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如松 愁也一天,乐也一天,生命总会伴随着情绪的波澜。 影响情绪的,有生命中的各种问题,每个问题又有它的两个两面。 有的人只看到阴暗的一面,消极悲观;有的人则找到合宜的视角,注目光明积极的一面。 蒙恩的人,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看见,更上一层楼,在荣美的国度里,欢喜快乐每一天! ☆ ☆ ☆ ☆ 其实,情绪是随着人的认知而变化的。正面的认知,会带来积极的心态;负面的认知,会使人陷入消极的心境。 有一个老太婆,人送外号“哭婆”,因为她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一年到头都在哭。 一位路人觉得诧异,上前问道:“老人家,我每次路过这里,都看您在哭,您有什么伤心事吗?” 哭婆擦了擦眼泪说:“这位路人,你有所不知啊!我呀,有两个儿子,都是做生意的,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草鞋。 天一下雨,我就想,小儿子的草鞋今天又卖不出去了。想到儿子多可怜啊,我就开始哭… 可到了晴天,我又想到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了,也够可怜的,我还是哭啊! 路人听后,笑道:“老人家,您这是何苦呢!您可以这样: 下雨天,您就想,大儿子的雨伞大卖了,忙得不可开交;天晴了,您就想,小儿子的草鞋卖得好,像长了翅膀似的。这样,不就不哭了吗! 老太婆听了,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从那以后,真的不哭了,整天笑呵呵的… ☆ ☆ ☆ ☆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件事情,看你怎么看。角度不同,会呈现不同的景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视角,都有自己独特的看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对人生来讲,选择视角尤为重要。好的视角使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不好的视角令人消极冷淡,灰心退后。 两个人过沙漠,只剩下半杯水。 一个说:我还有半杯水,还能活下去,计划每一口水坚持一定时间,最终会走出去的! 另一个,一看只有半杯水,说:我完了,我过不去了,我活不成了,沉浸在绝望失败的心境中。 结果,同样一件事,一个人生存下来,一个死掉了。 ☆ ☆ ☆ ☆ 我们在肉身相信,还没有脱离败坏的辖制,因此在我们的里面,有两个不同的生命并存。 这就产生一个问题:我们要活在哪个生命里,我们要用哪种眼光看问题,由此也就生成了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旧人的眼光看外界,漫天的愁云,不尽的劳苦:家里的事,外面的事,孩子、大人、老人,一日三餐,一年四季,何时是个头儿,几时得安息? 用新人的眼光看外界,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聚焦的重点不再是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而是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 ☆ ☆ ☆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用什么眼光看前面的道路。 用旧人的眼光看前方,十架的路是艰苦的,是难行的,几多望而却步,几多败下阵来。 用新人的眼光看前方,则胸有成竹,坦然无惧。因为知道自己站在了得胜的地位上。现实所经历的,或即将面对的,不过是在践行所应许的,是要在我们的里面建立起真实而坚固的新生命。 我们若活在旧造里,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若活在新人里,就得着宝贵的应许,拥抱满足的平安与喜乐。 世上的歌好悲哀: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四飘流… 蒙恩的人则步伐豪迈。他们拥有美好的选择,怀揣必胜的信心。他们知道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他们要稳行高处,过好新人的每一天! |
|
来自: 陈如松b925rfm8 > 《微信平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