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美人的作品有个专用名称叫“仕女画”。 传统仕女画以描绘有身份地位的女性角色为主,人物神态带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感觉。 早在唐代,仕女画的创作就取得了丰硕成果。《簪花仕女图》、《捣练图》等作品,至今仍是艺术珍宝。 明末绘画大师陈洪绶开创变形画法,将仕女画的风格向前推进了一步。 清代的改琦,为了变形而变形,画出了病态十足的仕女图。虽然他的风格不可取,但是让画家看到赋予人物性格,可以让仕女画变得生动起来。 到了近现代,画有性格、有感情的仕女成了很多画家的创作方向。 胡也佛 闺思图 这幅《闺思图》是近现代名家胡也佛的作品。 画中描绘了炎炎夏日,骤雨初歇,有位佳人,窗下独坐。慵懒的神情,柔美的动作,透露出一丝沉醉其中的天真。 她在干什么,她在想什么,她快乐吗……如果你看这幅画的时候,脑中会浮现这些问题,说明画家的创作相当成功。 胡也佛画出了美人的神态和内心感受,这样的画称之为美人图更恰当一些。 他笔下的美人有三大特点,媚、柔、美。 很多人觉得“媚”是贬义词,这是认知上的错误。媚,本意是美好可爱,指有吸引力、有魅力的人或物。 胡也佛笔下的美人,无论是神态,还是动作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称之为“媚”,一点也不过分。 胡也佛 闺思图 局部 柔,有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是说,胡也佛画的美人柔柔弱弱、柔情似水。另一方面是说,他在用笔用色方面呈现出柔美的特征。 胡也佛是线描高手,细长的线条在他笔下,可以呈现出春蚕吐丝般的绵长感觉。也能体现出,刚柔并济、柔韧有力的特殊感觉。 细长绵密的线条看上去根根分明,丝毫没有败笔,这一手绝活不知道多么让人羡慕。 很多人为了追求运笔的潇洒随意,反复练习画圆圈。 有意思的是,只有胡也佛练出来了,别人学他的线条总是差点意思。 胡也佛 闺思图 局部 美是一个相对概念,美的认知和主观感受有关。 胡也佛理解的美是,细节饱满丰富。说一个小细节,美人身旁有个布囊,原来是一把琵琶。 细节的丰富性,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也许这个美人就是千年前浔阳江畔的琵琶女,也许这个美人就是杨柳岸边的相思歌女。 胡也佛描绘的美可以感染人,如烟的柳树,水岸沙汀旁,水阁幽窗下,抱膝而坐的美人,何时可以拿起琵琶,奏上一曲诉说衷肠。 胡也佛 闺思图 局部 通俗美好,大胆热情地描绘美人。 一幅《闺思图》让人看到了胡也佛画美人的功夫,也让人看到他对美的勇敢歌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