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深入了解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加快推进中药材“三品一标”行动,引导规范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国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张亚玉研究员、贵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周涛教授等专家成员先后对贵州省和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根据部委调研指示精神,调研组着重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2021年9月23日-25日,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凡迪高级农艺师、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中药材办主任杨秀权等领导陪同下,调研组先后到贵州省丹寨县、雷山县、剑河县、江口县,调研了太子参、天麻、钩藤、淫羊藿等种植基地和产地加工、饮片加工企业,了解了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的太子参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的进展情况,肯定建设工作,也针对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关建议。调研组长张亚玉研究员指出:“贵州太子参、天麻等中药材的种植产业迅速发展,势头很盛,但是在品牌打造、精深加工等方面相对欠缺,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完成贵州调研后,调研组于26日-29日先后到文山州文山市、昭通市彝良县,调研三七、滇重楼、红豆杉、天麻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产地加工、饮片中成药加工企业及药材交易市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产业处何理进处长、绿色食品处普贵宏、文山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彝良县副县长董建华陪同。实地调研后,召开了两场座谈交流会,调研组对云南三七、天麻产业的基地建设、规范管理、交易市场建设等工作表示高度的认可,详细听取了各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针对云南乃至全国中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种源退化、连作障碍严重、产地初加工标准缺乏等共性问题,张亚玉研究员指出从调研情况来看,企业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潜力,要全面做好全省900余万亩的药材质量的保障,需要以黄璐琦院士提出的“八化”发展方针为指导,建立健全云南的中药材发展。 丹寨林下天冬和太子参育苗基地调研 雷山县天麻种植基地和剑河县钩藤种植基地调研 云南文山林下三七种植基地和加工车间调研 ![]() ![]() 文山高田三七种苗和种植基地调研 ![]() ![]() 文山三七国际交易中心和天麻国际交易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