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我的父亲

 富平人原创馆 2021-11-12

怀念我的父亲
文/三江居士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七个年头了。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生坎坷,倍受艰辛,家境渐好应是逸享天年时,却突患重病撒手人寰,留给我们无尽的遗憾和思念。

父亲幼时丧父,随母改嫁,十几岁即出外给人家打工。成年后跟随部队,出生入死,征战南北,靠自己单薄的身躯,挣来微薄的薪水,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而自己食不果腹,受尽人间冷暖,后终因受不了思母之苦,弃军回家,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六七十年代那个物质极其贫乏的时期,父亲先后看管过生产队的果园,管理过饲养室和油坊,参与过高中学校的管理等,尽职尽责,备受赞誉。这些在当时人人羡慕争而为之的事情,村里都交给忠厚老实、值得信任、不沾公家一点光的父亲。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们有了自己独立的家,由于家中人口较多,日子过得相对拮据,虽然父母二人辛苦劳作,但对于八口之家的给养,五个子女的上学开支,常常是力不从心。即使在这样困顿的日子里,父亲也没有放弃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没有放弃一个子女上学的机会,终使我们学业有成,走出了面靠黄土背靠天的黄土地。时至今日,回想起七十年代最为艰难的日子,我们常常是泪流满面,脑海中时时浮现父母辛苦劳作、步履蹒跚的身影。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兄妹五人有的上大学、有的上高中、有的上初中,家庭微薄的收入难以应付家庭日益增长的开支,此时父亲已经五十有几,成了村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胆承包了村中的井边池搞养鱼,承包芦苇壕精心种植芦苇增加家中收入,艰难维持一家的生计。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庭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为了我们兄妹学有所成,没有什么技术的父亲拖着苍老和疲惫的身躯,依然下西安,到铜川,靠出卖苦力挣取子女的学费,维持家庭的日常开支。每每想到这些,我无限感慨:父爱如山,我们用什么来回报,又怎么能回报得起呢?

九十年代初,小妹毕业工作后,家里再也没有什么大的负担,父亲总算露出了笑容。然而由于我们都刚刚参加工作,微薄的工资还不能补贴家里很多,父亲还要为自己的生活奔波,为儿女的婚姻大事操劳。后来,我们兄妹五人都成了家,有了基本稳定的工作,家里的日子也好了起来。加上村中唯有我们兄妹五人走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在村子里也算不小的轰动,邻里很是羡慕。父亲脸上经常洋溢着喜悦,心情舒畅了,精气神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这时候,由于年幼无知,虽然离家不远,但回家的次数有限,总认为尽孝尚有时日,直到父亲得了不治之症,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刻骨铭心的痛,是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永远没有办法弥补的终生遗憾!
2003年夏天,家中老屋因年久失修,重新进行翻修。此时,父亲口中溃疡已日久不见好转,下咽食物时有不畅,临时去药店买了点药,说等房子修好后去大点的医院看看。房子的事情忙完后,我和二哥把父亲带到地区医院找了个熟悉大夫诊断,医生从食道切片后说病不太好,需要去西安大医院看看。听到此话,加之村中有类似病症,我们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心中忐忑不安。后经省城医院确诊为绝症,兄妹五人顿时陷入恐慌,不敢将事情告诉父亲,整日躲过父亲以泪洗面,不知如何是好。父亲一生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与邻里和睦相处,是村中有名的好人。在家中,他是父母跟前的孝子,是儿女心中的好父亲,家中日子刚刚有了好转,这种恶疾怎么就会降临到他身上,我们真是难以接受。冷静下来后,我们多方咨询,听从了医生的建议采取保守疗法,回家静心休养。在父亲临终的前2月,我们经过商量,一致同意为勤俭辛劳一生的老父亲过一次像样的大寿,邀亲朋好友共贺。当天,宾客纷至,儿孙跪拜,这也是父亲一生唯一的一次按照农村最隆重祭拜仪式举行的大寿,虽然少了一些喜庆的成份,父亲依然神采奕奕,脸上挂满笑容。
父亲从确诊得病到去世历时一年,从他感知自己得了绝症,心情倒是好了些许,并时常宽慰伤心欲绝的子女。看着日益憔悴的父亲在忍受病痛的折磨,我们无能为力,心如刀割,只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伴身边。2004年9月15日早,父亲把我们在家的兄妹四人叫到床前,说“我没有事,你们留一个人就行了,不要影响公家的事”。于是两个哥哥离家返城,我和小妹侍奉床前。下午五时,也就是父亲临终的那一刻,我和小妹正在闲聊,父亲从面朝墙壁的状态转过头来,用瘦弱的手拉着我和小妹,用浑浊无力的眼光看着我俩。此时,父亲已不能说话,但我读懂了父亲眼中深深地叮嘱:照顾好你母亲。随后,父亲转头睡去。就这样,挚亲挚爱的父亲带着对人世的留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永远眷恋的妻儿,走完了他75岁的人生。
穷苦一生的父亲,在家境日渐兴盛,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离妻儿而去。父亲生病期间,时不时流露出心有不甘:操劳一生、儿孙满堂、家境渐好、无法享受。看着父亲无奈失望的眼神,我们的心情可想而知,无以言表。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没有在父亲有生之年很好地尽孝床前,实是今生最大遗憾。我将尽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母亲,完成父亲的遗愿。
父亲,安息吧。您在儿女心中,永远是一位高大无比的好父亲。



作者简介:三江居士,陕西富平人。文学爱好者,热爱生活,喜欢用朴实的文字记录生活。短文随笔散见于文学杂志和网络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