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网上看到一个吐槽。 事情是这样的, 该网友在一个很有名的音乐APP上找了一首冷门歌曲, 因为喜欢,就一直重复播放。 两天后再登录播放,发现该歌曲变成了会员歌曲,只能试听一小段,要付费才能听完整首歌。 让网友愤怒的是, 他换一个账号登录,发现这首歌又变成了普通歌曲。 原来,APP一直在用大数据来监控我们,绞尽脑汁地算计着我们兜里的三瓜两枣。 这种经历,我也深有体会。 我们家有个习惯,就是晚饭后一家人喜欢坐在客厅里,一起在电视上看电影。 曾经有几天连续追看一个比较冷门的演员的影片, 主流几个视频APP我都开有会员,但是该演员的影片资源都甚少, 就换了一个APP搜索,竟然能够找到比较齐全的影片,而且都是免费的。 结果看了三天后,突然发现剩余的影片都需要会员才能看了。 又如前两年,那时我还在玩蚂蚁森林。 有一次跟家人去电影院看电影, 为了能多攒些能量种树,我就分数次购票。 结果购买第二张票时发现,票价已经变成了原价, 但是用我老婆的账号查看,发现依然还是折扣票价。 尊重知识产权,为价值埋单。这些道理我都懂,也认可。 可是这些吃相难看的骚操作,把消费者当韭菜来割,真的让人感到不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内有那么多的知名大企业,尤其是很多所谓的互联网高科技大企业,却很少有值得大众尊敬的。 他们聚集了国内外众多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才,拥有着强大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支持,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他们有能力和条件去改造世界,却没有改造世界的意愿和担当。 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把技术和精力放在利国利民的大事情上,而是一切向利益看齐,利用大数据算法,沉迷在割韭菜的道路上不能自拔。 大数据算法,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词组,也是众多高科技公司奉为天机的核心技术。 就是所谓的——AI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比你更懂你自己! 那站在用户的角度,我们是怎么想的? 既然你可以这么先进,那好,我让你收集和分析我的数据,期待更懂我的你能引领我迈进和体验更美好的人生。 同时,你作为企业,不是慈善机构,赚钱也是应该的,作为消费者,我们也愿意为价值埋单,为美好的体验付费。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你分析我,竟然是为了利用我的人性弱点,然后绞尽脑汁地设计各种套路和消费陷阱,最大化地掏干净我口袋里的钱。 之前的大数据杀熟问题已经让大家深恶痛疾了,如今还进化为大数据把握人性的弱点,在各个路口都有关卡把守,要是不让你掏点钱出来,都对不起核心科技这个称号了。 如果所谓的核心技术,就是为了割韭菜,那怎么可能赢得广大老百姓的尊敬呢? 所以,大数据算法正让很多高科技公司变得堕落。 当他们在用大数据割韭菜时,就是在逆着潮流赚钱,终究不会长久,因为,赚钱最难的就在于收手,一而再,再而三,损失的是发展的机会成本。 沉溺在赚钱的道路上,会让他们变得不求上进,逐渐失去创新思维和能力,总有一天会被更先进更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生力量来取代他们。 用户并不傻,目前依然在使用你的产品,大多数也只是迫于没有更好的选择,一旦出现新的竞争对手,用户可能就会很快集体抛弃你。 例如曾经火爆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今年大家的反应显得异常冷清。打开朋友圈,发现祝贺“空军节”的人远远多过提“双十一”购物的人。 为啥?主要还是过去的这些年,商家玩得套路太多了,让消费者感觉不到真诚,反而是被当成韭菜收割。相比之下,大V直播带货要显得更真诚更实惠。 很多人感慨,“双十一”的时代结束了。 拥有核心技术,并持续创新,才是企业长久生存下去的关键。但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决定了企业是否持续吸纳优秀人才并持续创新、得到用户的支持和信任。 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判断的标准,它是一个企业面对一件事情时,判断是非、对错、决定先后、轻重、取舍的依据和准绳。 事实证明,积极正向的价值观,能让企业走得更远。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有清晰、进步的价值观,并会坚守它。 诚品书店的创始人吴清友曾说:“一个企业真正的创新是在价值和理念部分。” 苹果公司CEO库克2015年在华盛顿大学演讲时提到,要坚守你的价值观。 “当你感到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时,当你用自己坚信的价值观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时,工作就会产生新的意义。” 希望那些高科技公司的掌舵人能够真正好好思考一下,人家都已经在研究怎么登上外太空造福人类了,而你们在研究些什么呢? 3、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喜欢阅读、思考、写作、游天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