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铝塑膜行业访谈 Q9:如何看待国内厂商对铝塑膜的布局? A9:从进口替代和安全,密度效率来看,产业链...

 千里走单骑1 2021-11-13

Q9:如何看待国内厂商对铝塑膜的布局?

A9:从进口替代和安全,密度效率来看,产业链国产化是趋势,机会也比较大。其实铝塑膜行业国内布局的比较早,13年就开始,有大几十家,到后面越来越少。现在大家看到市场前景比较好,可能布局的又多了。目前的几家大家都有机会,其实这行业可能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都有一些,主要看管理思路,大家都有机会。现在大家都在积极送样,但也不是说你送样越早越好,有些产品样品比较好,但是一大规模扩产,可靠性和一致性下来非常厉害,所以这个行业还是要一步一步来,不是说你出来产品了,送样了,就可以了。做得早,反而可能成为牺牲者。

注:紫江企业

上海的一家比较传统吧,包括设备和材料,工艺都是自己摸索的,兢兢业业,但是这里面也有问题,就是效率可能没有那么快,产线不是最好的,相当于完全自己摸索,在消费和动力方面都有进展。可能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后面我们看到通过并购进入市场的企业,由于自身资本运作出现了一些问题,股东有所变换,而且设备,材料掌控度较低,但是客户群体还比较好,毕竟是老技术。后面主要看管理如何,底子还是有的。

注:明冠新材

新进入者主要是江西的企业和浙江的企业,江西的企业呢,可能走比较独立的技术路线,公开信息看是干热法统一,设备也是自己搞定,直接过渡到动力电池,不像传统企业,从消费像动力供货,后面主要看可靠性,一致性和供货情况吧,机会比较大,风险也比较大。

注:道明光学

浙江的企业走的是效率路线,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包括设备,工艺,而且也愿意投钱,非常先进,核心团队水平也比较高,保持跟电池厂商的沟通,未来可能异军突起,在客户认证和扩产上有一定优势,目前主要从消费向动力拓展,比较稳妥,看起来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但是需要打造完善的产业链,保证团队稳定性,扩展产能。

总结起来这行业并非说先发优势很大,后发的可能通过更高的设备和工艺,快速实现know how,降低成本,大家都有机会参与,看大家谁能跑出来大产能,并且保证产品性能。

 $新纶科技(SZ002341)$  调研纪要:

Q:比亚迪光光刀片也有差不多30GWh,假如1GWh按100万平算,也有3000万平的需求?

A:我听到的是他们在往软包转,一开始他跟我们要货量比较大,几乎整条线。

Q:比亚迪刀片本来没用铝塑膜?

A:这个我不太了解。

Q:刀片电池一开始不是用铝塑膜?

A:不是。刀片电池原来的设计不是铝塑膜包装,现在他在逐步替换,如果他要转换,铝塑膜需求会很大,他必定要绑定战略供应方,他找我们签保供协议要求一年3000万平方,这相当于包我们一条线,所以我们是不能够的,因为签了也不能实施。他们以前设计叶是采用软包,但是没有找到战略保供方,所以一直没有切换。现在和比亚迪谈的是先月供20-30万方,8月份他们要求100万方一个月,还有后面他们要求一个月300万方,这个我们没答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