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这个世界出现了另一个你,一细思极恐的心理逻辑

 大牛忙 2021-11-13

由头脑风暴引发的一个短心理逻辑

关键词:心理、原则、生活

文章长度:4000字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这几天写婚姻案例,偶尔就会挨批评。

本文暂不写婚姻,就说一个头脑风暴,讲一个你可能思考过的,细思极恐的心理逻辑问题。

假如有一天,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人。那个人与你相貌一致,年龄一致,记忆一致,连性格与思想都和你完全一样……

一觉醒来,一个变俩,你惊讶地看着对方,对方惊讶地看着你。那个人就是另一个翻版的你,你是高兴还是绝望?

这涉及到了一个事关每个人心底最深处的灵魂博弈。

乐观者认为,如果真有这么好的事儿,那简直求之不得,我能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自从有了“分身”之后,精力充沛,生活的压力减半,轮流上班的日子好不轻松。彼此兄弟相称,姐妹相待,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事儿?

悲观者却认为,上面这个逻辑根本就讲不通。

其理论是,人与“机械式生命”是有本质区别的。人类文明中,个体与个体之间无法完全相容。

客观上,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是自我人格的主宰者,而非动物界中的“母巢社会”个体行为那样井然有序。

比如蚂蚁或蜜蜂,在它们的群体中,个体存在的意义是服务于母巢的。在“大义”面前,这类“机械式生命”没有自主意识。

一旦某天,某一个单独的个体自主意识觉醒,产生了与群体不相容(自私)的行为,它很快会被群体所不容,直至被消灭。

但人不是这样,人是万物之灵。人有智慧与自私。难能可贵的是,人还会隐藏自私。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变俩,谁是分身,谁是正主,这是永远不可能调和的现实矛盾。

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每个人格都有独立的梦想,有自己的小愿望、小自私。

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没有人愿意拿出来分享给别人。哪怕是面对另一个“自己”,也不可能待彼如己。

中午我和几位同事姐姐们闲聊,一起头脑风暴,讨论了这个问题中的博弈论。

大家议论纷纷,如果你也有一个“分身”,那人与你一般无二,你应该怎么办?你真能高兴笑出来吗?

你愿不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东西都分出去一半,包括你的爱人,你们能不能和睦相处?

一位姐姐开玩笑说:这好办,鉴于她和我一样,那我绝对不能和她拼心理素质,我有办法让她永远消失。先对她好,假装套近乎,领到小黑屋,狠狠心结束这个故事……

其实这只是玩笑,大家都知道,这种想法根本就行不通。

既然那个人和你一样,人家也是这么想的。

她也会想办法和你套近乎,然后把你带到天桥上,狠踹一脚,狠狠心把你送走,果断结束故事……

那应该怎么办呀?

你若和她共享这个世界,肯定不甘心。而她也不一定愿意接受你的让予,毕竟她就是另一个你,和你一样的。

她也渴望拥有一切,凭什么把自己的世界分出一半给你?

心理学告诉我们,旗鼓相当的两个人在零和心理博弈时,下一步自利的决策中,一切选项都是随机的。

这种随机没有任何逻辑可循,很多决定仅仅取决于一个念头的差别。

狠心与不狠心,谁先狠心,体现在了哪怕只是一个呼吸的差别之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即便你真心对她好,她也不一定这么认为。即便她这样认为,你也不一定认为她是这样认为,这就是一个自我难相容的无限死循环。

在这种循环猜忌的模型中,“本体”与“分身”的矛盾不可调和,无论最后留下了谁,都是你自己亲手打败自己。这是自我心理博弈中的一个小悖论,博弈中没有赢家。

最初交往时,彼此博弈平衡,也许可以做朋友,做家人。可后来的经历会改变最初的选项,一个问题处理不好,彼此就会不共戴天。

所以,此问很难找到好的答案。真正比较贴切的答案取决于,我们能否认清生命的意义,或者说,答案取决于谁能顿悟。

下班回到家,我问老公:考验你情商与智商的时候到了,如果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怎么办?

老公说:那感情好,如果你能一个变俩,我不在意多出一个媳妇。如果我能想出办法让你们和平相处,这就是好事儿,如果我做不到让你和平相处,那就不是好事。不要考验我,赶紧去吃饭。

我说:我问的是你呀,如果世界上出现了另一个你,他和你一模一样,连思想、记忆都完全一样,一觉醒来,你变成两个你,你会怎么办?

老公说:你这个故事太科幻,哪来那么多幻想?平行宇宙也不带这样玩的,如果真这样,我会想办法弄走他,永远不让他再出现就行了。

我说:如果他也是这么想的呢?

老公说:那就各凭本事,各安天命,狭路相逢勇者胜,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我命由我不由天……一支穿云箭,诸天神佛来相见,助我万点神威,送他轮回升天……

我说:认真点,别耍嘴皮子。你别忘了,他和你一样呀。如果他也是这么想的呢,他也有一支穿云箭,你还能怎么办呀?

老公说:嗯,我会找到那个编故事的人,就你了,先把你揍一顿,把他删除掉就行了。

我说:如果这样说,他也可以来找我,让我把你删除走,你岂不是要哭了?

