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会第01期书单:“收入分配”专题

 智本社 2021-11-12

“只啃硬书”

这是智本社读书会第01期书单:“收入分配”专题。

疫情以来,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关于“共同富裕的讨论。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现实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或许,我们需要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

财富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经济是如何增长的?自由市场是不是公平的分配方式?向富人征税的合法性是什么?福利制度是否违背竞争公平?何为正义与公平?

对于这一宏大的课题,智本社读书会制作了一份专题书单,甄选出10本高质量经济学著作,呈现不同学者对财富来源及分配方式的不同主张,帮助社友们更好地理解自由市场、国家行为和收入分配。

(本期书单中部分书籍,智本社读书会已有音频解读,社友们可进入智本社学习平台收听)


01


书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作者:〔英〕亚当·斯密

16世纪之后,西欧财富快速增加,这令欧洲学者颇为困惑。“财富是如何增加的”,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促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萌芽,最初形成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大解释。

亚当·斯密在游历法国时拜会了重农学派的魁奈、杜尔阁,深受后者的自由秩序之影响。期间,杜尔阁撰写了《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探索》,与斯密共同探讨财富之起源。

回到英国后,斯密十年磨一剑,创作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顾名思义,斯密在探索财富性质与起源。他将财富的增加归为自由市场秩序,并以劳动分工及交换体系加以阐释,结合生产要素、贸易、货币、税收形成系统化的学科。

后来,斯密的追随者们,大卫·李嘉图、小威廉·皮特将斯密学说定义为“通往繁荣与和平之路”。基于分权的自由市场让越来越多的人告别了纠缠人类千万年的恶疾——贫穷与愚昧。

02


书名:《财富的分配》

作者:〔美〕约翰·贝茨·克拉克
19世纪末,欧美世界的贫富悬殊挑战着经济学家对自由市场的信仰。阶级对立学说、剥削学说广泛流行,经济学家需要对此做出有力的解释。

约翰·贝茨·克拉克,是美国第一代经济学家。他采用了古典主义的要素分析框架,结合了边际主义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各自决定工资和利息的分配理论。据此克拉克认为劳动和资本的收入各有其源、公平合理,因而谁也没有剥削谁。

有人说,克拉克是在为资本主义辩护。但从经济学历史来看,克拉克与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价值理论。他们用边际效用重新定义价值,将产品分配交给自由价格。这是对财富起源更为根本、对收入分配更为理性的解释。

03


书名:《有闲阶级论》

作者:〔美〕托尔斯坦·凡勃伦

凡勃伦,出生于社会底层,师从克拉克,但无法接纳老师这套关于收入分配的解释。

如何看待富人“炫耀式”消费而穷人持续贫困的现象?这是自由市场的结果,还是另有其因?

就在克拉克出版《财富的分配》的1899年,凡勃伦发表了《有闲阶级论》,轰动一时。这本书可以视为“凡尔赛”的老祖宗,生动地描述了当时有闲阶层炫耀行为的动机与效用。

凡勃伦的真正目的是,以极端讽刺的方式让经济学家注意到了制度这个经济因素。他认为工业时代的制度不仅存有掠夺文化和封建礼法的残余,还屈从于金钱竞赛。

同时,凡勃伦还认为,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追求制度公平,比如禁止雇佣童工、反垄断、给妇女争取选举权等,这些都有利于消除社会不公,促进收入分配。

04


书名:《福利经济学》

作者:〔英〕阿瑟·塞西尔·庇古
一战,打碎了欧洲学者内心崇尚的理想世界,也改变了经济学的轨迹。

战争带来的空前毁灭,以及战后英国经济陷入持续的萧条,动摇了经济学家对自由市场之繁荣与和平的信仰。凯恩斯公开与马歇尔学说决裂,呼吁政府干预经济。工党迅速崛起,要求政府发放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

为什么要救济穷人?福利是道德问题、政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福利是否降低了社会效率和破坏了竞争公平?


马歇尔的得意门生庇古跳出了老师的分析框架探索这些问题,在《福利经济学》中试图用边际效用为福利政策找到合理性解释。庇古开创了福利经济学,这一学科为二战后福利国家建设提供了经济学依据。但是至今,这门学科的总量分析备受经济学家批评。

05


书名:《资本主义与自由》

作者:〔美〕米尔顿·弗里德曼
严格上来说,凯恩斯学说以及战后的凯恩斯主义,关注的并不是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而是试图论证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主义的合法性。不过,凯恩斯主义之财政与货币政策,在推动福利国家建设方面的实际作用要远甚于福利经济学。

但是,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1962年,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中做了清晰而深刻的诠释。他强调了个人自由与竞争带社会的繁荣与财富的积累。

他说: “一个社会如果把平等置于自由之上,就既不会有自由也不会有平等;如果把自由置于平等之上,就能同时得到更高程度的自由和平等。”

弗里德曼所主张的平等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他认为,政府应建立制度保障每个人参与竞争的机会平等而不是将结果进行平均。天赋、个人喜好、努力程度的不同必然导致结果收入结果的不同。这种分配方式不能用道德与否的条框来衡量,而仅仅是自由带来的必然的“结果”。

06


书名:《贫困与饥荒》

作者:〔印度〕阿马蒂亚·森
在一个号称是自由市场的国家,为何会爆发贫困与饥荒?

