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甘肃省医疗服务收费价格表
2021-11-12 | 阅:  转:  |  分享 
  
12
30
35
60
8
23
18
15
11
50
15
30
33
20
20
22
20
20
43
200
260
200
260
315
315
260
260
315
315
260
315
315
260
315
200
315
260
315
260
315
315
260
315
260
315
150
300
230
230
300
300
230
230
300
230
300
300
300
230
230
300
300
670
1200
1200
1795
1795
750
300
225
15
220
170
60
45
180
90
1200
600
70
140
35
25
25
25
52
20
4
22
20
22
22
22
20
22
45
40
22
22
22
22
12
25
150
15
29
28
20
22
37
37
10
25
25
15
22
22
17
60
5
55
55
9
9
20
30
20
28
30
34
10
18
45
45
45
50
90
52
52
82
82
45
55
50
120
65
65
45
60
60
60
90
142
90
60
450
220
1200
450
670
1100
1196
900
1200
750
1650
1200
1200
750
130
110
110
315
30
30
375
155
970
260
270
115
25
135
300
300
22
120
120
120
90
110
30
10
5
15
20
20
15
45
120
30
9
9
12
115
30
60
30
60
50
45
75
5
30
22
15
12
7
7
15
75
120
30
45
7
7
中医
1.本类包括中医外治、中医骨伤、针刺、灸法、推拿疗法、中医肛肠、中医特殊疗法、中医综合类8个部分,共计167项。
2.与西医相同的诊疗项目,需在相应的西医系统诊疗项目中查找,不在此重复列项。
中医外治
贴敷疗法
根据创面部位、颜色局部辨证,分为阴证、阳证、半阴半阳证,选择不同的贴敷剂。局部常规消毒,将选好的药物选配不同基质调和制备,敷于患处,若创面红肿扩散应采用箍围贴敷。含药物调配。
部位
中药化腐清创术
消毒铺巾,用生理盐水、中药液或中药油清洁创面,局部表面麻醉,视创面脓腐状况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液,注意止血,取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外敷中药,清洁包扎。含药物调配。不含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超声清创、病理切片。
创面
中药涂擦治疗
辨证调配药物,局部清洁,用不同手法将中药药物涂擦于局部或穴位处。含药物调配。
中药涂擦治疗(小于10%体表面积)

中药涂擦治疗(大于10%体表面积)
中药热奄包治疗
针对治疗部位,辨证调配药物,将中药加热后,局部消毒,迅速用布包裹,敷于患部或穴位。含药物调配。
中药封包治疗
中药封包治疗(特大)
针对面积大于15厘米×15厘米的部位,辨证调配药物,局部清洁后,用中药均匀涂擦患处,然后用包膜包裹患处。含药物调配。
中药封包治疗(大)
针对面积大于10厘米×10厘米、小于或等于15厘米×15厘米的部位,辨证调配药物,局部清洁后,用中药均匀涂擦患处,然后用包膜包裹患处。含药物调配。
中药封包治疗(中)
针对面积大于5厘米×5厘米、小于或等于10厘米×10厘米的部位,辨证调配药物,局部清洁后,用中药均匀涂擦患处,然后用包膜包裹患处。含药物调配。
中药封包治疗(小)
针对面积小于或等于5厘米×5厘米的部位,辨证调配药物,局部清洁后,用中药均匀涂擦患处,然后用包膜包裹患处。含药物调配。
中药熏洗治疗
中药熏洗治疗(大于体表面积40%)
全身清洁,辨证调配药物,将中药药物加热,趁热先行熏蒸,适当温度时淋洗或浸泡。含药物调配。
中药熏洗治疗(小于体表面积40%)
局部清洁,辨证调配药物,将中药药物加热,趁热先行熏蒸,适当温度时淋洗或浸泡。含药物调配。
中药蒸汽浴治疗
将辨证调配药物置入加热喷雾装置中,患者清洁后,坐入密闭的箱中,头部外露,启动开关。含药物调配。
中药塌渍治疗
局部清洁或常规消毒后,根据局部情况,辨证调配药物,使用不同剂型及温度,湿敷或泡洗。含药物调配。
中药塌渍治疗(大于10%体表面积)
中药塌渍治疗(小于10%体表面积)
中药熏药治疗
局部清洁,辨证选用制备好的药卷、药香,或用特殊树枝,点燃后直接用烟熏烤,或放置在特定容器中用烟熏烤。含药物调配。
赘生物中药腐蚀治疗
局部常规消毒,用大胶布中央剪一与赘生物大小相同的孔并贴之,充分暴露赘生物,以保护周围皮肤,再将药物涂于赘生物表面,外敷敷料固定包扎。含药物调配。
每个赘生物
挑治
病人坐位,局部常规消毒,用消毒三棱针将挑治部位的表皮纵行挑破0.2-0.3厘米,然后深入表皮下,将皮层白色纤维样物全部挑断,或剪去,或把挑出的纤维弹拨几下,以增加刺激,伤口一般无出血或稍有出血,然后用消毒液消毒,外覆纱布并固定。
割治
将割治部位皮肤严格消毒,局部麻醉,用小手术刀划割约0.5-1厘米的小切口,挑出或挤出少量皮下脂肪并剪去,之后可用止血钳在切口内适当划动刺激,使患者局部出现酸、麻、胀感,消毒包扎止血。
甲床放血治疗术
常规消毒,将针具烧红后快速刺透甲板,放净瘀血,清洁包扎。
每甲
中医骨伤
骨折手法整复术
锁骨骨折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固定患者,幼儿锁骨有移位骨折,术者应用端提按捺手法复位骨折,少年及成年人锁骨骨折,术者应用膝顶复位法和外侧牵引复位法复位骨折,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术
患者平卧或坐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腋向上提拉,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拔伸牵引,矫正短缩移位,术者双手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用力扳拉,助手同时在拔伸牵引下内收其上臂,使之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牵拉固定患肢,术者立于患侧,一手握住患侧肘部,将患肢徐徐外展,外旋,另一手置于患肩,拇指顺冈上肌,冈下肌自内向外推按,至肩峰下时将向上向内移位的大结节向下用力按压,使之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术
一助手用布带通过腋窝向上提拉,另一助手握持前臂在中立位向下牵拉患肢,进行拔伸牵引,矫正重叠移位,术者根据上、中、下1/3骨折的移位不同,采用屈伸收展、旋转回绕、推挤捺正手法进行复位,手法整复时注意防止桡神经的损伤,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术
