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鹤壁】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从传统古村落到网红 打卡地 鹤壁社会

 lgoogle 2021-11-14

淇县灵山街道赵庄村

从传统古村落到网红 打卡地

1

赵庄村一角

2

写着“玄坛济世”的赵庄村券门

3

赵庄村“网红桥”

4

荷塘景色秀丽

5

村民介绍自家的老宅

6

赵庄村古民居

7

建于1919年的门额

8

冯家老宅的“身份证”

□晨报记者 陈志付 文/图

位于淇县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灵山街道赵庄村,是个历史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这里有女娲在此炼石补天、捏土造人的古老传说,这里的灵山被称为母亲山;这里有殷商遗址收粮洞和朝歌寨;这里的灵山寺由南北朝时期统领全国僧尼长达40年的著名高僧法上创建,当年全国“四万余寺,咸禀其风”;这里灵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早在明朝嘉靖年间,淇县知县于惠曾写下《灵山十景记》,对赵庄村的山水美景大为赞赏。记者日前在赵庄村采访时了解到,这里还传说赵庄村是财神赵公明的故里……

知县于惠与灵山十景

这次到赵庄村采访,对记者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早在2008年8月,记者曾到这里采访过朝歌寨。朝歌寨位于海拔700余米的朝歌山的山顶之上,此山虽然壁立千仞、崖如刀削,令人望而却步,但是这里曾是商王帝辛用来屯兵和囤粮的地方,山上至今尚有帝辛留下的遗迹——金銮殿、收粮洞、拦马墙等。帝辛十分偏爱朝歌山,也钟爱“朝歌”这个名字,以至于他把国都也由邑更名为朝歌(详见2008年8月6日本报3版《朝歌寨:云霄之中的古城堡》)。

赵庄村附近的灵山更是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传说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的名山。2009年7月15日,本报《文化鹤壁》栏目刊发了记者采写的《灵山的女娲与法上》,对远古时期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创立婚姻家庭制度和商纣王帝辛降香祭祀女娲的历史传说,以及南北朝时期的最高僧官、统领全国僧尼达40年的著名高僧法上创建灵山寺的故事进行了深入报道。

被称为母亲山的灵山不愧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它不仅蕴含着女娲文化、殷商文化和佛教文化,而且还是《封神榜》的故事发生地。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来到灵山怀古感今,并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山卓碧云插汉,泉滃绿玉飞花;三仁六七贤圣,灵杰千古同嘉。”这是明代孙徵兰在灵山留下的摩崖诗作。还有像“灵山抱妙寺,神泉涤心埃”“地辟天流碧,罔崇势走红,荒烟迷古洞,翠壑卧蛟龙”“灵山泉底漾清流,三出龙宫望海浮。红蓼滩头惊振鸟,碧波影里浴眠鸥”……古代名人雅士赞美灵山风光的诗作不胜枚举。

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知县于惠在即将调离淇县时对灵山的大美山水依依不舍,他在写下《游灵山》之后,又写下了《灵山十景记》。他把灵山的诸多风景提炼为“十景”: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径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这“十景”在于惠笔下绘声绘色、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

不仅如此,明代《淇县志》中记载有“朝歌八景”,灵山的“胜水流清”和“灵山龙泉”两处美景位列“朝歌八景”之中。到了清代,“淇园八景”被载入乾隆年间的《淇县志》,灵山的“列柿流丹”为“淇园八景”之一。

赵庄村与赵公明的传说

赵庄村是淇县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基地,这个基地大门的门额上有“玄坛济世”四个大字。这四个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庄村?该村的村民冯崃山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是“财神故里”,家喻户晓的财神赵公明又叫赵玄坛。

国人对财神的信仰由来已久,被敬奉为财神的赵公明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不过记者还是首次听说他跟赵庄村能够扯上关系。赵公明的来历有多种版本,其中赵庄村的版本则是赵公明当年出生在赵庄村。

赵庄村的村干部冯贤宇和几位村民对记者说,村里自古以来传说着赵公明的故事。故事中说灵山的女娲宫非常灵验,在赵公明降生之前他的母亲翻山过岭到女娲宫烧香,以求母子平安,可是还没等烧完香赵公明就降生了,他们母子二人只得在赵庄村落了脚。赵公明成年后善于经商,积累了很多财富,而他又仗义疏财、扶弱济困,深受百姓拥戴。他不仅是个商人,还威武勇猛武艺高强,曾是商纣王帝辛的贴身护卫,被称为赵公元帅。后来,赵公明逐步被神化,以至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财神。

