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月记--我看奥运

 魅力赫然 2021-11-13
我记得杨倩第一天射击决赛时,她的对手在最后一环没有打好,解说员扯着脖子大喊:8.9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种由于对方失误而兴奋不已的解说,即使滋生了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我都认为是可耻的。

杨倩拿了首枚金牌,解说员在演播室兴奋的说,这是对建党百年的最好献礼!我随即关上了电视。

一听央视解说员声嘶力竭的咆哮和冠军画面的反复切换,我知道我们又回到了从前那种只重结果、把成绩与国家实力挂钩的时期。但是,现在谁还会认为金牌越多国力越强呢?

前几天转了郎平郎导的一段话:“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

女排在奥运小组赛中出局了。郎导几度哽咽中接受了采访,感谢球迷的关心和理解。依然是中国特色的回答,我感觉有悖郎导风范,也许有苦难言吧。

现代奥运的理想是非民族主义,但在我看来是太过理想主义,今天苏炳添跑出了9’83的百米成绩,解说员又声嘶力竭呐喊:……跑出了黄种人最好的成绩!

我佩服丘索维金娜,她是代表过四个国家八战奥运的体操名将,这届奥运无缘八强却完美的诠释了她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无国界的体育精神!

奥运比赛其实就是个游戏,大多数选手都是玩票儿。十多天的比赛暂时激起大家的兴奋和热情,过不了多久我们的国得了多少块奖牌就记不起来了。但我想,那些个性鲜明、没有被标准化、面具化的面孔还是会留在我们的记忆中的,也许我们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

以上文字和绘画都是原创!喜欢就打赏,千万别客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