根据伸直型或屈曲型骨折的类型不同,两助手在顺势拔伸牵引下矫正重叠移位,术者旋转回绕矫正旋转移位,横向挤压矫正侧方移位,再经两助手协助下矫正断端的前、后移位,或伸直或屈曲肘关节,手法整复时注意防止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髁间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下,术者抱髁并向中心挤压,根据桡偏或尺偏移位,一手用大鱼际将骨折近端向对侧推按,另一手推按两髁使之与骨折近端对位,以矫正侧方移位,根据伸直型和屈曲型骨折的不同受伤机制,矫正前后移位,术者一手捏住两髁,另一手自髁上向中心反复推挤骨折,手法整复时注意防止神经和血管的损伤,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肱骨内外髁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牵引固定患肢下,轻度移位骨折,术者两手分握骨折远端和折块处,两手反方向用力,同时拇指将骨折块向内推挤,翻转移位骨折,运用摇晃牵抖法,复位骨折块,在一次或数次手法动作过程中,当听到有清脆响声时,即提示骨折块翻转并回复原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尺骨鹰嘴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牵引固定患肢下,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一手握持患肢前臂,另一手拇指、食指捏住骨折近端,由近侧向远侧推挤,同时将患肢作伸直并轻度屈伸活动,直至两骨折面紧密嵌合,粗糙的骨擦音消失为止,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桡骨头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牵引固定患肢下,术者同时用推挤复位法整复骨折,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桡尺骨干双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患肢下,术者经反折托顶、夹挤分骨、回旋捺正、扳提推按、摇晃捺正、触顶合骨、按摩理顺等手法复位骨折,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桡尺骨干单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患肢下,以矫正短缩移位,若有背侧成角,术者两手拇指按于成角的凸起处,向掌侧按压,两手其余四指握凹侧两端同时向背侧扳提,以矫正成角畸形,若骨折有侧方移位,用捏挤分骨,提按推挤手法矫正,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患肢下,一般是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后整复尺骨骨折,根据伸直型、屈曲型、内收型和特殊型的不同,分别在助手的协助下给予不同手法的整复,矫正各个方向的移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患肢下,术者经分骨提按、分骨折顶、推挤捺正,整复下尺桡关节脱位和桡骨下1/3骨折,骨折、脱位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桡骨下端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下矫正重叠移位,伸直型骨折,常用牵抖复位法,术者用成角折顶,并利用牵引力,顺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尺偏掌屈,使之复位,屈曲型骨折,术者用两手拇指由掌侧将骨折近端向背侧推挤,同时用食、中、环三指将骨折近端由背侧向掌侧按压,腕关节背伸、尺偏使之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腕舟骨骨折手法整复术
助手固定患肢近端,术者一手握患侧腕上,另一手拇指置于阳溪穴处,其余四指环握拇指,在牵引下使患腕尺偏,然后以拇指向掌侧、尺侧按压移位的骨折远端,即可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掌指骨骨折手法整复术
助手固定患肢近端,术者经拔伸牵引下矫正重叠移位,用端挤手法矫正侧方移位,用折顶手法矫正成角移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法整复术
患肢在外展中立位下行骨牵引,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屈髋屈膝、内旋,伸髋外展内旋,伸直内旋外展等手法复位骨折。在此基础上,若有前后移位及向前成角,在两助手牵引下,术者在断端处可继续手法纠正,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骨骼牵引术。
股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下矫正重叠移位,上1/3骨折,将患肢外展、略加外旋,术者一手握近端向后挤按,一手握远端由后向前提,中1/3骨折,将患肢外展,术者用手自断端外侧向内推挤,再以双手在断端前后、内外夹挤,下1/3骨折,在维持牵引下,膝关节徐徐屈曲,术者以两手置于腘窝内作支点,将骨折远端由后向前向近端推挤,若股骨干骨折重叠移位较多,可用反折手法矫正,若有背向移位,可用回旋手法矫正,若有侧方移位,可用双手掌指合抱,使骨折对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股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拔伸牵引下矫正重叠移位,屈曲型骨折,在维持股骨髁上牵引下,在下助手握小腿下段,方向向下,术者在下垂牵引的同时,两手抱住小腿上段近腘窝处向前牵拉,纠正成角与重叠移位,在继续保持下垂牵引的同时,用手相对挤压,纠正残余前后及侧方移位,伸直型骨折,在维持胫骨结节牵引下,两助手分别于患肢作对抗牵引,术者一手将近折端向前上提托,另一手置大腿下段前面向后压,握远端助手将膝关节屈曲至110°-90°,即可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髌骨骨折手法整复术
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指,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一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捏挤近端上缘内,外两侧向下推挤,使骨折断端靠近,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胫骨髁骨折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于患肢远近端作对抗牵引,单髁骨折,术者站于患侧,用两手拇指按压骨折片使之复位,双髁骨折,术者以两手合抱,对挤胫骨内外髁上端之折块,使之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胫腓骨干骨折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分握小腿两侧,沿胫骨长轴作对抗牵引,矫正重叠及成角畸形,若近端向前内移位,术者两手拇指放在远端前侧,其余四指环抱小腿后侧,另一助手将近端向后按压,术者两手四指端提远端向前,使之对位,若有左右移位,可以推挤手法矫正,若有外侧移位,可有推挤提拉使之对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踝关节单踝骨折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在患处远近端作内翻或外翻牵引,逐渐改为外翻或内翻牵引,同时术者两手在踝关节上、下方对向挤压,促使骨折复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在患处远近端作内翻、外翻或外旋牵引,逐渐改为外翻、内翻或内旋牵引,双踝骨折,术者用推挤捺正、端挤提按手法,矫正向侧方移位的骨折脱位,三踝骨折,术者矫正侧方移位的骨折脱位后,用推拉和踝关节背伸手法,矫正后踝骨折移位和距骨向后上方脱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足部骨折手法整复术
根据距骨、跟骨、足舟骨、跖骨、跗骨、趾骨骨折的不同,运用牵引纠正重叠移位,运用推挤及分骨手法纠正侧方移位,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脊柱骨折手法整复术