赵庄村原有一座古庙名为玄坛爷庙,上世纪兴修水利时这座庙被淹没于水库的库区。冯崃山说,当地人称赵公明为玄坛爷,原先的玄坛爷庙香火旺盛,而且每逢阴历三月十五都有规模庞大的庙会。

玄坛爷庙有个神奇的传说,说的是赵庄村从前有个叫赵发财的人,他虽然名叫发财但是家里很穷,有一天他在山上开荒时感到困乏,便就地躺下睡了一觉。赵发财在睡梦中见到了玄坛爷,玄坛爷对他说,你如果能建一座庙就能保证你发大财。赵发财醒来后想起梦中的情景,便说自己白日做梦,穷得连老婆都娶不起,哪会有钱建庙呢?哪曾想,在他收工回家的路上,每走几步就有一枚金光闪闪的元宝在等着他。赵发财一边捡元宝一边说:“财神显灵,建庙发财。”从此,赵发财真的发了财,他不仅建起了玄坛爷庙,还成了赵庄村一带的首富。

玄坛爷庙的传说尽管只是个传说,但是它体现了民间对财神的崇拜,也寄托着百姓祈盼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

传统村落成了“网红村”

赵庄村于2016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石桌石凳石院墙,石路石桥石头房”是这个传统村落的真实写照。该村的石匠技艺精湛且远近闻名,周边村庄有人建房时少不了来赵庄村请石匠。

赵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伟介绍,该村现有百年以上历史的民房多达百余间,这些房子就地取材用石头建成,墙体的厚度在1米左右,室内冬暖夏凉,其建筑年代分为明、清时期和民国初期,有的是四合院,也有三合院,主房大多为上下各5间的两层楼房,房上有雕刻精美的墀头、太极图或“耕读传家”“诗书传家”等文字。有的房子上刻有“雷杀”二字,意在驱灾避邪。村里的冯家老宅门前有一座古老的关公庙,庙内的墙面上至今保留着一幅巨型彩色壁画,其画面虽有残损,但还能清晰地看出画的是关公的故事,对研究古代绘画艺术有一定的价值。

冯家老宅大门的左边镶嵌着一块黑底白字的标牌,记者看到,这块由淇县人民政府设置的标牌显示着这座老宅的编号、建筑年代、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等。张伟说,这种标牌相当于古民居的“身份证”,像冯家老宅这样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赵庄村还很多,有了“身份证”更有利于保护好赵庄这个传统村落。

赵庄村也有一些传统民俗没能保留下来。据村里的老人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赵庄村还保留着一支高跷队,这支队伍演技高超,能够踩着高跷登山表演,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进行传统的高跷演出,演出的同时还会邀请灵山寺的和尚到村里念经并进行武术表演。而且,那时的赵庄村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有个隆重的节日叫牲畜节。因为牲畜节一到很快就要秋收秋种,牲畜出大力的时候也就快到了,所以牲畜在这一天会受到主人的优待,就像主人过年时一样会有好吃好喝的。让牲畜吃好喝好后,村里的男人们在当晚还要登高赛鞭,他们带上鞭子登上高山,与邻村山头上的男人开展比赛,看哪个村男人的鞭子打得更响。每到这时,赵庄及周边各村鞭声此起彼伏、响彻山野。不过,这些民俗只存在于赵庄村老人们的记忆中了。

如今的赵庄村已经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进而迈上了小康之路。他们脱贫致富靠的不是财神赵公明,靠的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和主打乡村旅游这张牌。

眼下正值盛夏,记者在赵庄村看到来这里游玩的人跟这个季节一样地火爆,让赵庄村活力四射。游人们三五成群,或在古民居间徜徉,或攀登朝歌寨,或在空中栈道漫步,或在溪水边打水仗,或在风味小吃街品美食……

据介绍,赵庄村自2015年以来凭借国家扶贫政策,把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他们整修道路,治理河道,开发民宿和风味小吃,并引进了一系列的乡村游乐项目,从而将传统与时尚紧密地融合起来,短短几年间就让这个传统村落蝶变为网红打卡地,赵庄村因而变成了“网红村”。2019年7月和12月,赵庄村先后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和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责任编辑:刘彭军 校对:程睿 巡查:陈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