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归樵:一诗一得(891—900)

 小楼听雨诗刊 2021-11-13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891

读赵佶燕山亭感而作

高天洁雨

仄路春来雨自淫,杏花北地费沉吟。

燕亭一阙哭毫管,不见江山见瘦金。

短短四句便精准抓住宋徽宗词、书之特点,以其故国之思,表达对历史兴亡之思考与感伤。“不见江山见瘦金”甚妙!(归樵)

892

伤秋

逍遥轩儿

时闻高树有蝉鸣,孤旅逢秋百绪生。

最是黄昏吹细雨,教人莫向故栏凭。

从时闻蝉鸣到孤旅逢秋再到黄昏细雨,连锁进逼,接憧而来,使莫向故栏凭的伤秋情绪达到极点。(归樵)

893

青溪老街

刘鲁宁

千年一个青溪,三月风疏雨迷。

小镇淋成水墨,偶闻画内莺啼。

“风疏雨迷”、“淋成水墨”不同的意象,因形近、义类的通性,相互衔接,互相认同,经过诗人巧妙地挽合,便别有思理。读罢如临其境。(归樵)

894

陈仁德

残垣荒冷路坑洼,小巷深深是故家。

何事阶前凝视久,先人留有旧窗花。

第三句“凝视”强烈的怀旧情绪已经呈现,这时把镜头移近,让“旧窗花”纯净孤立起来,给予极大的特写,占有了整个画面,这孤立的物象,受到暗示力的压缩,在整首诗中,变成最具吸引力的意象,从而揭示出乡思的大意境来。(归樵)

895

旧吉他

陈海洋

吉他闲放久蒙尘,一试松弦忽走神。

慢拨成音不成曲,不知成曲与何人。

全诗由细节推动,三四句从“走神”出,结句“不知”二字是明明知道,却故作糊涂,迂回吞吐,把要说的话留在言外,得事外曲致之妙。(归樵)

896

荷池即景

戴炳南

两翼轻飞趁日斜,得闲风月不须赊。

一身自在无拘束,遍立荷池十万花。

句句无蜻蜓,句句皆有蜻蜓之神韵,见诗之三味,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归樵)

897

某猪农有感于年前年后肉价升与跌

池健

肉价攀升资本筹,筑栏购仔冀丰收。

往来喂养超千次,惟赚眉边雪一头。

“超千次”与“雪一头”的反差构成矛盾,形成张力,更能引发读者思考。(归樵)

898

南天湖赏梅

郭宝国

铁折疏条玉绽葩,凌寒笑在最高桠。

生平我亦多风雪,每到艰深念此花。

梅诗固多,别出心裁者甚少。此首妙在以我与梅花皆“多风雪”为契合点而生发,既融入了“我”又拔高了境界。(归樵)

899

刘平、娄珮蕾返京赠别

李元洛

短聚长谈落月斜,仙姝旭照别星沙。

心声都在车声里,一路相随送到家!

“心声”与“车声”的巧妙契合,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读来教人回味无穷。(归樵)

900

过寡媪家

黎正胜

一山花月北风收,老伴冥间睡过头。

泪湿寒烟无野草,柴门瘦出小黄牛。

“花月北风收”“睡过头”“泪湿寒烟”“瘦出”以可感的形象,牵动读者从对形象的体味中感受寡媪之痛。(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评者/归 樵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63):2021年第四十五期

每周试玉(257)|嘉宾【陈仁德 张庆辉 刘鲁宁 王震宇】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7-9)月目录
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公示
特辑 | 《小楼听雨》诗词平台五周年
归樵:一诗一得(881—890)

书 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