包括攀索叠砖法、牵引过伸按压法、二桌复位法、两踝悬吊复位法、自身复位功能疗法,其原理皆是应用前纵韧带及椎间盘前部纤维环的张力,使压缩的椎体逐渐张开,骨折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骨折手法整复术(粉碎骨折)加收
骨折手法整复术(陈旧性骨折或骨折合并脱位)加收
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颞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一助手固定患者头部,术者一般可以选用口腔内复位法,点穴复位法,单侧口外复位法,软木垫整复法以及口腔外复位法进行整复。
肩锁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患者取坐位,两助手固定患者躯干,患侧肘关节屈曲90°,术者一手将肘关节向上托,另一手将锁骨外侧端向下压,进行肩锁关节复位。
胸锁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前脱位,患者坐位,一助手握住患侧上臂下段,另一助手固定躯干,在肩关节外展位牵引,2-3分钟后,术者用拇指由前向后按压锁骨内侧端,使其回复原位,后脱位,患者和助手体位同前脱位,术者站于患者背后,用膝顶在两肩胛骨之间,并用两手分别把住伤员两肩向后,向外上扳拉,迫使患者挺胸而使之复位。
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术者在助手协助下,可以采用牵引推拿法、手牵足蹬法、拔伸托入法、椅背整复法、膝顶推拉法、牵引回旋法复位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术者可在助手协助下,采用拔伸屈肘法、膝顶复位法、推肘尖复位法,复位肘关节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手法整复术
术者与患儿相对,一手置于桡骨头外侧,一手握其腕上部,逐渐将前臂旋后,即可复位,若复位不成功,可拇指加压于桡骨头处,另一只手稍加牵引至肘关节伸直旋后,然后屈曲肘关节,即可复位。
桡骨头脱位手法整复术
两助手在患肢远近端对抗牵引,儿童复位法,术者立于患儿面前,左手掌置于肘部内侧,拇指压在桡骨头前外侧,右手握患肢腕部,向远端拔伸牵引,使肘关节处于伸直位并内收,同时左手推肘向外,以扩大肘关节外侧间隙,然后拇指压桡骨头向后向内,迫使桡骨头回复原位,成人复位法,患者仰卧位,术者一手由内向外推肘关节,以扩大肘关节外侧间隙,另一手拇指由前向后向内按压桡骨头,进行复位。
下桡尺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患者取坐位,置前臂于旋后位屈肘90°,两助手分握前臂上段与腕部做对抗牵引,术者根据尺骨头脱位情况,选择合适方向用拇指推压尺骨头使之复位,若下桡尺关节分离移位,术者双手合抱下桡尺关节向中间挤压,进行复位。
桡腕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患者取坐位,患肢处旋前位,术者在助手协助下作对抗牵引3-5分钟,然后术者的食指向背侧托顶桡骨远端,同时牵腕掌屈,继用拇指由背侧向掌侧压按腕舟骨即可复位。
手腕部脱位手法整复术
根据手腕部骨块或关节脱位的类型与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复位手法,一般术者与一助手拔伸牵引下,推按脱位的骨块,迫使其复位。
髋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在两助手固定患者骨盆,后脱位,可采用屈髋屈膝拔伸法、回旋法、拔伸足蹬法、俯卧下垂法复位髋关节脱位,前脱位,可采用屈髋拔伸法、侧牵复位法、反回旋法复位髋关节脱位,中心脱位,可采用拔伸扳拉法、牵引复位法复位髋关节脱位。
髌骨脱位手法整复术
一助手握患肢踝部进行牵拉固定,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按于髌骨外方,使患膝在微屈状态下逐渐伸直的同时,用拇指将髌骨向内压迫,使其越过股骨外髁而复位。
足部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
局部麻醉后,根据跟骨、足舟骨、跗骨、跖骨、趾骨脱位及相应骨间关节脱位的不同,运用牵引纠正重叠移位,运用推挤及分骨手法纠正侧方移位。
脱位合并撕脱骨折手法整复术
运用拔伸牵引、屈伸收展、旋转回绕、成角折顶、端挤提按、夹挤分骨等手法行脱位整复,整复同时注意撕脱骨折的复位,脱位整复后,需经X线透视观察复位情况。不含X线引导。
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术(陈旧性脱位)加收
其他中医骨伤
骨折橇拨复位术
骨折经皮钳夹复位术
两助手在患肢远近端牵引固定肢体,在X线透视定位下,先作对抗牵引,骨折复位良好后,术者先将固定钳一爪从前内刺入皮肤,直达骨质,至骨皮后逐渐向后滑动,直至内侧固定点,一手把持内侧固定爪,另一手持外侧固定爪刺入皮肤直达外侧固定点,两固定爪均持骨后,安装钳柄,徐徐加压,至骨折牢固固定,包扎进爪点。不含X线引导。
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
含手法复位、穿针固定。
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四肢长骨干)
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刺(钉)内固定术(近关节)
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
在骨折部位,安装外固定系统,调整骨折位置到最佳并固定。
外固定材料
骨折夹板外固定术
包括8字绷带外固定术、叠瓦氏外固定术。含整复固定、复查调整。
四肢关节错缝推拿治疗
医者用拔伸法牵引患肢,配合摇法环转关节,同时在患处按揉、推压、戳按,整复关节间错缝。
外固定架使用
骨折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须根据患者的骨折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大关节)
在两助手的牵引固定患肢下,术者结合多种松筋、弹拨、关节摇转等,行粘连处松解,松解过程中可听到松解声,反复数次,手法松解后需配合患者功能锻炼。大关节指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小关节)
在两助手牵引固定患肢下,术者采用理筋、松筋、弹拨,行粘连处松解,手法松解后需配合患者功能锻炼。
外固定调整术
包括骨折外固定架、外固定夹板调整。骨折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根据患者骨折复查X线的情况,如外固定架的锁针器松动,出现骨折对位不理想,则需对外固定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含影像学引导。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
在定向药透仪的导引下,将治病或镇痛的药物直接从皮肤定向地送到组织伤害的病灶部位。含仪器使用。
外固定架拆除术
患者应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在无菌室内用相应器械行外固定架拆除。含器械使用。
腱鞘囊肿挤压术
医生先抚摩患侧腱鞘囊肿处,并有意识地上、下、左、右推移囊肿,使之有所松动,此时医生的双手拇指重叠按放在囊肿处加力挤压囊肿使之破裂。含加压包扎。
骨折畸形愈合手法折骨术
术者和助手对抗牵引远近端,术者缓慢旋转骨折远端形成扭转力,折断桥梁骨痂,反复扭动至完全松动,此法不能折断时,可用棉花包裹三角形木块为支点,术者两手分别紧握远近端先将凸侧骨痂折断,再折凹侧骨痂。含折骨过程、重新整复及固定过程。
固定物
腰间盘三维牵引复位术
患者俯卧于三维牵引床上,术者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和程度,在电脑操作平台上设定参数值,使成角、旋转、牵引同时完成,综合传统斜扳、旋转、牵引等手法,使病变腰椎节段在三维空间上发生改变。
