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陕西省有陕却无“陕”?“陕”到底在哪里?

 古稀老人赵 2021-11-13

陕西省简称为“秦”或“陕”。秦,大家都理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秦文化的核心部分就在陕西。秦对陕西的影响实在太大,以至于处处都有秦的影子。如我们称关中平原地带为“秦川”,地理南北分界山脉为“秦岭”,都和秦文化有关。

我们将陕西简称为“秦”,从历史文化意义上来讲是很有道理的。

“陕”呢?

则更侧重于地理概念。陕有陕西、陕南、陕北之分,唯独有一个陕东不为人所知。也难怪,因为陕东是一个古地名。

《公羊传》有载:

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

西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

这里的陕东就是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以东黄河下游地区。这里的陕就是陕塬,陕州自东向西有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等塬。

塬就是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四周陡峭,顶上平坦,呈台状分布。塬是自然地貌,大小不一,大至几十平方公里,小至几平方公里。

这三座塬其实就是在西部崤山的挤压和黄河万里怒涛的冲撞下形成的。其中的张汴塬,就是历史上的“陕塬”。

周公和召公曾在塬上立了一块碑界,叫“分陕石”。现在三门峡市文物陈列馆里陈列的一柱形界石,据说就是历史上的“分陕石柱”。不过,考验上面的字迹,应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东西无疑。

说到这,问题就出现了。周公和召公为什么要分陕而治呢?

西周建立后,仅仅过了四年,周武王就病逝了。王位由姬诵,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继承。周成王年幼,哪懂得治理天下呢?

于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召公奭便出来辅政。一下了出来两个元老,事情变得棘手。再考虑到周朝刚刚建立,天下很不稳定。一番商量之下,两个人便决定分陕而治。

两个人就商定,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于分界之处,用于区分两人的治区。我们称这段历史为“立柱为界”。

分陕而治后,两个人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周公旦负责开发黄河中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为周朝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周公旦主要负责防备殷商遗民的反叛,做好东部新拓展的领地的稳定工作。两人一西一东,共同守护着周朝的繁荣与安宁。

从历史来看,这一决策还是比较英明的。即便是后来发生的“国人暴动”以及周平王东迁洛邑,而周朝都没有垮台,这与二人当初的治理密不可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