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后来的我们》:有些故事那么假,却又那么真。

 笑翁 2021-11-12

十年前,见清和小晓偶然相识在归乡过年的火车上。两人怀揣梦想一起在北京打拼。

小晓一门心思要在北京买套房,做个北京人。所以一直以这个目的寻找男友。无奈未遇良人,终于无果。

见清一门心思在北京创业,做自己的游戏。辗转多年,被生活的贫困逐渐压垮爱的勇气。

这样两个人,相爱相守。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十年后,见清和小晓在飞机上再次偶然重逢。 

见清已经成家立业,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而他与小晓的距离,终成平行线,无法相逢。

最爱的人,终成陌路之人。

1

相信这部电影票房会不错。但绝不会像《前任3》那样大火。因为它的本质还是讲述了一个成功人士的情感故事。而成功人士,离我们有点远。

故事实在套路,甚至有点假。这种假并非来自虚伪,而是来自想当然。

编剧把能意想到的困境,全部拍在了两个主角身上。可又没有太多空间给主角解脱困境。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种角色一直面临困境,却又没有成长的感觉。

所有的困难都很有代表性,但又都一笔带过。最终两人分手的理由多少有点莫名其妙。为了错过而错过。

2

刘若英处女作《后来的我们》,加上态度分,七分。

她没有为这首歌演唱,也没有用《后来》做主题曲。我相信,她是刻意撇开自己歌手的身份,以一种导演身份的认真,对待电影。

这是应该的。但在如今跨行导演泛滥的情况下,已是可贵的了。

但她还是犯了一个新导演最常犯的错误——表达大于故事。

电影的后半程,两位主角已经担任起了导演的传声筒。当你看到大银幕上,两个主角对着诗朗诵时,还是有点崩溃的。

对话完全独立于角色。特别是周冬雨饰演的这个角色,完全说她这个人设不应该说出的语言,总是让人感觉出戏的。

3

演员方面,井柏然意外的好,周冬雨不出意外的好。可目前周冬雨的选角和表演范式有点僵化了。她近些年演的角色,我根本分不清谁是谁。本片中的小晓好多时候,就是《十里春风不如你》中的小红。当一个演员饰演的角色可以互相“串戏”时,就是需要警惕的时候了。

可我本文题目,还是起成了《有些故事那么假,却又那么真》。虽然观影过程中,有些许细节让我微微皱眉。可也是观影过程中,有些许细节让我潸然泪下。

4

毕竟,我们都经历过在最无能为力的年龄时,遇到最想守护的人。

爱情的可怕,在于没有时间限制。不论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爱上了,就爱上了。

爱情的可怕,也在于必须有时间限制。太早或者太晚,都能成为一生遗憾的事情。

我不认同这个故事,但认同故事背后的表达。

所以当男女主终于滚床单时,我还是禁不住的一脸姨妈笑。

所以当见清听到小晓后来过的不好时,强忍眼泪的心疼,还是勾出了我的眼泪。

我们都曾在爱情中,败给了时间。我们都曾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确定,当初那是怎样的爱情。

今天同事忽然翻起了自己大学时人人网的相册。我出于好奇,也重新打开了人人网。看到了这条我早已忘记的状态。就用它作为文章的结尾吧,状态写于2012年,整整6年前了。那时,我还大三呢。


文|笑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