针刺
普通针刺
体针、快速针、磁针、金针、药针、微针等。使用普通毫针,选择一般常用腧穴1-30个,根据病情及腧穴特点选择进针的深度、角度及刺激量,取得所需针感,采用单式补泻手法,决定是否留针、如何留针。
普通针刺(门急诊)
普通针刺(住院)
普通针刺(温针)加收
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再于针柄上放置艾绒,点燃,可根据病情,更换艾绒。密切注意灸处感觉,防止烫伤。
普通针刺(电针)加收
在毫针针刺基础上,将电针仪的输出电极连接在毫针针柄上,给予电刺激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电脉冲波型、变换频率、刺激强度、治疗时间,注意要缓调旋钮。
普通针刺(电热针灸)加收
具有针刺、火针、灸疗的综合作用。接通电子冷热针灸仪,电流通过特制的针具产生热量,针尖部的温度可在40-700℃之间,局部75%酒精消毒,针刺入穴位、得气,通电产生热量,留针15-20分钟。
普通针刺(电冷针灸)加收
毫针常规针刺,得气后,接通电子冷热针灸仪,根据疾病性质、病变部位、病势急缓等选择温度、时间,通电后使针体制冷,通电10-15分钟。
普通针刺(微波针)加收
毫针针刺,运用手法得气后,接通微波治疗仪,根据仪器说明进行操作,将小剂量微波辐射照射穴位,注意要缓调旋钮。
手指点穴
用拇指端、中指端、拇指或食指指间关节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通经止痛,用于各种痛症。
5个穴位
手指点穴(增加穴位)加收
每个穴位
镵针
选择特制的镵针针具,手持镵针,用其锋利的刀刃在选定的1-3个穴位或反应点处进行划割,根据病情和部位确定划割方向、划割长度和出血程度。
锋钩针
根据病情,选用特制的锋钩针针具,在选定的腧穴进行割治。以一手食指、中指按压腧穴处,朝相反方向用力绷紧皮肤,两指之间保持约1厘米宽度,另一手迅速持针刺入皮下,接连勾割3-5次,割断肌纤维或出血,出针后压迫止血。
头皮针
选择头部特定的腧穴或部位,将毫针快速刺入头皮下,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时,采用快速捻转针法(大约200转/分)或抽送提插手法实施操作,出针后要压迫止血。
眼针
按照眼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在眼周选择1-5个特定穴区,选取适合规格的毫针,采用直刺或平刺法实施操作。
梅花针
采用梅花针进行穴位和患部局部叩刺,以腕部弹力均匀有节奏叩打皮肤,刺激强度分轻、中、重三种。
火针
按取穴原则进行火针治疗。将火针由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至发白,对准穴位迅速刺入到一定深度,稍停,随即退出,操作方法有点刺、散刺、浅刺、深刺等,进针、出针均要求快速、准确,应特别注意避开血管、肌腱、神经干及内脏器官,面部慎用。
3个穴位
电火针
使用电火针仪治疗。仪器通电,使金属针头快速加热,针头被烧红,调节温度,通电加热在针体刺入穴位之前完成,快速刺入,快速出针,在体内不留针或短暂留针。
穴位包埋
皮内针治疗
选择适宜的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一次性皮内针,皮肤常规消毒后进针,用颗粒型皮内针治疗时,一手将腧穴部皮肤向两侧舒张,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平刺入腧穴皮内,用揿钉型皮内针治疗时,一手固定腧穴部皮肤,另一手持镊子夹持针尾直刺入腧穴皮内,其后用胶布粘贴固定,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次,一般1-3天后出针。
穴位埋线
皮肤常规消毒可局部麻醉,若采用套管针埋线法治疗,取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放入套管针的前端,后接针芯,用拇指和食指固定拟进针穴位,另一手持针刺入穴位,达到所需深度,施以适当的提插捻转手法,找到针感,退针芯、针管,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埋植在穴位的肌层或皮下组织内,拔针止血。若采用埋线针埋线法治疗,取适当长度的可吸收性外科缝线,一手持镊子将线中央置于麻醉点上,另一手持埋线针,缺口向下,以15-45°角刺入,将线推入皮内,持续进针直至线头完全埋入穴位的皮下,再适当进针,拔针止血。若采用医用缝合针埋线法,一手用持针器夹住穿有可吸收性外科线的皮肤缝合针,另一手捏起两局麻点之间的皮肤,将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肌层或皮下组织,从对侧局麻点穿出,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柔局部,使线头完全进入皮下。拔针止血。

耳针
耳针治疗
按照耳针疗法的取穴原则,在耳部选择1-5个特定穴区,将毫针快速刺入皮下,采用捻转手法实施操作,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消毒,以防耳部感染。
单耳
耳穴压丸
医者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用镊子夹取压丸贴压耳穴,并适度按揉,根据病情嘱患者定时按揉。
耳穴埋针
磁珠压耳穴
芒针
选用125-225毫米的特制长针,采用特别的进针方法进针,当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实行捻转手法,按一定的规律结合轻重、快慢、方向的不同要求完成补泻手法。
针刺运动疗法
辅助运动。医生在运用普通针刺手法时,加让病人配合做特别的动作或由医生帮助病人运动,以获得最佳疗效。
针刺麻醉
确定针麻手术方案,选择适当的穴位(体穴或耳穴)针刺,采用捻转、提插的针刺手法,出现得气,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诱导刺激,在病人处于痛觉迟钝而神志清楚的状态下实行外科手术,直至手术结束。也可同时加用电针刺激,要选择适当的频率、刺激强度。
浮针
在特定部位循按寻找反应点以确定针刺部位,皮肤严格消毒,选用不同规格的浮针,根据一定的方向,将浮针平刺进入皮下组织,进行扇形平扫刺激,边操作边根据患者症状的改变调整针刺的方向,退出针芯,软管留置于体内,包扎。
激光针
患者裸露被照穴位。打开激光器后,产生额定值范围的激光束,将光束对准穴位,每穴根据病情照射数十秒至数十分钟。
2个穴位
穴位磁热疗法
选用热磁器,通过其温热效应和强磁穿割作用于特定的穴位,进行治疗和保健,根据病情选定磁力强度和治疗时间。
放血疗法
穴位放血
根据病情确定穴位,选择放血针具,持针具快速刺入到合适的深度,快速出针,挤出适量的血液,压迫止血,对一般腧穴应充分按揉,使之充血后再行针刺。
静脉放血
根据病情选定某部位较大的静脉,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静脉充血鼓胀,持放血针具快速刺入,快速出针,适量放血,压迫止血。
穴位注射
包括穴位封闭、自血疗法。根据病情,确定穴位,选择药物及浓度、注射器和注射针型号,确定准确的进针位置,皮肤常规消毒后进行注射,针头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针芯,无回血、无回液即注入一定量的药物,在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穴位封闭
自血疗法
穴位贴敷治疗
包括药物调配。选择适宜的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选择贴敷方法,将制备好的药物贴敷于穴位,贴敷一定的时间,密切观察贴敷后皮肤的变化。
子午流注开穴法
