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 每当我来到江南水岸,见到愉悦蓼花如北国新雪,大片大片、蓬蓬松松地覆盖水岸,心情都无比愉悦。 江南蓼花种类众多,是秋季代表性野花,白露后盛开,花事能一直持续到初冬打霜后。 “数枝红蓼醉清秋”,诗人陆游这么写道。如果他见到水岸上这么多蓼花得醉成什么样? 在一众蓼花中,愉悦蓼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它们尤其喜爱生长在湿润的水边,与荻、芦花一起组成经典的江南秋季水景。 它们大而明亮的花朵(当然,“大”是与其它蓼花相比)总是开成浅粉色花海,不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是环境中最引人注目的。 要区别愉悦蓼与其它蓼花也很容易,除了上面说到两点外还有几个特征。凑近看,愉悦蓼小花尚未开放时花瓣外侧是粉红色的,完全开放后变得纯白,渐渐凋谢时又重新染上粉色。 一连串小花朵紧密排列成穗状花序,花朵的花梗和花序轴也贡献了一些粉红色。盛开的花朵中央还有一点黄,能够吸引各类昆虫前往。 愉悦蓼的叶片是中规中矩的椭圆形(当然,“中规中矩”也是与其它蓼相比)。叶片与茎的连接处,能够看到一圈半透明的膜质托叶鞘。 虽然文字描述起来挺复杂,但我相信“气质出众”的愉悦蓼一定能让你轻松记住它。 它的名字也是如此特别,愉悦蓼,与长鬃蓼、酸模叶蓼、戟叶蓼、丛枝蓼、辣蓼等从形态、外观、口感角度命名的蓼科植物有着天壤之别。 为什么唯独愉悦蓼以一种心情命名,为什么可以说一种植物“愉悦”呢? 这让我想起庄子的“濠梁之辩”。 说庄子与惠子在濠水边游玩,看到水里小鱼游来游去,庄子感叹:“是鱼之乐也!” 惠子提出了那个著名的反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你不是鱼,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驳:“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你不是我,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发挥自己的总结能力,说:“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也,全矣!” 我不是你,当然不理解你;你也不是鱼,当然也不能理解鱼。看起来,这已经是一个完美的答案了。 庄子却不这么认为:“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你问我哪里知道鱼的快乐?我是在濠水边知道的啊! 同理,哪里可以说愉悦蓼“愉悦”呢?当然是在江南的水边啊! 当写下“数枝红蓼醉清秋”的陆游流落他乡,他写下《秋色》: 一段凄凉傍酒杯,中年剩作楚囚哀。 迢迢似伴明河出,惨惨如随落照来。 客路半生常泪眼,乡关万里更危台。 蓼汀荻浦江南岸,自入秋来梦几回? 同样的景象,同样是开满愉悦蓼的江南水岸,陆游却不再能感到愉悦了。 作者:蒋某人 图片:蒋某人
https:///licenses/by-nc-nd/4.0/deed.zh 转载请务必保留以上声明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世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