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雲 俗语:“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啥意思?家有老人的不妨看看 在历史的发展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比如诗又比如词甚至还有谚语,它们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研究。 众多文化的传播形式之中,最特别的要数俗语,它起源于淳朴的农村,是人们对于自然规律以及社会现象的总结。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句及其有深刻含义的俗语,它叫做“人老两年坎,暗九大关口”,啥意思呢?懂得这句所讲的意思,对于我们以后与别人交往是十分有帮助的,家有老人的不妨看看。 ![]() 看到这句俗语,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一个疑惑,这句俗语中的“两年坎”以及“暗九”又是什么意思呢?的确这两个词可谓是这句俗语的关键所在。 要了解这个“两年坎”就不得不提起儒家,相信都知道儒家对于我们历史文化的影响可谓是十分深远,而儒家十分有代表性的两位圣人孔子和孟子。 人们对于他们两个人的敬仰可谓是从各个方面都在体现,而这两位圣人的分别是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去世,而老人大多都是会十分忌讳这两个岁数的。 ![]() 因为他们认为,这两个岁数就连最为敬佩的两个圣人都没法度过,自己又有什么能力去度过它呢,所以大都数的老人都是很不喜欢七十二岁和八十四岁这两个年纪的。 这样看来,俗语的前半句就不难解释了,它告诉我们在人老了,最为难度过的两个年份的坎就是指的八十四岁和七十二岁。 这“两年坎”它所指的是弄明白了,但是这个“暗九”又指的是什么呢?而要想了解这个“暗九”所指的东西,就要去了解中国文化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点了。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有时候会刻意的去避免单数的出现,不论是吃饭的时候点菜,还是其它的细节,这都可以看出我们对于奇数的忌讳。 而九这个数字更是个位数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所以老年人对于九是十分忌讳的,甚至就连九的倍数五十四、六十三、七十二等等也是十分忌讳的。 老人们也是十分忌讳九倍数的岁数,并且老人们更是把九倍数的年纪作为一个关口,假如说在九的倍数那年里平安无事的度过,那么就算度过了一个难关。 ![]() 而度过了这个难关,以后就一定会洪泽加身,做事情都会十分顺利。但是相信也会有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迷信,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经过科学的研究,这句俗语所讲道理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人体的身体周期一般是十一年。 到了六十岁之后,我们的身体机能已经开始下降,身体一些毛病就会显现出来,仔细一算七十二岁和八十四岁恰好是两个周期的末尾,所以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人们疾病的高发年龄。 ![]() 而这个“暗九”的原理也是和“两年坎”是十分相似的,把九年作为一个周期,我们每经历过九年,就会提高一个层次,以后的八年也就会平安幸福。 以前在农村,八十四岁已经算是高寿了,毕竟岁数已经比孔子和孟子的活的岁数更大了,所以在农村谁的家中有一个长寿的老人,都会以这件事为自豪。 所以,农村这些俗语看似毫无依据,但其实仔细去深究,它所包含的含义是十分深奥的,所以古人的智慧值得我们敬佩,同时我们也应该好好传承古人们这些古老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