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及五输穴理论,依据患者来诊治疗时的日时干支,选取特定穴位,先推算出就诊时的年之干支,再推算出月之干支和日干支,最后推算出时干支,再结合十二经纳干歌、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辨证开穴等理论而确定治疗选用的腧穴。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理论,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8个穴位,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减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日、时干支的数字共同加起来,得出4个数字的和,然后按照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的公式,去除干支的和数,再将它的余数求得八卦所分配的每穴的数字,就是当时应开的腧穴。
经络穴位测评疗法
经络穴位测评治疗
利用经络测评仪和经络导平仪,通过对人体经络、特定腧穴的测试,测出受阻经络,判断经络、穴位失衡状态,并对其进行定向导通达到治疗目的。
耳穴诊断
依据经络腧穴理论,通过望耳廓色泽、形状,并切诊,或用耳穴探针、电针探测仪等对耳穴皮肤电阻等进行探测,以辅助诊断疾病。
经络穴位诊断
详细掌握患者的主诉、病史,通过对疾病相关重点经络、腧穴皮部的望诊,体表循、摸、按、压的切诊,判断病变的经络、脏腑,为选取腧穴,确定操作方法提供依据。
经络穴位分析
通过经络导平仪的方法对人体的十二条经络的特定穴位,从经络穴位的电阻、电位、电容,甚至是非线性的电现象数据中分析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病位或中医证型,并输出结果。
蜂针治疗
利用活蜂尾针蛰刺进行治疗。治疗前必须在医生观察下进行试针,无过敏反应才可用本法治疗,用蜂镊夹取公蜂,拔出蜂螫器官,并在数秒钟内用此在选定的腧穴垂直散刺,随刺随拔或刺入留针2-3秒,用力要适中,以免折断,每次用蜂量在10只左右,治疗完毕,留观30分钟
蜂针治疗(超过10只蜜蜂)加收
每只
滚针
采用滚刺筒针进行穴位和患部局部皮肤滚刺,使刺激范围形成一个狭长的面,刺激强度分轻、中、重三种。
电滚针
采用滚刺筒针进行穴位和患部局部皮肤滚刺,同时增加电刺激,使刺激范围形成一个狭长的面,刺激强度按电针强度调节。
杵针
选用特制的杵针针具,根据辨证取穴进行治疗。基本手法有:点叩、升降、开阖、运转、分理,并要实施相应的补泻手法。
穴位
鍉针
选用特制的鍉针针具,根据辨证取穴进行治疗。基本手法是用鍉针在体表进行揩摸,要根据病情确定力度、时间。
灸法
艾灸
包括艾条灸、艾柱灸、艾箱灸。对施灸穴位或病灶实施灸疗。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选用温和灸、雀啄灸或回旋灸,补泻方法及灸量,安置体位,审定穴位所在,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患者神情变化,注意灸处感觉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艾条和灸处皮肤距离及灸量,防止烫伤。
天灸
选用某些有刺激性的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贴敷在穴位上,使其局部自然发泡,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和制备天灸药物,安置体位,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感觉,及时调整灸疗时间,进行必要的发泡部位处理。不含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
隔物灸法
包括隔姜灸、药饼灸、隔盐灸等。根据病性、病情、患者体质和穴位等,确定使用的间隔药物并对药物进行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安置体位,选择合适的灸量,密切观察灸处肤色变化和患者神情反应,以了解灸处感觉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灸量,防止烫伤。不含中药饮片调配临方复杂炮制。同一次治疗用几种间隔物不叠加收费。
灯火灸
取3-4寸长的灯芯草,一端蘸麻油或其它植物油,点燃起火后,迅速有力点触选定穴位,听到“叭”的一声响,旋即将灯芯草离开皮肤,多用于儿童,需要与家长和患儿充分沟通,灸后起泡时,要进行必要的发泡部位处理。
药线点灸
选用特制的药线进行点灸。药线点燃后,稳健而敏捷地将带有珠火的线头直接点按在穴位上,每穴1壮,轻病快速点灸,重病可点按片刻。治疗手法分轻、中、重三种操作手法。
拔罐疗法
火罐、电火罐、闪罐、着罐、电罐、磁疗罐、真空拔罐等。根据病情选定闪罐和/或留罐方法,选用经过消毒的普通罐具在治疗部位皮肤上闪拔和/或留置。用闪罐法治疗,用闪火法将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用留罐法治疗,要将吸拔于皮肤上的罐具留置一定时间,使局部皮肤潮红或皮下瘀血后再将罐具取下,操作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避免不必要的起泡现象。用留罐法治疗,如果治疗需要起泡,要先征求患者同意。
药物罐
根据病情,确定拔罐的部位和木罐的规格及数量,将木罐放入水中或药液中煮沸2-3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倒置夹起,迅速用干毛巾捂住罐口片刻,吸去罐内的水液,趁热将罐迅速吸拔于应拔部位,令其吸牢,并留置一定时间,数个木罐依次操作。
单罐
走罐治疗
在施治部位皮肤上涂抹润滑剂,或用温水或药液,根据病情确定适宜的负压,选用经过消毒的罐具,先将罐吸拔在皮肤上,再按确定的路线、方向、面积,用适宜的力度,在皮肤上来回滑动,直至皮肤紫红为度,推罐时用力要均匀。
督灸
指大灸、督灸。督灸是指于督脉的脊柱段施以隔药灸并使之发泡治疗疾病的一种灸疗方法。患者裸背俯卧于硬板床上,沿脊柱自下而上常规消毒皮肤,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呈线状撒上特制中药粉,然后覆盖条形桑皮纸,在其上铺垫经过加工的生姜泥或蒜泥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最后在梯形的生姜泥上面均匀放置艾绒,点燃艾绒的头、身、尾三点,任其自燃自灭,1壮灸完后再换1壮,连续灸完3壮后移去生姜泥,灸后局部皮肤自然起泡,1天后将泡液放掉。不含换药、灸后处理。
雷火灸
选用特制的雷火灸条,将一端点燃,用棉布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穴位,进行灸熨,灸条冷后再燃再熨,反复灸熨5-10次为度。
太乙神针灸
选用特制的太乙神针灸条,将一端烧着,用棉布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穴位,进行灸熨,针冷再燃再熨,反复灸熨5-10次为度。
推拿疗法
落枕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等在颈项背部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处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肩中俞、肩井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施用颈椎斜扳法或端法等理筋整复,最后用拿揉法、小鱼际叩击法、擦法等结束整理。
