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鸟鸣的宁静,散发着无穷感染力…… ——赏读沃伦的诗歌《世事沧桑话鸣鸟》

 置身于宁静 2021-11-13
 世事,但凡人,都得经历,沧桑与否,那就看你怎么看了;鸟,是什么鸟,不再重要,关键是它是在晚上鸣叫,并且触动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弦丝,引起了他对沧桑世事的联想与思考……
     “从泉边取水”到“满是石头的牧场”,诗人创设的场景是真实、可感的,使读者有一种亲临其境的在场感;而“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就不是所有人都能同时感受得到的,“头上天空”的静,是自然界的景观,容易理解;“水桶里的天空”则是水中倒映的天空,其静,是诗人内心对世界观照的反映。“我站得那么静”,是包含了天地间“外部世界”的静和人“内心世界”的静两部份的。
       唯其如此的静夜,鸟的鸣叫声,才得以像一枚针,悄然将人内心情感的细线,引向更幽深的怀想之境,缝补出一幅幅往事的图景。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对往事的追忆,对逝者的怀念,此乃人之常情。
       但诗人的情感并没有在此停留,反而,此情此景,诗人更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那些终将消逝的,是自然规律所赋予的,谁也无法回避的;而一些美好的东西,往往就在一种宁静的状态中得以重生。这是一个充满哲学韵味和审美意识的命题。而这,正是诗人独特的发现,也正是本人之所以喜欢此诗,并反复寻味诗中真谛的因由。正如诗人蔡天新所言:“'不是……而是’,世界打开了”。
       于是,世事的沧桑,因鸣鸟而响亮了;而鸟鸣时的那种宁静,散发出无穷的感染力……

                                                                                                                                                              二O一六年秋于逸品书屋


附诗:


世事沧桑话鸣鸟
沃伦〔美〕

那只是一只鸟在晚上鸣叫,认不出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取水回来,走过满是石头的牧场,
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和水桶里的天空一样静。

多少年过去,多少地方多少脸都淡漠了,有的人已谢世,
而我站在远方,夜那么静,我终于肯定
我最怀念的,不是那些终将消逝的东西,而是鸟鸣时的那种宁静


〔罗伯特·潘·沃伦〕
(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出生于肯塔基的托德县,并在那里长大,后进入范德比尔特大学。在那里参加了“逃亡者—新批评”集团并成为核心人物。人类生活在时间之中,而大自然却在其循环往复中超越了时间,这是沃伦写作的中心内容。沃伦也是著名的小说家,是迄今唯一获得过普利策诗歌奖和小说奖的作家。(赵毅衡 译,桑克 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