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毛与张爱玲:殊途同归

 江月之声 2021-11-12

三毛与张爱玲: 殊途同归

    【江月之声,独家原创】

  20世纪的中国文坛上,有两个传奇女性,她们以自己的特立独行给世人留下了惊鸿一瞥,一个像天空翩然远去的飞鸟,一个像海底匿影藏形的游鱼。

  她们就是著名女作家三毛和张爱玲。

  帷幕已然落下,但,印痕犹在。

  三毛,原名陈平,1943年生人,1991年1月4日用尼龙丝袜吊颈自杀,身着白底红花睡衣,没有留下遗书。

  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生人,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被房东发现已然离世,而且已达一周之久。她身下垫着蓝灰色的毯子,神态安详。她曾留下遗嘱,请执行人立即火化她的遗体,并将骨灰抛撒旷野。

  读三毛的书,总有一种张力。快乐就是痛痛快快的快乐,笑得开心,笑得恣肆;痛苦就是深入骨髓的痛苦,脸,哭花了,风,也把长发吹乱了。

  读张爱玲的书,总感觉有一股潜流在涌动。月亮多是残影,晨光多是熹微,眼眸总带着狡黠,伊,总在昏暗的小屋中晃动,角落里面深藏的霉味,仿佛也要探出头来窥视一番。

  三毛的文章有温度,可以亲近。它点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放着千姿百态的风筝,唱着不重样的俗谣俚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窗,使生活在单调平淡生活中的我们,把温润的潮湿和清新的气息一把揽入了胸怀。

  张爱玲的文章有厚度,可以审视。它有时像速写,勾勒几笔,人物便呼之欲出;有时像雕塑,在静穆之中隐约着肃杀之气;有时又像木刻画,人物镶嵌在难以改变的纹理之间,竟是摆脱不掉的懊恼。

  三毛小学五年级喜读《红楼梦》,敏感,叛逆;张爱玲14岁写《摩登红楼梦》,遇家庭变故,多磨折。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浪漫传奇,孰料荷西出现意外,命丧海底,三毛顿感人生凄切,即便是“万水千山走遍”,也总是在梦里落花处徘徊;张爱玲与胡兰成结为秦晋,幻想现世安稳,不想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胡兰成用情不专,张爱玲的人生瞬时变成了“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

  其实,三毛和张爱玲,一样地执着,都是爱情至上者,期盼用爱来奏响生命华美的乐章。三毛说:“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张爱玲说:“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其实,三毛和张爱玲,一样地追求纯粹,一样地不允许自己的世界里有半点瑕疵,追求到极致,甚至变成了“洁癖”。三毛说:“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张爱玲说:“两个人要好到一个程度,中间稍微有点隔阂就不能不感觉到。”

  其实,三毛和张爱玲,在经历了苦痛之后,对人世都满是绝望。三毛是始终无法为心灵找到一个栖息的地方,所以总是在流浪、流浪,最终是以决绝的方式去寻找自己心中的那棵橄榄树。张爱玲则是明白了:“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所以她平静地告别喧嚣,离群索居,独自老去。毕竟,再好的时光,隔着岁月去看,都难免凄凉。

  离开,不是逃离,而是一种新的出发。

  有一种鸡尾酒,叫做“烈焰红唇”,它用烈酒、果汁和奶油等混合而成,调好后沿着酒杯内侧缓缓倒入,并用红樱桃装饰,如同 “天使之吻”。它带着阳光的温暖,带着火焰的激情,用胭脂般的色彩,幻化出霜叶一样的柔情,三毛和张爱玲,就这样微醺着,渐渐走远,留给尘世的,只是她们单薄的背影。

【谨以此文纪念三毛与张爱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