颈椎病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点压法等在颈项部、枕后部、肩胛部、横突后结节等部位操作,刺激痛点及风池、颈夹脊等穴位,缓解肌紧张,松解粘连,同时可做小幅度旋摇颈椎,施用颈椎斜扳法、颈椎旋转定位扳法、颈椎旋提手法,调整颈椎间关节的错移,恢复颈椎动静力平衡,最后用拿法、分推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肩周炎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在肩前部、三角肌部、腋后部等部位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肩井、肩贞等穴位,理筋松解止痛,施用肩关节外展扳法、内收扳法、旋内扳法、上举扳法,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用抖法、搓法、拿法等结束整理。
肱骨外上髁炎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点压法等在患肢内外侧面操作,重点刺激肱骨外上髁处及曲池、手三里等穴位,舒筋松解,施用拔伸法牵引肘关节,拇指弹拨肱骨外上髁处,配合肘关节的屈伸、前臂的旋转活动,松解局部粘连,恢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最后用拿法、大鱼际擦法等结束整理。
急性腰扭伤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拿法、点压法、弹拨法等在腰椎两侧骶棘肌处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肾俞、膀胱俞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施用腰部后伸扳法、传统腰部斜扳法、腰椎分步斜扳法,理筋整复。最后用推法、小鱼际擦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按揉法、拿揉法、点压法、弹拨法等在腰骶部棘突旁、两侧骶棘肌及下肢部操作,重点刺激棘突旁痛点及肾俞、大肠俞等穴位,缓解肌肉紧张痉挛,松解组织粘连,施用推腰扳肩法、推腰扳腿法、传统腰部斜扳法、腰椎旋转复位法、腰椎分步斜扳法、直腰旋转扳法,调整关节间隙,松解突出物与神经根粘连,最后用牵抖法、屈髋屈膝法结束整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推拿治疗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医者用滚法、点穴法、按揉法、弹拨法等在髌韧带、膝髌周围、内外侧副韧带等操作,重点刺激痛点及阳陵泉、血海等穴位,舒筋松解,施用屈膝摇法,同时配合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松解关节粘连,滑利关节,最后用擦法结束整理。
内科妇科疾病推拿治疗
时间不低于25分钟。
其他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
患儿发热、腹泻、咳嗽、便秘、疳积、呕吐、厌食、腹痛、流涎症治疗。新生儿护理不得收取此费用。
小儿脱肛推拿治疗
气虚处方与操作:补脾经、补肺经、补大肠、推三关、按揉百会、揉龟尾、推上七节骨、捏脊。实热处方与操作: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揉龟尾。时间不低于30分钟。
小儿遗尿推拿治疗
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三关、揉外劳、按揉百会、揉丹田、按揉肾俞、按揉三阴交。时间不低于30分钟。
药棒穴位按摩治疗
用特制的木棒蘸上配好的药液,在人体适当的穴位上进行叩击,使拘急之经脉柔润,闭阻之经脉畅通。
脊柱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颈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拿捏法、按揉法、弹拨法、点压法等在颈项背部操作,松解椎旁上下软组织,重点刺激旁小关节痛点,施用颈椎斜扳法,纠正颈椎后关节紊乱,最后用拿法、分推法、叩击法等结束整理。
胸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揉法、弹拨法在胸背部,松解椎旁上下软组织,重点刺激椎旁小关节痛点。施用俯卧推按法、旋转按压法、端坐顶推法等,纠正胸椎后关节紊乱,最后以推法、擦法等结束整理。
腰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拿揉法、点压法、弹拨法在腰骶部操作,松解椎旁上下软组织,重点刺激旁小关节痛点。施用传统腰部斜扳法、腰椎分步斜扳法,纠正腰椎关节紊乱。最后以屈髋屈膝法等结束整理。
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治疗
患儿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用推揉法、拿捏法放松痉挛的胸锁乳突肌,施用牵拉扳颈法,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幅度由小到大,最后用推揉法、拿法结束整理。
寰枢关节失稳推拿治疗
患者坐位或仰卧位或侧卧位,医者用滚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揉法在颈项部、枕后部及肩部操作,松解痉挛的颈枕肌群,重点刺激枕寰枢关节旁痛点,施用寰枢关节前屈微调手法,调整失稳的寰枢关节,纠正异常位移,最后以推法、擦法等结束整理。不得与“颈椎小关节紊乱推拿治疗”同时收取
中医肛肠
直肠脱垂复位治疗
Ⅰ、Ⅱ度直肠脱垂复位治疗。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消毒脱垂的肛管直肠,用双手挤压脱垂的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渗出物,待水肿减轻后,缓缓将脱垂的组织送回,外敷塔纱盖护,胶布固定。
Ⅲ度直肠脱垂复位治疗
Ⅲ度直肠脱垂及脱垂嵌顿复位治疗。肛周消毒,消毒肠腔,清除坏死黏膜,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渗出物及坏死组织,在直肠镜下缝扎止血,用双手将脱垂部位缓慢还纳,外敷塔纱盖护,胶布固定。
完全性直肠脱垂双层硬化剂注射治疗
Ⅱ或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双层硬化剂注射治疗。肛周消毒铺巾,扩肛,消毒肛管直肠,在食指的引导下,距肛缘2厘米,用装有腰麻注射针头的注射器,按截石位3、6、9点位,将硬化液分别注入到两侧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经直肠按摩注射后的间隙,使药液均匀分布,在肛门镜下对松弛的黏膜行硬化剂黏膜下逐层点状注射,外敷纱布,胶布固定。
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
Ⅰ、Ⅱ度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术(枯痔治疗)。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用喇叭形肛门镜找到痔,碘伏消毒痔核,将药液按不同比例、剂量分别注入到痔上动脉区、痔中央黏膜下、黏膜固有层及齿线上洞状静脉区,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高位复杂肛瘘挂线治疗
瘘道穿过或越过外括约肌深层及耻骨直肠肌的肛瘘挂线治疗术。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用肛门镜检查肛管直肠,确定原发感染部位后用探针进入瘘管探查,找寻到内口后,切开探针以上皮肤及皮下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在病变对应处的肛管直肠环用橡皮筋环绕收紧,并用丝线结扎,电刀、氩气刀或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用电刀切开皮肤,分离血栓并剥离,创面放置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复杂性血栓性外痔切除术
