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我看病的好医生 出现在了论文造假名单上…

 医粒种子 2021-11-12

话说:造假一时爽,发现火葬场。每有造假,相关部门严惩不贷,但仍无法阻挡一批又一批的论文造假者前仆后继。

最近,医学领域还掀起一股论文自查热潮,一些医院选择“自曝家丑”,通报并处理了一批造假的医生。讽刺的是,一些患者眼里的好医生,也出现在了论文造假名单上。

掀论文自查热潮 一医院自曝家丑通报30名医生


▲▲▲

今年6月,卫健委等20部门印发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的通知(简称《处理规则》)规定,论文科研失信,由第一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牵头调查处理,其他作者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做好对本单位作者的调查处理,同时将调查处理情况及时报送牵头单位。失信严重者,取消5年以上直至永久取消晋升职务职称、申报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等资格,并向社会公布。

随后,一批又一批医学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结果公布。10月15日刚公布的一批,中国最顶尖医院的医生也有上榜,江苏一名医生已因经济案被判刑3年,早已被医院开除,仍被揪出来,要追回发放的科研奖励。

在此期间,还掀起一股医学论文自查热潮,不少医院“自曝家丑”,一家医院在其官网通报了30名医生。涉事医生多为副主任医,其中21名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撤稿同时3年内不许晋升,5年内不能申报科技奖励、科技人才称号与研究生导师申报与聘任资格;另有9名共同作者,进行院内通报批评。

此外,这家医院还要对本单位员工署名的科技文献全面梳理,重点对2016年1月1日以来投稿、发表的科技文献逐篇“排雷”,继续深挖学术不端行为。

给我看病的好医生 出现在了造假名单上……


▲▲▲

事实上,被曝光的造假者,只是冰山一角。从以往多次国际期刊撤稿事件就能看出端倪。

此外,根据某媒体披露的对1538名普通医护人员的抽样调查显示,27.9%的医护表示自己的论文是买来的,13.7%的医护表示由他人代笔,也就是说共有41.6%的医护论文存在造假现象。

对于这些医生造假,有人表示,“论文造假是人品问题,制度再不好也不应该造假。”

其实,这些造假的医生,不少是患者眼里的好医生。有一位网友表示,家人腹痛高烧,跑了北京的好几家三甲,做了很多次化验、检查,都没有确诊。其中一家医院还误诊为结石。直到在最后一家医院,遇到在急诊值班的唐医生。

常规检查之后,唐医生初步判断是化脓性腹膜炎,建议尽快住院,甚至需要手术。因床位紧张,唐医生建议其到附近的其他医院。但其自觉好不容易碰到了值得信赖的医生,选择抱住大腿不撒手,央求其帮忙找一个床位。唐医生答应试试看,跟科室病房协调之后,正好有病人出院了,腾出了一个床位。

住院后,很快要手术。唐医生的术前沟通,态度亲和,讲解专业又通俗,他放心地签了字。然而,唐医生赫然在列论文造假名单。但该网友认为,自己怎么也不能将唐医生与人品有问题联系起来,依然觉得唐医生是个好医生。

医生的双面人生:医者恪守职责 学者降低底线


▲▲▲

作为医者,他们恪守职责;作为学者,他们降低了底线。为啥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因为想要收入,就得有职称,想要职称,就得有论文。当不端的学术行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如果选择独善其身,不但利益受损,还可能被周围的人所不容。况且,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要还,怎么办?一番心理斗争之后,在纠结中惭愧中加入了造假大军。

就像《猎场》里胡歌的一句台词:“我宁可相信,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造假是被迫的,无奈的。百分之百的善良都是自然的,主动的。”

尘归尘土归土 医生看病学者科研


▲▲▲

那是医生的职称评审制度不应该要求论文吗?可能这么要求也没有错。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搞科研,求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要求,医学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再说了,造假事小,中国人对自己的祸福负责事大。如果人人造假,只想着灌水升职,中国的医疗还能有未来?

因此,医生的职称评审制度错在要求所有医生写论文。有人调侃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专家教授数量最多的国家,数以万计,还不包括那些相当于教授或研究员级别的括弧们。一句话,满地都是知名学者,唯独少了学术。

所以,尘归尘,土归土,医生看病,学者科研,才是正道。如果一些医生甘愿一辈子做临床,那就也不需要去争取教授和副教授职称,做主治医师即可,但待遇可按工作量来考核,与职称脱钩。

这些年,我们国家也出了不少文件来纠偏,例如不再要求基层医生写论文,例如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鼓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只是政策的落地,尚需时日。

再就是,时代越难,越要警惕。或许造假有许多理由和不得已,但当造假已成既定事实,大家不会因为你的“被迫”而对你手下留情。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环球医学编辑:常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