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山游记】那座与徐霞客错过的天柱山

 光哥小馆 2021-11-12
作者:刘健鹏

    徐霞客(1587—1641)游经蓝山是明崇桢丁丑年(1637)。他于这一年的四月初一从宁远县下灌村进入蓝山县境,在界头铺住宿一晚,第二天,即四月初二日,怀着对石柱山(或称天柱山)的浓厚兴趣,踏上了这一天的行程。
    他在《楚游日记》中写道:“初二日,余欲为石柱游。平明,雨复连绵,且足痛不胜履,遂少停逆旅。上午雨止,乃东南行。途中问所谓五柱山岩之胜,而所遇皆行道之人,莫知所在。已而雨止路滑,四顾土人不可得,乃徘徊其间,庶几一遇。久之,遇樵者,又遇耕者,问石柱、天柱,皆以无有对。共五里,过一岭,山势大豁,是为总管庙。亟投庙中问道者,终不能知。又东南行,遥望正东有耸尖卓立,不辨其为树为石。又五里,抵颜家桥,始辨其为石峰,而非树影也。”
    事实上徐霞客在总管庙所看到的这座像树影的石峰就是天柱山,又名石柱山,它位于总管庙东面,相对高度50多米,但四壁陡峭,突兀耸立于一片缓平的土坡之上,格外醒目。徐霞客问土人当然问不到,因为土人们都称这座陡立的石峰为“秀峰砠”,也叫“升子岭”,意即长得像“升子”一样的山。“升子”是本地用来量米的一种竹筒,一筒就是一升,十升就是一斗。徐霞客对天柱山的向往,可能来自地方志。《明一统志》卷64衡州府:天柱山“下有岩洞,石乳融结,奇怪万状,色如碧玉”。《方舆纪要》卷80蓝山县:天柱山“岩洞甚胜”。
    2019年2月24日下午,我和历史文化爱好者唐盛利特意去考察天柱峰。到了小泉村,几位村民非常热心地为我们带路,开车几分钟,再步行几百米,我们就到了天柱山脚下。
    天柱山耸立于一片低矮的山坡上,四周除一些松树和杂木外,更多的是荒草。大片的荒草高过我们的腰,密密麻麻,漫山遍野;经风一吹,似浪花翻卷,哗然有声。石峰拔地而起,周身圆润,四壁几乎与地面垂直,亭亭玉立,无愧“秀峰”之名。紫色的岩壁夹杂着一条条白色的钙化带,石缝间长满各种杂木和野草,青、紫、白、绿杂揉其间,在天空的衬托下,玉柱一般,给人绚丽妩媚的感觉。
    峰底有山洞。山底中空,共有一大两小三个开口,东南西各一个,像是农村烧柴火用的“三脚撑”土灶。而洞的正中心竖立着一个圆形的石笋,其上方顶部对应着一根下垂的石钟乳;石钟乳上不断地有水滴落下,恰好落在下方石笋的上面,久而久之,石笋顶部被冲出一个碗一般的凹处。洞的大厅较宽敞,听说过去这里驻过兵,也办过学,村里还在此开过会议。洞壁上有一些人工开凿的坑洞,应该是架设阁楼用的。据说,当年这里驻兵时,阁楼上用来睡觉,下方则用来作后勤场所。
    在这里驻兵应该是非常聪明的决定。濛溪河流域位于百叠岭和西岭之间,沿河的南北向古道是湘南通往广东的重要通道。站在天柱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濛溪河两岸,可以说是天然的瞭望哨。历史事实印证了这一点:一是至今还有登山道路,山顶有人工修筑平台;二是有碑为证。在山洞的主洞口有一方石刻,上面刻了大约千字左右。由于时代久远,许多字已模糊不清,但从里面还是可以认出一些片言只语,如“杨璋山”、“蓝山”、“景德”年间等字样。史载,宋太宗淳化五年(994),杨璋山从山西大同将兵来郴桂,在蓝山县境内筑城剿匪,年老定居今下坊村。现在蓝山杨姓多数是杨璋山后代,杨璋山筑城的遗址至今还在,我们叫“城头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天柱峰仅2里多地。按此推断,此碑内容可能与杨璋山剿匪及定居蓝山有关,刻碑时间大约在明朝。等天气好一些,我们打算再去一次,用技术手段争取再多识得几个字。
    徐霞客后来也确认了“天柱峰”。他写道:“共四里过宝林寺,读寺前《护龙桥碑》,始知宝林山脉由北柱来,乃悟向所望若树之峰正在寺北,亦在县北,寺去县十五里,此峰在寺后恰二十里,《志》所称石柱,即碑所称北柱无疑矣。”所谓“北柱”,是由“五柱”这个说法引出。原来竹市、总市一带共有五座像这样突兀耸立的石山,史称“五柱”,而天柱山位于最北,是之谓“北柱”。
    我们沿古道考察徐霞客行走路线,“颜家桥”即今颜贵林村,出村后沿路向东,应在小泉村北过桥,然后穿过小泉村(古道犹存),过竹管寺。这里所说“宝林寺”可能就是竹管寺的正名。这符合文中所说“乃悟向所望若树之峰正在寺北,亦在县北”的说法。后来他又写道:“又东过护龙桥,桥下水南流汹涌,即颜家桥之曲而至者。随溪东行,于是北瞻石柱,其峰倩削〔如碧玉簪〕,而旁有石崖,亦兀突露奇,然较之尤村山口之峰,直得其一体,不啻微矣。”可见他出了竹管寺后,东渡护龙桥,再随溪右行,走的是沿河往廖芙蓉方向。在这里他在旁边又看到一座“亦兀突露奇”的石峰,这就是歧石脚了。
    未能早一些判定天柱山,未能为蓝山的天柱山下留下更多笔墨,对徐霞客,尤其对蓝山,真是一大遗憾!

(2019年2月24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