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地理看历史,全新的角度发现全新的三国

 激扬文字 2021-11-12

' 秋风萧瑟天气凉 , 草木摇落露为霜。'

北京的雨赶着冬季的首班车,淅淅沥沥的落了一天,这样的气氛下读这句诗仿佛能看到曹丕笔下的秋天。有人说,是天下大乱的三国时代造就了一批群雄逐鹿的英雄,也有人说,是胸怀抱负的英雄们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其实无论是哪种分析,都离不开三国时代的真实场景,只有基于现实,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而这个现实的基础,就是当时的地理环境。如果说英雄人物是孙悟空,那地理就是孙悟空逃不出的五指山,再神通广大的人,想要取胜,都离不开对当下山形水势的精准了解和分析。

如今我们已然知晓最终的结局,回望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历史的发展进步固然离不开大师们挥毫泼墨,但地理在很大程度上在默默为历史推波助澜。

董卓为何能在众人之中抢占先机,挟天子以令诸侯?

▼滑动查看更多

汉灵帝卖官鬻爵、用宦官制衡何进,何进被十常侍杀害前私召董卓进京,十常侍之一的张让等人趁乱打劫挟持少帝刘辩逃往邙山。

在灵帝还没死的时候,董卓因为在陇右、关中平叛时立了一些功,被任命为并州(治所晋阳,即今太原)牧。但董卓并不愿意去,走到河东郡(治所安邑)就不走了。从河东郡出发,只要翻过中条山,就可以顺山路到达洛阳。董卓停留在这里,其目的不言而喻。

灵帝一死,被召入京的董卓从安邑南下,翻过中条山,然后由茅津渡南渡黄河,沿崤函古道望东而来,最后驻扎在洛阳城西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后续,董卓领兵北上,救下少帝和陈留王。

各路诸侯自然不会放任董卓夺权,但除掉董卓真的那么简单吗?

可以说,从关中到陇右,是董卓的发家之地,不乏故旧亲信。而且,早在反董联盟形成之初,董卓就把驻守长安的盖勋和皇甫嵩调到了洛阳,换上了自己的亲信。所以从关中这个方向,不会有人来打董卓。那么同样是西边,如果从函谷关的北面,也就是山西这里,会不会有人打董卓的主意呢?这就更不会,董卓做过并州牧,又在河东郡经营日久,这里也早就换成了他的自己人。综上,洛阳的西边,对董卓来说是最安全的。再说北边,其实很简单,就是黄河。黄河是天堑,在汉朝,渡河很容易被 ' 军过半渡而击之 '。除非凿冰渡河,否则黄河就是董卓天然的保护伞。

我们再来看洛阳的南边,地形略复杂。先看洛河,洛阳之所以称为洛阳,就是因为洛河。山南水北谓之阳,洛阳正是因为位于洛河之北。我们今天看到洛阳位于洛河之南,是因为经过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洛河在下游地区改了道,洛阳城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动。

洛河往上,是秦岭的腹地,所以这里很安全,不会给敌人提供进攻的通道。洛河最大的支流伊河,往上,似乎可以连接中原。不过,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伊河在进入洛阳盆地前,经过一段峡谷,这个峡谷正好是熊耳山和嵩山的连接点。这个连接点有个专门的名字,叫伊阙,也就是伊水之门的意思。伊阙还有个名字,叫龙门。这个名字其实我们并不陌生,后来的北魏和唐朝在这里开凿了很多石窟,称为龙门石窟。

之所以叫龙门,就是这个地方太狭窄了,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原的军队,要从这里攻打洛阳,先要翻过伏牛山和箕山之间的山路,然后来到狭窄的龙门,最关键的,龙门之间只有水路,没有陆路,要想从这里过去,其难度可想而知。

酸枣属于陈留国的一个县,也是陈留国中离虎牢关最近的一个县,而且都在黄河南岸,从这里出发一路向西,可以直扑虎牢关,可以说,酸枣是讨董的最前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三国时期的黄河在过了成皋之后,与现在的黄河走向比,更靠北一些。在历史上,黄河经常改道,现在的黄河下游,实际是夺取了济水的部分河道之后形成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酸枣县(今延津西南)在今天的黄河北岸。

