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话题 #力摇朗诵,抚慰心灵 6141篇 作者:菜馍双全 诵读:剑 青 图片:手机拍摄 撒娇不是丢人的事,常人可以撒,鲁迅自然也可以撒。文人撒娇,其实比之一般人,更妩媚,更动人,更花样百出。 在日常生活中,鲁迅撒娇的记录不多,但在书信里,他却真正地撒了,撒得很明媚,撒得很欢乐,但又撒得有技巧。看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情书,总感觉那娇撒得肉麻甜腻,撒得直白凶猛,而鲁迅的娇,则撒得自然有趣得多。 撒娇最多的时间,必然是热恋当中的那一阵,撒娇的对象,正是爱人同志许广平。 后来,这些撒娇的话,收在《两地书》里,当然,为照顾读者的情绪,可以想见的可能是,《两地书》是做了一些删改和修订之后才出版的。 从彼此书信上称呼的演变,可以看出二人关系的递进程度,而称呼则是暗地里的撒娇之一种。通信之始,许广平称鲁迅为鲁迅先生,自称“受教的一个小学生”,那会儿两人的关系实在普通,师生之谊而已。许氏对鲁迅的情感,大概是崇敬居多,所请教之问题,大多与思想的困惑相关。鲁迅回信称“广平兄”,态度和蔼亲切,全无师长之威严和肃穆。 许广平渐渐称他为“吾师”“鲁迅师”“迅师”,自称“小鬼”,关系有所演进。及至二人确立恋爱关系,一起南下,鲁迅到厦门,许广平去广州,通信的称呼则有了质的飞跃,许广平称鲁迅“MY DEAR TEACHER”,加了两个限定词,一是MY,强调“我的”,二是DEAR,强调“亲爱的”,自称则是“YOUR H.M.”。假若是外国人,不过是普通而平常的称呼,但在许广平而言,则有宣示主权的味道:我是你的,你是我的。鲁迅完全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在厦门的通信,虽然还以“广平兄”相许,自称则成了“迅”,这在鲁迅,已是极亲近的称呼了。此后演变出来的称呼,大同小异,基本上属于稳定的恋人之间的称呼。 北京至上海的通信,则是两人在一起生活了几年之后的事,颇有些老夫老妻的感觉,彼此的称呼类似于“DARLING”那一种,但也不乏可爱之状。许广平称鲁迅的B.EL、EL.DEAR、D.EL,都是指许广平对鲁迅的昵称“小白象”之变种;而鲁迅称许广平的D.H、H.M、D.H.M都是鲁迅对许广平的昵称“害马”之变种,从彼此称呼里,仿佛能看到两个爱到甜得略腻的人。 1926年9月30日夜,鲁迅写给许广平的那封信,特别交代一件事:“听讲的学生多起来,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邪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了厦门。”呵呵,这是光明正大的撒娇了!意思是,我决不给自己任何机会喜欢上别人,我只爱你一个!是表明心迹,又有点像小青年的山盟海誓。 许广平的回应,颇有大将之风,先说鲁迅这封信特别地“孩子气”十足,接着她引用张竞生的理论,说是:“人都提高程度,则对于一切,皆如鲜花美画一般,欣赏之,愿显示于众,而自然私有之念消,你何妨体验一下?”鼓励爱人大胆接触异性,若没有点自信,若没有对他的充分了解,这真的很难做到,从这点看,许广平不是凡人。 鲁迅接到信后,又撒了一次娇,意思是说,张竞生的理论我很佩服,但估计很难做到呢!“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约当在二十五世纪”,所以他决计不瞪了!又一次表明心迹:我只爱你一个啊!必须只爱你一个啊!有木有?! 大约谈过恋爱的人,读至此处,都有会心一笑吧。鲁迅是深刻的人,但鲁迅恋了爱,跟老房子着火也差不多,不顾一切了呗。 同年11月25日夜,鲁迅写给许广平,说:“我想H.M正要为社会做事,为了我的牢骚而不安,实在不好,想到这里,忽然静下来了,没有什么牢骚了。”恋人之间,发点牢骚是平常事,更何况鲁迅在厦门受到不公正待遇,心情烦恼,抒发一下,反倒有利于身心健康,有什么不可以?许广平都劝他,有牢骚要发出来,免得憋在心里,气坏了身子。 这分明又是在撒娇,意思是我不应该让你担心,让你跟我一起苦闷,我让我的害马受惊了。爱的力量让我惊醒,我不应该这样,要用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一切。 撒娇撒到励志的境界去了。看看,这才是真正的文学家。 ![]() 12月2日的信里,鲁迅告诉许广平:“包裹已经取来了,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这件背心是许广平给鲁迅寄来的,是真正的“温暖牌”,鲁迅说的暖,不只是体温上的暖,还是心里面的暖,怪不得一穿上,就感觉特别特别暖,有这一件衣,就可以过冬,连棉袍也省了。要知道,厦门的冬天虽不算特别冷,但至少还需要增加一件外套吧。 在信里,他还向许广平表明戒烟的决心,但实际上,他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戒得掉的,所以说“但愿明年能够渐渐矫正,并且也不至于再闹脾气的了”。那意思分明是说,我知道很困难,但爱情能让我克服这个毛病。 撒娇本无高低之分,但不肉麻的娇,又撒得恰到好处的娇,不管是对于恋爱中的男女,还是对于读者本身,都无疑是一件好事,闻之读之,心旷神怡。 ![]() 来自话题 力摇朗诵,抚慰心灵 6141篇内容 13.8万人互动 订阅 发布于 前天
来自作品集精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