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湖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美民富产业兴

 书海拾贝 2021-11-13

金秋时节,漫步在乡间小道,随处可见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一条条柏油路蜿蜒向前,一栋栋农家新居干净整洁,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新疆博湖县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上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

文章图片1

8月19日,航拍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的村庄。罗志伟 摄

红色文化引领文明乡风

走进博湖县本布图镇新布呼村村委会大院,党史馆里鲜红的党旗、革命先驱的群像格外醒目。这座党史馆于2020年建成,一批批党员干部来到这里参观学习。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都很年轻,有的甚至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10月11日,新布呼村党员张建明在党史馆里久久伫立。

文章图片2

博湖县本布图镇新布呼村党史馆。胡侍琦 摄

据悉,博湖县在全县7个乡镇打造党史馆,作为农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使红色文化进一步形象化、概念化。

来到才坎诺尔乡才坎诺尔村,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的文化墙。文化墙上图文并茂,让人耳目一新,诠释了乡村振兴、讲文明树新风新内涵,成为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群众喜爱和称赞。

近年来,博湖县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在乡村相继建成了文化大院、文化长廊、科普宣传栏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阵地,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根村科普馆里,辣椒种植户赖志玉正在进行辣椒色素检测,他说:“我们种植的是色素辣椒,色素含量影响出售价格,通过检测结果对比,我能更清楚地知道哪块地适合种什么。”

文章图片3

10月7日,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又迎来了一个满满丰收季,火红的辣椒铺满了整个晾晒场,宛如一幅绚丽油画。罗志伟 摄

文章图片4

10月7日,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工人们正在红色的海洋里分拣辣椒。罗志伟 摄

为进一步延伸辣椒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博湖县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合作社进入辣椒加工行列,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进行订单种植,并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农业机械订单作业等服务,实现种植订单化、生产规模化,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博湖县种植色素辣椒7.4万亩,新增辣椒加工企业3个,同时拥有3条大型烘干线、100余个小型烘干房,年加工产值预计3.6亿元左右,在鼓起村民腰包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兴旺。

“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

小厕所,大民生。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村组,改建不同类型的厕所,得到各族群众的好评。

“我家建的是室内冲水式马桶,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使用起来既方便又卫生。”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村民张先锋说。

文章图片5

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乌兰再格森村美丽庭院。胡侍琦 摄

博湖县以农村“厕所革命”为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并通过打造美丽庭院,帮助村民进行庭院经济改造,充分利用庭院空间,科学规划、科学种植养殖,以良好生态环境支撑乡村振兴,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博湖县共投资370万元用于农村改厕,已建设完成户厕6982座;补助资金773万余元用于“三区、四区分离”庭院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技能培训打造人才队伍

乡村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人。博湖县与河北省秦皇岛市就县乡结对援助、旅游产业互动、人才技术合作、商贸资源共享等事宜进行深入磋商,达成了援助合作框架协议,先后有4批114名援疆干部走进博湖,在民生、人才、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文章图片6

航拍开都河从博湖县穿城而过。达来 摄

博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摸清技能培训实际需求,提高技能培训成效”为目的,深入各乡镇、培训机构、用工单位,根据当地需求,开设建筑工、电工、烹饪、畜牧养殖、辣椒种植、电子商务等20余个类别的培训课程,培养有文化、有技能、善经营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据了解,博湖县对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从县域内选拔从事旅游、科技、农牧、教育等一线工作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新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给予津贴补助,激励各类优秀人才为建设“生态博湖、和谐博湖、实力博湖、魅力博湖、幸福博湖”贡献力量。(张博伟)(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