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柔但有边界的爱 11/12/21 “家庭幸福的基石是, 无条件的爱!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 温柔但有边界!” 无条件的爱并不是无条件地满足, 很多父母就是把无条件的爱, 当成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膨胀的欲望, 并且把这个发挥得淋漓尽致。 同时, 我们的身边也不乏管不住孩子的父母, 每次看到一些使用恐吓加威胁来震慑孩子的父母, 我就有忍不住去多管闲事, 但无一例外, 每次收到的回应是, “你还没有当妈,你不知道…… ” 省略号里面的内容无非都是。 当妈是多不易, 孩子是多难教! 孩子是复印件, 复印件出了问题, 原件不但没从自身寻找问题, 还一味撇清关系, 认为孩子就是那么难教, 甚至夫妻间相互推卸责任, 认为孩子的问题是对方溺爱所致。 “你在哭我就把你扔出去, 我不要你了…… 你再闹, 我就怎么怎么滴……” 是不是很熟悉的句式? 被“吓大”的孩子, 长大了也许会变成无所畏惧, 无所畏惧的人是挺恐怖的, 因为再没有什么镇压得住了。 小时候我们可能怕父母把我们扔掉, 所以父母那句“你不听话我把你扔了” 只能吓唬孩子到十二岁左右, 当他们再大一点, 那时候不需要你主动扔掉, 但他们却可能在做错事被责骂后, 毫不悔意地离家出走。 每次看到一些拒绝进步的父母, 都以“我读书少”不懂什么育儿心经, 而依然我行我素地镇压孩子拒绝接受意见时, 他们大多数的说辞便是, 我未为人父母不知道他们的其中艰辛时, 我便怼回去, “我读的书多!!!” 读书少就是恐吓威胁孩子的理由吗? 当我看到那些震慑不住孩子的父母, 每次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当父母拒绝满足欲望, 孩子当街耍赖时, 我就会去思考这个父母平时是怎么教育的? 为什么在大庭广众下那么多人看着, 小孩子竟然没有一点点收敛, 原因是, 就是人多看着, 父母才拿他们没有办法, 父母才会乖乖就范掏钱买单。 因为父母没有帮孩子建立边界, 所以孩子一次次试探着父母的底线。 我记得我舅母说过一句让我铭记在心的话, “我发现你就是谁都不怕, 谁都被你骂过, 你爸你妈你外婆还有我, 都被你怼过, 但是你唯独没有怼过你舅父! ” 这句话让我深刻是因为, 她如果没有说我竟没有发现, 其实舅母说得对, 但少了一个人, 其实我没有怼过的人除了舅父还有我姨妈。 小时候我被外婆舅父姨妈带大, 父母和外婆都是比较严厉, 相对来说设立的边界感是特别明确的, 但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往往过于严厉, 但是舅父和姨妈则例外, 他们很少说太多啰嗦的话, 他们任由我自己发挥, 但是涉及到原则触碰到他们的设的边界, 他们则会很严厉地批评, 但是他们的语气不是带着那种恐吓威胁, 而是语重心长地严肃地言简意赅地指出问题, 因为真正做到温柔而有边界的只有舅父和姨妈, 因为他们包容我犯的错, 教育我纠正我, 让我最最深刻是, 我记得我用筷子的手势是特别难看, 舅舅时常在饭桌上严肃纠正我, 他并不会像外婆用骂来表达她的关心, 他会用平时说话的语气口吻, 但稍加严肃地说, “你这样用筷子, 以后出去别人不会笑话你父母, 因为你在外婆家, 别人只会笑话外婆阿舅没有教你, 以后别人不会取笑你的父母的哇, 别人笑你没有家教是笑外婆和阿舅” 因为温柔是一贯的状态, 因此当某个时刻特别严肃地教育, 我便很容易接受, 并且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铭记在心。 而妈妈和外婆则是那种常见的家长惯用的伎俩, 外婆会说, “你再不听话我就送你回去你父母那里!” 妈妈则说, “你不听话, 你就摸厚点皮, 一会我去折根能晃动的竹子回来, 让你试试是你够顽皮还是我的棍子够硬!” 爸爸偶尔也会说, 爸爸只是语言够狠, 但是几乎没有打过我们, 妈妈则不一样, 妈妈说到做到, 就算你及时改了她也让你挨顿打, 因为她认为这样长记性, 哈哈, 确实长记性, 我现在一直记住她打了我很多次, 却忘了她因为什么而打。 温柔没有边界, 变成无条件地去满足孩子, 那叫溺爱; 只忙着树立边界立规矩没有温柔, 这种过于严苛的做法也适得其反, 当孩子长大到一定程度, 挣脱了你的“威胁恐吓”, 你便没有任何能“镇压”得住他们的筹码了; 该温柔时搞边界, 该设边界时盲目温柔, 则会让孩子察觉你的“漏洞”, 他们会利用你的“漏洞”去反制你, 比如孩子搞破坏时, 本该严肃批评孩子的时候, 只是象征性地吆喝几下, 并没有实际行动去管教引导, 孩子会觉当下他们所搞的破坏, 你还能承受, 等同于挑战了你的下限, 当他们发现你在公众面前很爱面子, 只要当众耍赖你就能满足他的欲望时, 当一次耍赖成功, 此后便会故技重施。 唯有温柔但有边界, 用爱的语言去表达你的爱, 而不是威胁, 不是恐吓, 但要让他们知道, “我爱你, 但是不能代表你犯错了就不需要改正, 爸妈是爱你的, 但是你现在犯了错就要马上改正……” 用自己的亲身感受, 我自认为并且赞同, 温柔且有边界的爱,
才能在家庭教育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力。 我特别认同我的同学的教育, 虽然她读完高中便离开学校, 但是她始终在学习在进步, 她并不会因为她没有读大学, 就以此为拒绝进步拒绝接受新知识的理由。 恰恰相反, 她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心得, 她是孩子的父母, 更是孩子们的朋友, 她有三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被教育得彬彬有礼, 并且当孩子们发生纠纷, 她立刻去抓住当下机会去引导孩子们, 而不是任由其自由发展, 或者兴冲冲地跑过去责骂打骂一番, 她擅长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关键是她永远保持那种好的情绪, 让自己面对孩子们打闹时, 保持母亲的温柔, 保持着母爱的温度。 一个温柔的母亲是孩子们最大的安全感, 她温柔的母爱去关心陪伴孩子们成长, 她与孩子们玩在一起并且乐在其中, 也许就是因为她陪伴下温柔且有边界的爱, 才让她三个孩子都优秀并且健康地成长。 当你们在玩着手机刷着DOU音时, 就别指责孩子要玩游戏了, 因为不能以身作则并且双重标准的父母, 在孩子眼里就是以大欺小! 别再恐吓吓唬孩子, 爱,不是吓唬! 换位思考, 有人说很爱你, 但是天天吓唬你, 并且说这是因为爱你, 你信吗? 以上为个人随笔, 仅代表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