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津穴

 廿氏春秋 2021-11-12

     取穴方法:仰靠坐位,张口,舌尖向上反卷,上门齿夹住舌头,暴露舌下静脉,约当静脉中点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区浅层有舌神经(发自下颌神经)和舌深静脉干经过;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动脉分布。

     穴位释义:津,指唾液;金,比喻贵重。穴位在左舌下腺开口近处,唾液进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

     功能作用:清泻热邪,生津止渴。

     主治疾病:舌强,舌肿,口疮,喉闭,消渴,呕吐,腹泻,失语。

     穴位配伍: 

     金津、玉液配十宣、海泉,治重舌肿胀。

     金津、玉液配少商、神门,治口内生疮。

     金津、玉液配廉泉、风府、大椎、天突,治舌强不语。

     金津配少商,清热利咽,消肿解毒,治急性扁桃体炎。

     金津配廉泉、风府,醒脑开窍,治中风舌强语言蹇塞。

     金津配承浆,滋阴降火,治消渴病。

     金津配风池、曲池、内关、足三里、太冲, 治失语。

     金津配百会、哑门、翳风、听宫、听会、耳门、三阴交,治聋哑。

     金津配合谷、内庭、十宣、委中,治热泻、暑泻。

     金津配合谷、列缺、地仓、颊车、承浆,治面颊漫肿生疮等。

    临床运用: 现今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挑体炎,口腔溃疡,舌炎,咽炎,消渴等。

     相关论述:

     1.《针灸大成》:左金津、右玉液:二穴。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
     2.《中国针灸学》: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3.《针灸大成》治重舌肿痛,喉闭。

     4.《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著舌下中央脉,出血不止杀人。

     5.《世医得效方》:治舌强肿起如猪胞,以针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即消,切勿刺著中央脉,令人血不止,则以火烧铜筋烙之,不止则杀人,或以斧下墨醋调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而消,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

     6.《针灸大成》: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7.《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主治口疮、舌炎、消渴、扁桃体炎、绞肠痧、喉痹。针二分,出血。

     针灸治法:点刺出血。

     艾灸疗法: 禁灸。

     按摩疗法:

     金津,玉液,在《黄帝内经》中称''康泉'(与任脉穴“廉泉”同名),属足少阴经穴,可治疟、狂咳。至元代针灸书始左右分别命名,在左者名“金津”,在右者名“玉液”。

    从古今腧穴命名规律看,左右对称的两穴多以相同的名称命名,而且该穴针灸处方中也很少单独出现,似无分别命名的必要。

    足少阴肾经“夹舌本”,而《灵枢·卫气》又明确指出足少阴标脉为“舌下两脉”,故将此穴归于足少阴肾经有很充足的理由。

     建议:将此穴重新归入足少阴经穴。并注意在临床观察该穴对躁狂证的疗效,以检验《灵枢》《素问》的经验并积累新的临床数据。又金津穴为“舌左之脉”,玉液穴为“舌右之脉”,海泉穴为“舌底中央之脉”,三穴主治相同,可视为同一组穴。

     主治舌尖糜烂、口腔溃疡、口疮、重舌、舌肿、泄泻、失语、扁桃腺炎、口眼歪斜、流涎症、口干、喉痹、消渴、漏经等。点刺出血。

     按摩手法: 常让舌头在口腔内活动,刺激金津穴,可使口唇润泽,舌体灵活,促进口腔疾病康复。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