多个血栓或环状血栓外痔切除术。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逐一切开皮肤、分离血栓并剥离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用多功能痔疮治疗仪或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注意保留肛管皮桥,防止术后肛管狭窄,创面放置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环状混合痔切除术
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扩肛,剥离外痔至齿线,钳夹(或血管结扎术结扎)内痔基底部,保留足够皮桥,预防肛管狭窄,结扎或缝扎内痔,距结扎线0.5厘米剪断痔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渗出物或血液,用多功能痔疮治疗仪或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检查无渗,出血,皮桥完整,创面引流通畅后,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嵌顿型环状混合痔脱出切除术
嵌顿型环状混合痔脱出切除术。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扩肛,将脱垂组织送入直肠内。剥离外痔至齿线,清除组织内的血栓及坏死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及渗血,钳夹内痔基底部,保留足够皮桥,预防肛管狭窄。普通缝线或血管结扎术结扎或缝扎内痔,距结扎线0.5厘米剪断痔组织。用多功能痔疮治疗仪或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检查无渗、出血、皮桥完整,创面引流通畅后,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扩肛,用多功能痔疮治疗仪剥离外痔至齿线,钳夹内痔基底部,普通缝线或血管结扎束结扎或缝扎内痔,距结扎线0.5厘米剪断痔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疮面渗血,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电凝止血。检查无渗、出血后,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复杂性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原发病灶清除术
坐骨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原发病灶清除术。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确定原发感染部位后,于脓肿中央切开皮肤,放出脓液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或残余脓液,用探针进入脓腔探查,找寻到原发病灶后,切开探针以上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复杂性高位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原发病灶清除挂线术
骨盆直肠窝脓肿切开引流原发病灶清除挂线术。肛周消毒铺巾,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确定原发感染部位后,于脓肿中央切开皮肤,放出脓液后,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或残余脓液,用探针进入脓腔探查,找寻到原发病灶后,彻底清除感染灶,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引流口内的外括约肌深层及提肛肌以上瘘管采用挂线疗法,达到保护肛门括约肌的作用,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肛门外括约肌折叠术
肛周消毒铺巾,消毒肛管直肠,肛门镜检查肛管直肠,预测括约肌折叠的大小,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刀、超声刀或氩气刀止血,显露肛门外括约肌,按预测要求折叠并将其用可吸收线缝合,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外敷纱布,胶布固定。
直肠前突修补术
肛瘘封堵术
肛周消毒铺巾,消毒肛管直肠,肛门直肠指诊,经肛门镜探查肛管直肠,确定原发感染部位后,用刮匙经肛瘘外口进入,搔刮瘘管管道中坏死组织,仔细冲洗创面,电刀、氩气刀或超声刀止血,将充填材料填入瘘管,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结肠水疗
结肠炎、慢性便秘、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及肠道清洁采用结肠水疗。调节结肠水疗仪水温、输出功率等,换衣,消毒肛门,将涂蜡的冲洗管头置入肛管直肠,冲洗时,为病人按摩腹部,经多次注药和抽液达到治疗作用,部分患者根据病情可将排出液做脱落细胞和免疫组化检查,部分患者病情需要时可加注低流量氧气灌洗,结束后蹲厕控水,洗浴换衣。含结肠灌洗治疗和肠腔内给药。不含免疫组化检查。
一次性结肠透析管
肛周药物注射封闭术
肛周皮下封闭
肛周消毒铺巾,用注射器将药物缓缓地注入病变部位的皮下或需要注射的指定部位。
肛周穴位药物注射封闭术
肛周消毒铺巾,用装有封闭用长针头的注射器将药物缓缓地注入特定穴位或需要注射的指定部位。
手术扩肛治疗
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肠,肛门直肠指诊检查并按摩,确定肛门松弛后,将两食指插入肛管并缓缓反向扩张,将肛管直径扩至4-6厘米,经分叶肛门镜在截石位6点显露内括约肌并松解或另从肛周侧方另行切口行内括约肌松解术,修剪皮瓣畅通引流,缝合切口,电刀、氩气刀或超声刀止血,检查无渗、出血,创面引流通畅,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人工扩肛治疗
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肠,肛门镜检查肛管直肠,肛门直肠指诊检查并按摩,确定肛门松弛后,将食指等缓缓插入肛管扩肛,将肛管直径逐步扩至4-6厘米,检查无渗、出血,创面引流通畅,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器械扩肛治疗
肛周局部麻醉后,肛周消毒铺巾,碘伏消毒肛管及直肠,经肛门镜检查肛管直肠,肛门直肠指诊检查并按摩,确定肛门松弛后,将肛门扩张器按型号逐一缓缓插入肛管扩肛,从小号至大号每一扩张器在肛内保留约10分钟,将肛管直径逐步扩至4-6厘米,或选用一次性扩肛棒扩肛,检查无渗、出血,创面引流通畅,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化脓性肛周大汗腺炎切开清创引流术
肛周消毒铺巾,切开感染组织,并清除坏死组织(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取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残余坏死组织,用双氧水仔细冲洗、湿敷创面,电刀、氩气刀或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含合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清创引流。