阿马蒂亚·森用“权利方法”研究饥饿和饥荒,关注人民通过社会现有的合法手段支配食物的能力。这些手段包括生产机会、交易机会、国家赋予的权利以及其他获得食物的方法。一个人遭受饥饿,往往是其权利失败的结果。获得食物的权利失败会导致饥荒,类似的获得教育、就业、公平竞争的权利失败则会导致贫困。

阿马蒂亚·森认为,将发展作为目的并无意义,“经济发展就其本质而论,在于自由的增进”。阿马蒂亚·森的理论发展了福利经济学,把个人自由和合法权利的保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唤起了人们对经济学使命的思考:

经济学到底是以人类的发展、幸福与自由为使命呢,还是以经济效率、经济福利为使命呢?

07


书名:《集体行动的逻辑》

作者:〔美〕曼瑟尔·奥尔森

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与财产,离不开国家的强制。但是,国家的公共资源和公权力的分配,面临"搭便车"难题,导致集体行动效率低下。社会福利,如何避免沦为公地悲剧?是否养出一群懒汉?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提到,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存在“利益均沾”的问题。集团收益的这种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想通过“搭便车”而坐享其成。但是,反过来,如果集体行动因搭便车而无效率,那么国家也就不可能存在,集体行动均会消失。这就是所谓的“集体行动的困境”,也称“奥尔森困境”。

奥尔森认为,“选择性激励”是对抗搭便车的一种办法,这种激励促进了集体行动。这套逻辑能否解释向富人征税的合法性?

08


书名:《财富、贫穷与政治》

作者:〔美〕托马斯·索维尔

国家经济为何兴衰?财富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

托马斯·索维尔在《财富、贫穷与政治》一书中用经济学常识揭示了财富不均、收入不平等问题。索维尔的讨论不局限于经济学,而是从地理、文化、社会、政治、多个角度出发,驳斥了当时媒体炒作的各种的“决定论”。

在谈及个人收入分配问题时,索维尔同样语出惊人。索维尔认为生产决定性地影响了我们社会的总体生活水准,那种只谈收入不谈生产的考虑完全是基于个人利益,将社会大众蒙蔽于谎言之中索维尔认为收入再分配不是理想的方法,它容易导致穷人的惰性,人们应当通过改善自身人力资源来实现阶层跃迁

索维尔是少有的依然与错误的观念、糊弄人的政客持续斗争的经济学家。他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的第一课是稀缺性: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而政治学的第一课,则是无视经济学的第一课。”

09


书名:《贫穷的本质》

作者:〔美〕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这是一本关注贫穷问题的作,作者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这本书之所以入围这一书单,并不是因为它的理论价值,而是它的经验价值。

两位作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发现,贫穷的根源不是懒惰、愚蠢和享乐主义,而是外部环境受到了污染。

他们用“贫困陷阱”这一概念详细论述了穷人为何深陷贫困之中背后的逻辑,并给出了个人和国家走出这一困局的三种可行方式。通过书中细致入微的案例与经验,我们在理论之下产生更具体的、更有温度的思考。

10


书名:《正义论》

作者:〔美〕约翰·罗尔斯
最后,我们要回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何为公平?何为正义?

这是一个哲学话题,也是一个现实主题。自由竞争是否有损公平?福利政策是正义的吗?

罗尔斯的皇皇巨著《正义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作为新自然法派的代表,罗尔斯追求的是适合环境的自然法原则,兼顾一般性和妥协性。

罗尔斯主张人权平等和机会平等。承认天赋差异,鼓励天赋在机会平等下竞争,意味着默许和包容结果之差异和财富不均等。但是,罗尔斯又认为,现实中机会平等是难以做到的,不平等的能力与天赋源自不同的家庭。所以,罗尔斯认为,在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方面,应更多照顾“最少受惠者”。有人批评罗尔斯这种“差别原则”带有平均主义思想


关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问题,请在留言中写下你的观点;


也可在留言区,写下读书感言,供社友们讨论;


还可在留言区提出宏观经济问题和经济学问题,我们将甄选出代表性问题,清和社长在音频解答专栏与各位交流。

加入智社终身会员

学习

100门音频课程 + 100本经典解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