老公说:感情是你在和我讲真假美猴王啊,这可能是个无解题,但我能找到答案。你想把这个话题写成文章,凑个数对吧,我无语了?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懂了不……

我说:那你继续说呀,怎么从无限心理博弈中走出来……

老公说:一念成空,一念成佛,大雪山万年积雪,百花园十亿繁叶,未有一片相同,何况人?一切虚妄皆魔障,一念封圣,一念成魔,圣以己度他人,魔以人度己,魔障在心里,不崩也溃,不死也悲。我要度他,只要不争不抢,心平气和,他就自己消失了,他若厚着脸皮还不消失,你肯定会赶跑他,都不用我出手。

我说:你的顺口溜还是那么流利呢,我记录下来。可问题又来了呀,如果他也看破虚妄,啥也不和你计较,就赖你家不走,我分不清谁是谁,又该怎么办呀?

老公说:那要真这样,分身与本体就是好兄弟了,从此哥俩好,还有比这再好的事吗?谁先有私心,谁就先崩溃,看我耗不死他。

我说:如果他也是这样想的呢?

老公说:那就都修佛算了,与世无争更好。总之,你们的头脑风暴是一个无根的风暴,没啥意义。这种头脑风暴违背了熵定律,是不可能的。凑数也凑够了,千把字就行了。

我说:你总算说到点子上了,和我想的一样,就是熵定律。可是,熵定律之上,是否还有更高的定律?

老公说:理论上是没有的。

聊着聊着,我想起了大学时老公给我讲过的一个爱情科幻故事,另一个女友。

故事主逻辑还记得一点,余下的篇幅稍微说一说这个框架,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26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人类寿命大增。

好处是,除了人死不能复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人类,生育已经不是文明延续的唯一选择。

坏处是,基因改动太多出现了难以估量的后果,人类情感特征逐步淡化,整个文明向着“母巢社会”而演化。如蜂群、蚁群一样,再也没有家庭的概念,群体利益至上。

小王和女友感情很好,二人出现了“返祖现象”,谈了48年恋爱从没闹过分手。

68岁那年,正当青春花季的二人不顾世俗的反对,按照古老传统订了婚,打算一生一世在一起。

彼此渴望千年之恋,像古人那样白首到老。可结婚前,女友竟然消失了,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小王思念女友心切,他不相信女友毫无原因离开自己。可找了很多地方,始终没有女友的音讯。

自从女友离开后,小王日渐憔悴,盼望女友归来。此后30年,小王一直在等待爱情回归。

爱情嘛,本来就是让一些人落泪的。即便到了26世纪,爱情也还是这个逻辑。

小王的行为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可科学也无法解释他为什么忘不掉女友。没有人能让他忘记相思之苦,没有人能取代女友在他心中的地位。

除了女友,他接受不了任何人。

科学家得出结论,爱情虽然已经很罕见,可依然是一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现象。爱情的原始信息来自于两个人的量子纠缠,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这种缘分的造化由天而定,不死不灭,与科学无关,直到宇宙寂灭。

科学家发现,古人口中的前世福报,后世因果,在物理学上是有依据的。从宇宙诞生之初,一切定量开始运转之后,就“规定”了这一天,量子力学的不可预测性被推翻。

小王等呀等,一直等到98岁时,奇迹终于出现了,女友安然归来。

二人还是当年容貌,情投意合,再次相恋。

可在生活中小王渐渐发现,这个女友只是女友的备份。虽然脾气、性格、兴趣一致,但她已非原来的那个女人,和自己没有共同的回忆。

小王不想对不起女友,也不能接受第二个人。哪怕她们长得一模一样,哪怕她们同根同源,同样的血脉,也终究不是那个她。

爱情的神话因为“不同”被打破了。

人类首席大长老亲自来找小王,劝他:你女友早在30年前就因意外去世了,只不过没人告诉你。长老会商议之后,破例送你一个女友,她是你女友的备份,连基因都一样。你把她当成你女友,她就是你女友。你才98岁,还有大把青春年华,何必执迷不悟?

小王说:我爱的是女友,不是她的备份,你们这些半机械生命永远不懂。

大长老说:你肩负着人类恢复情感社会的重任,长老会可以再破例一次,把她的记忆全部移植过来,那她就是完整的她了,到那时,你还爱她吗?

当小王听说女友早已去世后,心灰意冷。他终于明白,自己和女友只是别人实验的工具,用来研究爱情最本质的逻辑。

当备份女友移植过来记忆之后,他们终于成亲了,成为150年来唯一一对唤醒爱情,且情投意合的夫妻。

谁也没想到,他们不再憧憬千年之恋。结婚第二天,他们选择了殉情……

殉情的第50年,缺乏情感的母巢式文明大厦开始崩塌,没有了情感的人类社会失去了发展动力,走向了消亡。

大长老仰天长叹:当科学以另一种方式取代情感的作用时,这一天就已经注定……

故事就到这里,还有很多内容记不清了,大概都是细枝末叶。

记得在大学时,老公现编现讲给我讲过这个故事,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大的脑洞,总之挺震撼。为了听故事,好几天晚自习翘课。

曾听人说:我不信鬼,不信神,但我敬畏未知的力量。牛顿、爱因斯坦这种科学巨匠理应更不信,可最后也被未知的力量所折服。

这不是精神问题,而是一个关于人生至高追求的问题。情是什么,爱是什么,你怎么证明你的爱是真的?

如果物理有尽头,那应该就是哲学,爱情是否是哲学呢?追溯到18层逻辑之外,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