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郴州篇丨那桥,那亭,那铺

 光哥小馆 2021-11-14

郡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崇祯十年(1637)四月初三日,徐霞客由永州蓝山进入郴州临武(两县明朝均属衡州府桂阳州),开始了他的郴州之旅。途经今临武、宜章、北湖、苏仙、资兴、永兴等六县市区,历时十一天,留下了八千二百余字的游记,内容涉及山川地理、镇村建筑、风土人情、社会现状等方面,为后人研究明末郴州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下文选自谭民政作品《陪徐霞客游湖南》郴州行中“那桥,那亭,那铺”篇,更多精彩内容,您可自行购买书籍欣赏。

▲徐霞客游郴州市路线

从临武县城出发前往宜章的路,大体上向东而行。至两县交界的凤集铺,徐霞客的记载是三十九里,我测量的地图距离是四十里,同治《临武县志》亦称四十里。如此一致!

当年徐霞客行程中遇到的建筑物,除了村落和民居,最常见的当属桥、亭和铺了。遇水搭桥,歇脚有亭,食宿入铺,是古道的“标配”。三百一七十多年过去,人非物亦非、徐霞客看到的,我还能见到多少?

桐木郎桥

在我遇到的古桥中,桐木郎桥的名字是最费猜想的了。四个字的桥名本不多见,那“郎”字更让人琢磨不透。如果改“郎”为“廊”,意思就很明白了:桐木制作的廊桥,或桥头植有桐木,都可以。然而偏偏是个“郎”字。

空想无益,还是找一下资料。同治《临武县志》对此桥记载颇详:南宋宝佑三年(1255)县人陈子舒捐建,俗称“桐木郎桥”,又讹变为“同母郎桥”。“讹”的原因,是因为功德碑背面记有“长新妇李氏三三建”,而陈子舒是李氏的女婿,故称“同母郎”。桂阳路学正曾希颜题书“广福桥”,清代作“通仙桥”。旧志记载应该可信,但究竟为何称“桐木郎桥”,仍然不甚了了。

另一个问题也来了:《徐霞客游记》中的桐木郎桥,桥东古碑上“广福桥”三个大字,系宋代临武知县曾晞颜所书。而同治《临武县志》和1989年版《临武县志》均作曾希颜,有一字之差。1989年《临武县志》还把曾说成元代人。凭感觉,我倾向于徐霞客,因为他亲眼看过原碑。后来查阅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和《全宋词》及《山东武城曾氏族谱》等资料,得知准确答案为“晞”,南宋人。两届地方志,都把知县的名字搞错,甚至朝代也弄混,实不应该。对徐霞客的严谨,我更增一份钦佩。

2016年6月6日上午,我踏访“迷雾”笼罩下的桐木郎桥。沿省道324线东行,至武水镇大步村招呼站,右转,即为旧日古道,今日的乡村公路。前行三百多米,即到桐木郎桥。

一眼看去,水泥桥面有些破烂,与上年头的普通钢筋水泥桥无异。但是转到桥侧,桥身“坚如天成”“长虹落涧”的气势刷地出来了。古桥为单拱石砌,高约二十米,长约三十米,两头架于高出水面数米的天然石岩上,既坚固又不受洪水冲击。早几天大雨,桥下的高安水有些浑黄,最高水位的印痕也没达到桥脚。难怪七百多岁的桐木郎桥,历经人行车压,风吹雨打,仍健朗如初。桥头两岸灌木茅草深密,我沿河上下跑了几处地方,也只能摄下古桥“半遮面”的身姿。

寻到桥西南山坡后一里多的大步村委会所在地,遇到70岁的文仲春老人,得知一些资料上没有的情况。

先前过桐木郎桥是要爬磴子的,一头十二磴,一头十三磴。究竟哪边多一级,哪边少一级,文仲春和他的“老伙伴”记忆相反,争论半天无结论。1972年建倒虹吸管工程,修公路拉建材,就把桥两头填平了,桥东的石碑被埋在深处。在我反复询问下,文仲春有把握地说:石碑没毁掉,而是被埋。听到珍贵的宋刻碑还在土里,我感到几许欣慰。

永福亭和福寿亭

在大步村还有一个收获。文仲春告诉我,不远处的古道上,茅栗坳凉亭保存完好。

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徐霞客笔下从田心铺至朱禾铺的二十里古道,三里一亭,“可卧可憩,不知行役之苦也”,如今却只能寻到几块条石。临武县城东面十多里处,被徐霞客记下名字的川州水凉亭,早几年修岳临高速时也毁掉了。这里的凉亭,真的还好吗?

