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说|孩子有自虐倾向,这些干预方法家长一定要看

 乐康居 2021-11-12
Image

导语

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会遇到一道难解的谜题,即有人惯常与己为敌,他们的人生决定和经历似乎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

有些孩子在遇到强烈刺激,或有不良情绪时,会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情绪,比如击打自己、骂自己、惩罚自己蹲在角落不准自由活动等,这种行为就是自虐。自虐也是一种工具性攻击行为,只是攻击的对象变成了自己。这种行为在很多孩子的身都会发生。

一旦孩子出现自虐倾向或行为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有请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刘彦茹大夫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点击观看视频▼

Image

自虐的孩子通常会有

三种表现

#1

内心始终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停的伤害自己以求心理安宁;

#2

内心认为自己始终不够好,总是不停激惹别人来达到伤害自己的目的;

#3

习惯和擅长让别人难受,同时也让自己难受,精神上倾向于认为自己绝对没有幸福的可能,而且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值得拥有世间任何幸福。

在心理学上,自虐症患者往往具有强迫性的重复倾向。在这种倾向指引下,他们总是带着某种宿命的味道和模式,不止一次地,反复在生活中重复一些让自己十分痛苦不堪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

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总是在无意识中重复过往的悲伤经历,似乎想要通过重复,试图在过程中去修复曾经的伤痛,但结果往往又是再一次重复,从而感觉自己对此无力回天。

Image
Image

孩子发生自虐行为

多种原因

01

情绪宣泄不当

孩子心中有了不良情绪,但又找不到合理的发泄渠道,就可能将自己当做发泄的对象,通过攻击自己来平复情绪。

02

家长过多指责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一旦孩子做不到或做错了,家长就横加指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往往不自信,甚至厌恶自己。一旦做错了事情,就主动惩罚自己。

03

自身性格暴躁

有些孩子不能经受批评或者失败。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失败了,对他们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这时,那些性格暴躁的孩子,往往会因此而惩罚自己。

Image
Image

孩子发生自虐行为

如何干预

对于已经有自虐行为的孩子,父母要尽快找到原因,运用有效的方法尽早加以引导。

01

帮孩子认清自虐的危害

孩子自虐只是感觉到一时的愉快和解脱,并不能意识到这样做的各种危害性。家长发现孩子有自虐行为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讲清自虐会产生的不良后果,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给自己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只有让孩子从主观上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孩子才能从心理上接受父母的引导。

02

教孩子正确的评价自己

自虐的孩子很有自卑心理,对于因评价自己过低产生自虐的孩子,家长帮助孩子认知自己的长处,要让孩子明白人各有所长。让他知道别人所短或许正是自己所长,这样就算自己身上有不如人这处,他也容易从心理上接受。

03

提高孩子的自信和勇气

自虐的孩子因长期的不被理解和信任,心理上都是怯懦的。家长要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勇气,平时有意让他们去做一些简单或擅长的事情,事情做成功之后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从成功之中会找回自信,增加做事情的勇气,从而克服因自卑心理带来的自虐行为。

04

教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遇到委屈和不顺心的事情时,可以和父母诉说,也可以和好朋友谈,或者是放声的大哭。想发怒的时候,可以跑到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几声,可是跑到自己的书房胡乱写写画画,等等。总之,有了不好的情绪要及时发泄出来,不要都积压在内心。否则,孩子就很容易用自虐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孩子的自虐行为过于严重,家长无法干预和疏导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 END●

Image

好书推荐

Image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妈妈是这个教育单位里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成为孩子的效仿源。无数事例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妈妈身上学来的。因此,面对不听话的孩子,妈妈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