如果从地图上看,联军的军队已经把董卓围了半圈了。董卓如果不赶紧跑,那就是死路一条。董卓也着实吓得够呛,就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然后一把火烧了洛阳城,不仅挖开汉室皇陵盗窃珍宝,还纵兵劫掠附近的百姓,昔日繁华的洛阳城转眼之间化为焦土。

不过董卓仍然亲自驻防在洛阳,联军势大,他不敢掉以轻心。

长安所在的关中,与中原只有两条路相通,一条就是经函谷过洛阳,一条就是出武关入南阳。董卓在长安和洛阳之间机动,仍占据着天下的中心,如果诸侯分兵进驻武关,董卓迫于压力,不得不加强关中的防守,势必会削弱洛阳的兵力,这时诸侯可以趁机攻占洛阳,一旦拿下洛阳,董卓就被围困在关中,顶多算个割据一方的诸侯,难以挟天子号令天下。

但是其他的人显然不具备这种战略眼光,也没有这么长久的打算,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于是按兵不动,整天在酸枣喝酒。等酸枣囤积的粮食吃完,大家也就散了,各自回家抢地盘去。

洛阳以天然的地理优势,给了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机,其余各路诸侯,只能后发治于人。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竟然是虚构情节?

官渡之战中,袁绍、曹操混战连年,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三个月,偶有交兵,互有损伤,也正是在这期间,汝南刘辟叛曹归袁。汝南郡位于许昌以南,有了汝南,就可以令曹操腹背受敌。担心刘辟能力有限,派刘备到汝南去帮他,从南方袭击许昌。关羽听说这件事后,便向曹操辞行往汝南投奔刘备。

在《三国演义》里,这一段非常精彩,' 关公约三事 '' 千里走单骑 '' 过五关斩六将 ' 把关羽的高大形象一下子树立起来了。这些事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其实我们看看地图就明白了。

土城约三事大概是有的,要不曹操也不会放关羽走。千里走单骑也可信,只不过从许昌到汝南直线距离四百里,绕远一点大概五百里,说一千里,夸张点,问题也不大。

至于过五关斩六将,我们先看看过的是哪五关斩的是哪六将: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滑州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东岭关在许昌的西北,即今白沙水库所在位置。按照这个路线,关羽出了许昌之后往西走,过东岭关,然后沿着当年孙坚攻打洛阳的路线去了洛阳,到洛阳转了一圈后又从虎牢关(汜水关)回到中原,这时才想起来袁绍是在河北,然后也不急着渡河,一直沿黄河往东走,快到白马了,才从滑州(今滑县)这里北渡黄河。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我们可以探讨。第一,假设关羽并不知道刘备去了汝南,而去袁绍处寻找,那么他既然是光明正大地走平原,完全可以从许昌直接北上,没必要绕到洛阳;就算他要绕开官渡前线,也没必要翻山越岭去洛阳,完全可以走东边大片的平原。第二,我们假设关羽到洛阳可能有别的事,那么到了洛阳之后,完全可以从孟津渡黄河,完全没必要跑到荥阳去杀几个人再渡河。

所以,' 过五关斩六将 ' 毫无疑问是罗贯中虚构的,只是在虚构中用了真实的地名,才让人真假难辨。

事实上,关羽杀了颜良之后,不会自投罗网去找袁绍,而是等刘备离开袁绍去了汝南,才去找刘备。从许昌到汝南一马平川,根本不存在什么难以逾越的关口,可以很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天降奇才诸葛亮,居然拿不下方寸之间的一个黄土原?

公元 229 年,孙权正式登基称帝,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同年九月,孙权迁都建业,此后五年,东吴对魏国没有任何军事行动。一直到 234 年,诸葛亮组织第五次北伐,要求东吴这边配合一下,孙权才领兵进攻合肥。234 年春天,经过三年的劝农讲武的准备,诸葛亮兵出斜谷,同时派人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出兵,牵制曹魏。孙权响应后又一次在背后捅了刀子,看见曹睿亲自支援江淮,立刻退兵,导致诸葛亮只能孤军奋战。

司马懿说:' 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武功水即斜水,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如果东出斜水,兵向长安,那才叫勇敢,如果西上五丈原,那就没事。

