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诗词》是烟台市诗词学会的会刊,微刊“山海诗韵”的姊妹刊物。本期刊登第二十期《烟台诗词》杂志“卷首语”栏目,欢迎鉴赏。 杨子怡 师承传统,诗贵“五宜” 时下诗坛,虽称繁荣,然流弊不少。譬如创作之快餐化、内容之歌德化、题材之应酬化,思想之空洞化、情感之虚伪化、立场之麻木化、心态之浮躁化、语言之粗鄙化等等。作诗人多,读诗人少;作品多,精品少;创作多,理论少。即使有讲诗者,大都局限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之技法上。诗应该写什么、诗之发展方向在哪?思考的人不多。笔者以为,若做到如下“五宜”,或可纠弊,或可兴诗。 其一,诗宜写实。所谓实,指诗人感同身受之身边生活。世俗生活处处有诗,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它。真正的诗人是敏感的,他能从平常人看不见诗的地方看出诗来,从别人轻易放过的地方掘出美来。没有这个素质,就称不上真诗人。陆放翁诗句所云“诗材满地无人取”即为此意。 其二,诗宜寄托。诗者,志也。“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邵雍语),发情志而谓之诗。你因感动而发声,为社会而发声,为苍生而发声,为不平而发声。诗中应有你的爱恨,应有人文情怀。 其三,诗宜写真。“情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语)。不动人的“强笑”与“强怒”都是失真的情感,不宜入诗。诗人应该做到“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诗谱》语)。天下之好诗当出于童真者。 其四,诗宜有趣。套语太多,则官腔;滥语太多,则古腔;沿袭太多,则陈腔;雅语堆砌,则涩腔。以上都属无趣无味之诗。诗趣多多,缕归陈之:诗含哲理,谓为理趣;诗道性情,此为情趣;雅到可敲,当为雅趣,语涉天然,自为俚趣;反常合道,则为奇趣。诗有趣则有味。 其五,诗宜含蓄。古人论诗,尤重此道。僧淳云:“缘情蓄意,诗之要旨也。高不言高,意中含其高。远不言远,意中含其远。闲不言闲,意中含其闲。静不言静,意中含其静。”一言以蔽之,“贵于意在言外”(司马光语),不把话说尽,为读者留下想像之空间,咀嚼之余味。如书者之飞白,似画者之留空,由观者补之。说尽,诗味则荡然尽失。 图片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