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底捞和新东方“关店”背后:企业战略预判错误的代价太大了!

 老方说 2021-11-12

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老板的决策成本。

最近新东方和俞敏洪火了一把,“新东方关闭1500个教学点、捐近八万套课桌椅”和“俞敏洪直播”的消息热传网络。

无独有偶,近日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客流量相对较低和经营业绩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值得注意的是“逐步”二字,毕竟牵扯到很多员工的安置等问题,这都要有个过程。但这么大的关店,肯定会带来很高的成本,如房租、装修、物料等前期投入。

两个企业上热搜的背后,其实都说明了一点,那就是决策成本才是企业最大的成本。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曾反思自己的错误,他表示在2020年6月份的时候有个判断,认为行业的困难是暂时的,所以海底捞仍然在继续扩张。

“我对趋势的判断错了,去年6月我进一步作出扩店的计划,现在看确实是盲目自信。当我意识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今年1月份,等我做出反应的时候已经是3月份了。”

客观来说,张勇当时的考虑很有道理,因为按照人类社会以往的经验,“流行病”这种事不会存在太长时间。

巴菲特不是说过吗,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海底捞在行业低潮期进行扩张,如果成功了,那就是张勇高瞻远瞩,他用最低的成本创造了最大的利益。

事实上,过去有很多企业都是这么做的,逆势而为,最终实现了业绩的突飞猛进。

但一般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恐惧,什么时候该贪婪,巴菲特也不会告诉你这点。这跟每个人对事物的思考和判断有关。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数年前就指出,新东方要做智能教育,“地面和线上的完美结合,人工智能和老师教学的完美结合”。新东方要(通过投资等方法)建立一片中国教育的森林,以新东方为首,把产业链、生态链结合起来。新东方的核心是从0岁到25岁的教育服务……

而且俞敏洪对教培行业的风险性一直是有意识的,但他仍然没有预料到影响会这么大。

要说新东方还算好的,俞敏洪也是很负责、“很体面”。新东方对付费的用户和员工都有妥善的安排,没有像部分同行一样一跑了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新东方只是关停部分教学点,是业务的转移——从义务教育转移到大学业务和国际业务(如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等)。至于所谓的农业平台,应该是尝试,转型没那么容易。

决策都是有风险的,张勇事先也没想到会遇到这么大一只“黑天鹅”啊,俞敏洪也没想到“靴子落地”后是这样的局面。

所以,企业的战略方向其实是很难的。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就要求下属每天只做少量的正确决策就行了。

员工的首要职责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老板和高级管理者的职责是做好决策。两者都要努力,都很重要,但两者的维度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叫“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就是强调“在其位谋其政”,作为领导者,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找对方向,做对决策。

不然的话,就像海底捞、新东方一样,要承受巨大的决策错误的成本。

这就给创业者两个启示。一个是要输得起,不管海底捞还是新东方,它们都能承受“黑天鹅”的冲击,受损很大,但不至于一败涂地。多说一句,市值这个东西就是起起伏伏,它只是企业经营状况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外在反应。

善败者不亡。要想做到这点,此前没有足够的积累是不行的。所以,做企业还是要做强,强到可以承担得起错误的代价。

还有一个就是要懂得学习和思考,明白什么是战略,知道怎么去做战略和决策。

对此,任正非有句话值得大家深思,“没有正确的假设,就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方向,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没有正确的理论;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

战略其实就是你对未来的预判,假设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基于对事物、趋势深入了解之后的展望。这正是老板们要认真修炼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