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人说过,离开家,才会越想家。居住在外地,思量起来,这话果真是没错的。 出生在里运河北岸,初中三年居住在城南体育场附近,高中之后回到里运河南岸,转眼又是十年。在这段时间里,见证了清河清浦的合并,见证里运河风光带越来越美,见证市里发展重心逐渐东移等等。目不暇接,尤其是去外地上了大学,每次时隔数月回来,总能看到更加“都市化”的转变。人在慢慢长大,活动半径也越来越大。年少时认为三四公里已是极限,再远便不肯过去;现在就是十几二十公里甚至百公里的跨城都不在话下。可是风尘仆仆的奔波之后,坐在闸口绞关前被太阳晒得热烘烘的石头上看着狗子绕树根时,对于家乡的依恋就更加深厚。 我会想起我家里的第一个宠物,一只肥橘猫,是我的第一个宠物,我已记不清当时它叫什么,暂叫它小橘吧。家中很早之前养过一只大狼狗,不过我并没有见过。那时候我约莫一二年级,住在里运河北岸即大运河广场上,沿河一带都是自建的两三层的小楼房。记得那天我妈上二楼去洗澡,刚上阁楼便传来一声“快来人”,慌张跑过去,只见一道黄色闪电窜出,那是一只橘猫。再往里面一看,一只瘦瘦小小的幼橘,奶声奶气的叫着。还能有谁不爱橘猫呢,家里人看到这样的缘分,就想留下这只小猫。可谁曾想小猫不吃家里喂的奶,夜里的叫声又非常的“悠长”,配合着房门外院子里老橘的叫声,好几天家中不得一顿好觉。后来想到一法,晚上将小橘拴在门外试试,果然有效。晚上,老橘就过来喂小橘奶,夜里也不再有喊声。约莫大半个月,可能是看我家对待小橘还可,断奶之后,老橘也不再过来。而小橘,此刻已经很悠闲的蜷缩在堂屋的长椅上了。小橘,留在了我家。 小橘是怎样变成小肥橘呢?说实话,家中并未为它而特地改善伙食,向来是我们吃啥它就吃啥。它肥,主要还是抓老鼠厉害。先前说过,那时的运河北岸都是自建的小楼房,自然卫生设施比不过当下,所以时常有老鼠出没。先前我家中也曾遭遇过老鼠来袭,可自从来了小橘,不仅家中无鼠,周围邻居家也不曾再见过老鼠。老鼠减少的同时,小橘的毛也变得越发溜光水滑起来。小橘在我们家没有优待,当年也没有听过猫砂,就用家里烧的蜂窝煤,用完之后踩碎,铺在院子里,在我印象里,养猫很容易,成本很低,长大之后,了解到品种如此繁多且养育成本如此高昂的猫时,大为吃惊。 小橘在我家时间不长,大约不到两年吧。一天晚上回家,小橘不见,焦急询问老爹奶奶,答曰送给乡下二姨奶了,那边老鼠多,捉老鼠去了。我闻言大哭,可是改变不了事实。也是少年心性,哭一阵闹一阵也就渐渐忘记了。大约又是两三年,偶然下乡看到一大肥橘,才又想起是家中先前所养。可惜它好像记不得我,只是略微摇一摇尾巴,便自顾出去了。 深夜落笔,叙述幼年家乡事,缓解思想之情。若有机会,想系统的写一些,期望能够有时间吧。 作者简介 解云鹏,客居连云港。1996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清河区。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