翻山到茅栗坳村,得知走过头了。道就在途中山脊上,与公路十字交叉。昔时的通街大道,如今成了若隐若现的荒芜小径。数百步之后,柴草丛中,露出了茅栗坳凉亭的山墙。整个凉亭全部用大条石砌成,屋身坚实。南北拱门之外,东面也有一道方门,西面开了一扇小窗。拱门曲线、门头吉祥动物和门额雕花十分精致。屋顶梁架齐全,大约一半面积椽断瓦塌。西墙上嵌有两块修亭功德碑,标题为《募化茅栗凹凉亭碑记》。“凹”者,“坳”也。可惜正文漫漶难辨,无法确定修亭年代。但从风化程度看,至少是明清旧物。而拱门上的正式名字为“永福亭”。这说明,古代凉亭的官方名称和俗名是同时使用的,“一亭两制”,并行不悖。

▲永福亭

离开桐木郎桥,过同益乡。徐霞客遇到的“四岐”之路,大约就在这里。此为临武至宜章与桂阳到广东两条大路的交汇处。他没有向东直往秀源,而是往北走了一段桂阳路,然后向东由小路到油行。因为东行大路岭高无人,而小路经过油行可解决中餐问题。

▲油行老街

那时的油行“人烟不多,散处山谷”,现在已成一个几百人的村落。当地人告诉我,油行是宜章路上的大村落,俗话说“三拱一亭到油行”,就是讲从同益到油行,中间要经过三座拱桥和一处凉亭。油行村老屋不少,石板巷道也保存了几条。村里的公屋荣公宗祠粉饰一新。当我为祠堂旧貌不再而遗憾时,村民指着门槛上精致的雕花、镂空雕刻的廊柱上方横梁以及廊柱连接墙壁横木上的浮雕图案,对我说:这些都是原来的!是呀,这些旧物上,体现了昔日村落的实力,凝固了先辈的荣光,是值得骄傲的。

▲荣公宗祠石刻

我由“三拱一亭到油行”的“亭”联想刚刚到过的永福亭,决定去瞧瞧。

返回同益,北往桂阳大路,即当地人称的“广(东)路上”,两里后,在飞架两山的渡槽处,看到了田陇里的凉亭。亭旁溪上,有单拱小石桥,为“三拱”之一。凉亭名福寿亭,略带红色的火砖墙体依然完好,屋顶却空空如也,只有墙顶上盖着一圈瓦片,像光头上的一溜茸毛。南北两条石拱门,南门缺了一根立柱,显得有些悬乎。除了门上的匾额,别无碑石,不知道建亭年代。与众不同的是,凉亭空间特高,至少抵两层楼,但中间并无隔层。为什么建得这么高,是为了更凉爽吗?

▲福寿亭

我多么希望有人能把永福亭、福寿亭这些在风雨中挣扎的古建筑修缮一下,使它们多存活一些时日,让子孙后代能感受先人们的生活印记。然

而,或许只是希望而已。

凤集铺

徐霞客离开临武前的最后一个村落叫水下,即今汾市乡社下村。村落里房舍稠密,老屋不多,古道犹存。我逛了一圈,即向凤集铺开跋。

▲社下村老街

先前听人说,凤集铺原有凉亭,因年久失修,上世纪九十年代倒掉了。早两年修水泥路,正从亭址上通过,遗迹无存。

本来只想象征性地通过一下,没想到运气还挺好。上最后一岭时,遇到一个放牛的老者,他陪我走了一程。

据他介绍,临武、宜章在此以倒水为界,凤集铺在山脊西侧,属临武汾市乡城背村。

凤集铺的名称并不统一。同治《临武县志·疆域志》名凤节铺,《边防志》和《铺递志》称凤接铺;民国《宜章县志》也叫凤接铺;1989年版《临武县志》则作奉节铺。这么多版本,弄得我一头雾水。

我想起徐霞客到凤集铺时,“铺亭颓落,寂无一家”,说明此铺当时只是一座亭子,附近并无人家。没有人家的驿铺,似乎很少见,况且是两县交界之处。铺往往兼有交通、邮递、防务功能,清代这里曾作为防卫单位的“塘”,设防兵五人。军人的生活起居得有基本保障,亭屋应该不止一间。

我看了一下周边的地形,并无地基的痕迹。老农说,附近的确没有人家,乡里曾经设想在不远处较平坦的地方建一个边界市场,也没搞起来。我认为这山上没水,住人也不方便。他马上说,水可没问题。不但有,而且是优质好水。随即指着南面山头靠近顶部处说,泉眼就在那里。现在城背村把泉水引过去,可供几个组饮用。

山顶出清泉,这也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啊。

编辑:梁丽君

责编:魏臻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