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而且好学,不把向比自己地位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认为是可耻的事,任何一个能如此作为的人,怎会不能成才?遇事不察,是为人不够谨慎的表现,是处世不够明智的表现。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又有什么难得呢?用不符道义的手段得到财富和地位,对于我像浮云一样,绝不会去取它。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不揽,不谋,不是事不关己的冷漠,而是行事恪守本分。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孔子认为,这就好比人的意志力,在经受任何艰难困苦时,仍然不改本色,而唯有这样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坚强的意志。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松柏般这种不畏严寒的坚强的意志,才能获得人生永远的成功。一个有志于行道的士,却以自己吃不好饭穿不好衣为耻,那就不值得和他说什么了。1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百姓也会主动去做;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