诸葛亮从褒斜道而来,没有攻城器械,根本没想直接去打长安,长安的城防比陈仓强百倍,陈仓都一时难下,何况长安!而且引兵向东,很容易被敌人切断粮道,诸葛亮不会冒这个风险。

为阻止诸葛亮前进,司马懿在渭水南岸扎营,采取的战术还是当缩头乌龟,想把蜀军的粮食耗尽,粮尽而兵退。

五丈原是一个很小的黄土原(准确的叫法应该是黄土塬),位于渭水和斜水的交汇处。

诸葛亮兵出斜谷,首先要保证粮道的安全,所以在屯兵五丈原的同时,派孟琰驻扎在斜水的东岸。结果有一次斜水猛涨,隔断了孟琰和诸葛亮的联系,司马懿立即出兵攻击孟琰。诸葛亮一面派人架桥,一面命弓弩手向魏军射箭。司马懿一看桥快架好了,又缩了回去,此后闭门不出,拒不迎战。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关中的地形就会发现,从五丈原到岐山这一段是整个渭河平原中最窄的地方。如果诸葛亮占据北原,继而把势力扩展到北山,那么就把关中和陇右的联系切断了,到时陇右再来个诸郡反叛,后果不堪设想。

秋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一代贤相就此陨落。

有些人认为,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原因在于他的才能主要在内政方面,军事能力不行。在战略层面,我们可以看一看刘备的发家史,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从二十四岁参军讨伐黄巾开始,打了二十四年的仗,最终流落新野,没能据有一州一郡;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后,仅仅一年,就在赤壁打败曹操,有了立足之地,再五年,又拿下益州,实现了三分天下,这其中的功劳,不言而喻。

所以,北伐失败不是因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问题,而是地理的问题。秦岭古道难走,运粮更难。走陇右是个无可奈何的选择,这里虽然也是高山深谷,但比穿越秦岭好得多,只是路线变得更长了。

不管是走陇右还是秦岭,诸葛亮始终都会面对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道路难走,运粮困难。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粮草不济,这仗就没法打了。粮草还可以人挑肩扛或者用独轮车(传说这就是诸葛亮发明的 ' 木牛流马 ')勉强维持,攻城器械的运输对道路的要求就高了,至少需要用车,也就是需要一车宽的路道。粮草都难以保障,攻城器械就不用说了。所以我们看到,几次北伐,小小的祁山堡也没拿下。历史也证明,从汉中进攻关中的战略路线,自从诸葛亮之后,历代军事家再也没敢试过。

可以说,三国是一个战争频发的年代,各路诸侯在军事谋划、战略布局的时候,无一不会把地理因素考虑进去,成者离不开对山形水势的借鉴利用,败者也是因为难以在当时的条件下跨越山水的天然阻隔。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正是以地理的视角讲述三国的那些人和那些事,通过最直观的地图,结合地理分析,告诉读者这些历史事件和战争到底发生在哪里,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个地方而不是别的地方,以及这其中的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图文并茂,赠品精美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内附 80 幅高清三国历史地形图,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读者可以一边看作者的分析讲解,一边在图片中找到相对应的地理方位,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山形水势、行军路线立刻变得一目了然。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 ' 刘备败走江夏   ' ' 赤壁之战 '   ' 潼关之战 ',结合着作者的图片,再去了解每一场战争,你会发现脉络更加清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专业、权威作者打造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的作者是知名作家李不白,湖北黄冈人,现居北京。从武汉大学地图学专业毕业后,从事地图编辑工作数十年,编辑出版各类地图册近百种。从小喜欢文学,又因文学喜欢历史,二十多年笔耕不辍。

内容详实,帮你更轻松地理解历史

《透过地理看历史三国篇》从地理、地图、文化、历史四个维度,重新诠释不一样的三国历史,通俗有趣,深入浅出。

从黄巾起义、十常侍之乱和董卓进京,到群雄逐鹿、隆中对,历经赤壁之战、刘备入川、大意失荆州、再到第一次北伐、秋风五丈原、司马弄权、姜维北伐,涵盖三国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诸多重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30 章文字,对应 30 场精彩绝伦的决定性历史事件,

80 幅高清图片,展示你从未见过的 80 个千年前的三国历史地形。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地理并不枯燥,历史并不复杂,只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就可以事半功倍,一点就通!

复制链接,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