政部门是否可协助解决……在淮阴地委已听说韩玉璞同志已和省民政厅商量协助解决,不知近况如何?其它老同志还想到什么解决办法?望你把近况来信告知。”5月18日的信中又说到:“在志连的房屋问题处于困难情况下,想方设法才发出求援启事的。上天在南京见到韩玉璞同志,共同感到老同志并非是在乎几个钱,就是觉得个人援助解决不了全部问题,而且影响也不好。我们分别写信争取由政府部门解决。按制度恐怕困难也不小,总之要尽到努力。”

北京某部的师政委王啟东王老当时在涟水家中休养,临去北京前也写信给父亲说:“关于承香小孩寻援事,你抓紧办……小连前两天来我家时,我已教育了他,这个孩子太儒弱,对老婆不愿务农毫无办法。救援款筹集后,叫小连去你处一趟,亦望你对他进行教育。”王老还在信里提供了几位老战友的地址。

贺泽三贺老在来信中说:“收到胡志连求援启事后,我深感同情……和承香同志旧情重现,回想起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我们同生死共患难……现寄去人民币20元作为周济,以示慰安。”

由于当年大多数人对捐助主体的认识局限,还没有来自民间的公益性捐助可以参照。老同志们或多或少都有些顾虑,最终商量由几位与省市级民政部门领导说上话的老同志分别写信给有关负责人,争取由民政部门给与解决。  

寻援的过程和结局让父亲始料不及。十年动乱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以及由此造成的观念僵化,让寻援没能获得预期效果。最终解决问题是在几个月后,胡承香书记平反昭雪,落实相关政策时,志连的建房资金得以解决。 

 纵观历史,我国有悠久的慈善文化传统。孔子主张“仁爱”,墨子提出“兼爱”,孟子强调“恻隐之心”,都是中华慈善思想的渊源。东汉以后许多地方出现了救济灾民贫民的“义田”、“义仓”,北宋著名思想家范仲淹兴办并传承数百年的“范氏义庄”,明清以后出现在江南各地的“善堂”、“善会”,以至民国期间的“慈善堂”、“慈善会”等,都是慈善文化的印证。

新中国成立不久,董必武副主席在1950年4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救济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新中国的救济福利事业》的报告,明确阐述了新政府对于民间慈善事业的态度,并确定人民政府为社会救助事业的主体。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极“左”思潮和之后的“文革”,公益捐赠政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公益慈善事业走向衰落,并最终停滞下来。

直到改革开放后,公益慈善事业才以一步三叹的姿态逐步发展起来,国家也开始制订相关政策来规范和促进公益事业的良性发展。  

记得是在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情后,中央电视台举办”我们万众一心“赈灾义演,首次在面向全球的大型晚会上公布了接受赈灾捐助的账号,捐助善款不但来自其它国家的慈善组织,来自国内的厂矿企业,还来自民间团体和个人。在后来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后,都在第一时间有专场的赈灾义演,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捐助。捐助方与被捐助方不再遮遮隐隐,彼此坦诚。捐助主体也不是只有政府部门独树一帜,而是政府以外的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资源不再依赖财政而是来自全社会。更没有了有损政府形象甚至抹黑的说辞。更多的人会对社会公益事业作出独立、客观、理性的价值评判。

我还记得十多年前的一次晚宴上,一位来自香港,家庭条件优越的年青白领,不顾内陆亲戚的殷切挽留,执意第一时间赶回香港竟是为了一份义工,且工作之余一直在做,从未间断。当时感动的真是不可名状。那时,国内像这样的志愿者还是凤毛鳞角。如今,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志愿者随处可见,公益慈善已深入人心。无论是自然灾害、突发事故、还是疫情肆虐,无数个志愿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无论是救死扶伤、扶贫济困、还是支教助学,数以万计的自愿者们,为爱前行,无怨无悔。

随着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增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慈善捐助信息渠道将更加便捷畅通,公益慈善变得人人可为、随手可为、随时可为、随处可为。进而成为一种公德而自觉,成为一种责任而践行,成为一种时尚而流行。成为医疗健康、教育助学、减灾救灾、扶贫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主流。

我的朋友圈人数不多,平时互动也比较少,而且经常处于潜水状态,但也经常收到朋友们转发的为陌生人求助募集善款的信息,大多是为了在死亡线上挣扎且家境贫寒的危重症患者,也有特殊的,去年7月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区分局的丁杨,一个参加过汶川地震现场救援的人民警察,就曾为壮烈牺牲在亡命歹徒刀下的辅警家人发过求助……

正是这涓涓细流汇成了爱的海洋,给身处困境者以澎湃之力量,在逆境中爆发;正是这点点星光点燃了濒临绝境者的希望之火,于黑暗中奋力前行。

清晨,漫步在小区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幽幽清香扑面而来。路边几株桂树在晨光里婆娑,伸展着葱茏青翠的枝叶,姗姗来迟的桂子一丛丛一簇簇的缀满枝头,星星点点,灿若星辰。含苞未放的蓓蕾像一个个金色的小小风铃、盛开的花朵则舒展着四叶金黄色的花瓣,花心里颤动着深褐色小米粒样的花蕊。细碎小巧的桂花一朵朵挨挨挤挤亲亲蜜蜜的黏在一起,团团簇簇,犹如一群群玉色蝴蝶,翩翩起舞在密密匝匝的桂叶间。桂花香仍是一如既往地恬淡、含蓄、不事张扬,娴静优雅地散发着脉脉甜香,丝丝缕缕的香气弥漫在湿润的空气里,幽香氤氲,清芬袭人,浓香远逸。

驻足桂花树下,不禁若有所思,今天的社会公益捐助不正似今秋的满树桂花?虽姗姗来迟,却花繁叶茂,清丽飘逸,馥郁芬芳,浓淡相兼,暗淡轻黄体轻柔,情疏迹远只留香。用一树金黄细小的花朵点缀着红叶娇艳的秋天,留一庭沁入心脾的馨香浸润着岁月缱倦的秋季。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天霞, 女 ,淮安涟水人,清江浦城中医院医师, 退休后现  居苏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