炎症波及半径超过3CM以上加收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清创术
肛周消毒铺巾,用电刀沿正常与坏死组织分界线切割(注意保护肌肉组织),并用刮匙沿肛周各间隙刮净坏死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残余坏死组织,用双氧水仔细冲洗,湿敷创面,电刀、氩气刀或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含合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清创。
病变范围超过肛周四分之一象限加收
肛门直肠周围脓腔搔刮术
双侧及1个以上脓腔、窦道。肛周消毒铺巾,消毒肛管直肠,肛门镜检查肛管直肠,用刮匙经外口进入脓腔,搔刮坏死组织,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坏死组织,仔细冲洗创面,电刀或氩气刀、超声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并缝扎止血,引流通畅,充填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肛门直肠周围脓腔搔刮术(每增加一个病灶加收)
中医肛肠术后紧线术
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消毒肛管直肠,找到结扎线并解开,重新收紧、结扎,电刀止血,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引流通畅,外敷塔纱,胶布固定。含取下挂线。
混合痔(内痔)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
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肛周消毒铺巾,肛周局部麻醉后,用喇叭形肛门镜经肛门找到痔,碘伏消毒痔核,铜离子针刺入痔中央的黏膜下,待铜离子电化学治疗仪通电操作完成后,肛管内放置痔消炎栓及油纱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铜离子针
直肠前突出注射治疗
肛周消毒铺巾,扩肛,用装有腰麻注射针头注射器将硬化液,经肛门镜(按三条柱状形式,顶端越过前突上缘甚至达到宫颈下)自齿线上0.5厘米注入直肠前壁的黏膜下,按摩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放置引流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
直肠脱垂黏膜下注射治疗
Ⅰ或Ⅱ度直肠脱垂黏膜下注射治疗。肛周消毒铺巾,扩肛,将直肠牵至肛外,消毒肛管直肠,用装有腰麻注射针头注射器将硬化液注入到脱垂的黏膜下(呈双层、四柱,并每柱间的黏膜下给予点状注射),或经肛门镜或直肠镜下行直肠黏膜下注射,按摩注射部位使药液均匀分布,将直肠送回肛内,检查创面无渗、出血。必要时缝线结扎止血,放置引流管,外敷塔纱,胶布固定。含直肠内注射及直肠外注射。
中医特殊疗法
眼结膜囊穴位注射
含穴位针刺。
单侧
针刀治疗
脊柱针刀治疗
局部麻醉下,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压痛点为进针点,使用平刃针刀或斜刃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采用纵行疏通剥离法,通透剥离法,切割肌纤维法,行脊柱疼痛的松解治疗。
四肢关节针刀治疗
肩、肘、腕、髋、膝、踝。局部麻醉下,选好压痛点,选择合适针刀,刀口方向与伸肌纤维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至骨面,横剥离法,切开剥离法,瘢痕刮除法行四肢的疼痛松解治疗。
手、足针刀治疗
局部麻醉下,选好压痛点,选择合适针刀,刀口方向与腱鞘方向一致,针体垂直于皮肤,刺入腱鞘,纵行疏通剥离。
扁桃体烙法治疗
用钢制压舌板压舌,根据扁桃体病变情况,使用不同规格的扁桃体烙铁,借助酒精灯将烙铁烧红蘸香油后置于扁桃体表面,每侧扁桃体反复烙治10-15烙。
鼻中隔烙法治疗
药线引流治疗
采用桑皮纸或丝绵纸,将纸裁成宽窄、长短不同的纸条,一种方法是先将纸条捻搓,再对折,如搓麻绳般搓成纸线,涂凡士林后并滚上已配制的药粉,另一种方法是在搓药线前,将已配制好的药粉撒于纸条中,以上制成的药线,经常规消毒后备用,操作时窦道口边周清洁消毒,用探针探及窦道深浅及宽窄,辨证选择合适的药线,插于窦道底,再上提0.1-0.2厘米,将长于窦道口的药线平折于窦口外,外敷药物并固定。注:搓制药线的技术很重要,硬度应如钢丝状,以便顺利插入较窄、较深的窦道。
每窦道
耳咽中药吹粉治疗
咽部吹药治疗
调配药粉,用压舌板,暴露病变部位,使用吹粉器将药粉吹至口腔、扁桃体、咽后壁等部位。
耳部吹药治疗
调配药粉,用3%双氧水、卷棉子清洁创面,外耳疾病:使用吹粉器将药粉吹至外耳道或耳廓皮肤表面,中耳疾病:使用吹粉器将药粉吹至鼓室或鼓膜表面。
中药硬膏热贴敷治疗
辨证选择硬膏,局部清洁,将中药硬膏加热软化,调整厚薄大小,贴于患处。
经直肠中药滴入治疗
肛门局部消毒,插入肛管,并连接灌肠袋,缓慢滴入治疗药物。
刮痧治疗
根据病情确定施术部位,选择刮痧用具,确定刮痧方法,在皮肤涂以润滑剂,用适宜的力度,沿一定的方向进行刮拭,刮至皮肤出痧为止。
烫熨治疗
针对创面,辨证调配药物,将中药加热后,迅速用布包裹,然后在病人身上的特定部位来回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
医疗气功治疗
体表瘘管切开搔爬术
包括耳前瘘管、乳腺瘘管。
足底反射治疗
术者利用足部手法对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调整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疏通经络气血,调节神经系统,达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中医综合
脉图诊断
依据中医同身寸原理,定位取脉部位,连接脉图检测仪,显示脉图波形,根据脉图理论判断中医脉象,作出脉象报告。出具图文报告。
舌象图诊断
充分暴露患者舌体,连接舌象检测仪,按照中医舌诊的程序检测舌体、舌苔及舌下络脉。获取图像,对图像资料进行数据分析,根据中医舌诊诊断理论作出舌象图文报告。
中药特殊调配
中药膏剂临方加工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于一定时期内服用个体化固定处方的患者,进行临方加工。根据药品特性加适量水,以煮提锅煎煮2-3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药液过滤,合并药液,以浓缩锅浓缩,并按处方要求加入赋形剂(蜂蜜、饴糖、冰糖等)至膏状,放凉,分装,粘贴标签,注明姓名、用法用量、保存方法、制作日期,制作过程需使用锅炉、水、电、煤等供应高压蒸汽。以处方药物重量计,不含赋形剂重量。
每千克
藏医
本类说明:
1.本类共计14个项目。
2.与西医相同的诊疗项目,需在相应的西医系统诊疗项目中查找,不在此重复列项。
藏医外治
含药物调配、卫生材料、加热、各类油脂、蒸(浴)后洗浴。

藏医熨敷疗法-冷敷法
藏医熨敷疗法-冷敷法(小于20%体表面积)
藏医熨敷疗法-冷敷法(大于20%体表面积)
藏医熨敷疗法-热敷法
藏医熨敷疗法-热敷法(小于20%体表面积)
藏医熨敷疗法-热敷法(大于20%体表面积)
藏医油脂疗法
藏药祛腐愈创法
藏药全身涂搽法
含油脂涂搽。
藏药穴位涂搽法
藏药病位涂搽法
藏医烙铁疗法
藏医金烙疗法
藏医银烙疗法
藏医铜烙疗法
藏医铁烙疗法
藏医艾灸疗法
包括霍尔灸疗法。
藏医滴鼻药疗法
藏医静脉放血疗法
动脉放血疗法
皮下及穴位放血
藏医灌肠疗法
藏医火罐疗法
每罐
藏医角罐疗法
献花(0)
+1
(本文系新疾控科研...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