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稳重可以主宰轻浮,因为它是根。宁静可以主宰急躁,因为它是君。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兵之用武器,是不祥之物,人人都厌恶它,所以有“道”行的人都不会去使用它。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天地的阴阳二气相互融合,甘露则不求而降,不必人们去控制它,它来的很自然很均匀。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道和天下的关系,就像河流和江海的关系。道遍在于天下万物,河流之水也遍在于江海,因为江海的水都是河流(川谷)所流注。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就叫做不引人注意的明道境地,是柔弱战胜刚强的机理所在。鱼不可以离开深厚的水体而生存,国家的有效力的凭恃不可以轻易展示于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懂礼,人就会忠诚与守信,(因为懂礼后,非忠不守,非信不为)。然而,有礼,就会让有地位的人受到尊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从前得到一的:天得到一就变清澈,地得到一就变宁静;神得到一就变灵验,谷得到一就变充盈;侯王得到一就用一来让天下平正。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别人教给我的,我也教给别人。强行修桥的人不得到他的死亡,我将会把它作为教学戒律。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天下的最柔的东西,腾跃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看不见的“有的东西”进入看不见间隙,我因此知道无主观去做的好处。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最完美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却是永远也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安静胜过躁动,寒冷胜过炎热。只要清清净净的就能成为天下的正道。 “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灾祸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的,过错没有比想要得到更大的,所以懂得知足的人总是满足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每天学习能够一天一天的增长学识,而求道却要去情、欲,贪、憎、痴、颠倒梦想等等一点点损掉。乃至损到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无所造作,无所执著,便能无入不自得,自然而为。顺着自然常道,安宁无事,便能得到天下;若是生事扰民,那便无法得到天下。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善良的人,我以善意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善良。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结果就会使他也变得诚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