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一个成长的时间节点,家长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都是应该最替孩子高兴的。当我们的娃从幼儿园毕业以后,迎来了上小学的阶段,却也是父母该上心的阶段。 同事的女儿终于上小学了,但关于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当妈的她却很迷茫,导致报名当天手忙脚乱的。 同事回忆道:“报名那天,是孩子爸爸带着娃去的,在家里检查了好几遍要带的东西,结果还是忘带登记照了,又回家拿,又赶去学校,就怕耽误孩子报名。” 另一个同事说:“这才哪儿到哪儿,孩子的饭盒、水杯、作业本、书皮、坐垫什么的都买了吗?别看就是个小学,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 而孩子妈妈对此也深有感触:“别说了,也怪我们没想到这些,光顾着替孩子高兴了。 所以前些日子报完名了,孩子奶奶赶紧就上市场买去了,小学的作业本还有要求,必须买固定样式的,市场上都卖完了,我又在网上给找,昨儿才刚到的。” 小学是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起跑线”,但有很多家长却在一开始就犯愁了——到底要给孩子准备哪些东西?怎么感觉永远都有没有准备好的呢? 01、这5大类硬件不能少,不然直接影响孩子上学 确实孩子幼升小的时候要准备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很杂,因此,家长们最好提前就开始准备,同时和家里有经验的亲戚朋友,或者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多交流,才能尽可能地准备得齐一些。 第一:报名需要的东西 常规的比如一些身份信息及其复印件,有的学校可能还会要求孩子有效期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和以往的学习档案。 这类有性需求的东西忘带了,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报名,因此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一般来说,学校的网站和公众号上都会发布通知,家长们提前查看然后按照要求准备就好了。 第二:文具 进入小学后,孩子在学校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学习,因此,学习用的文具是必须要准备的,比如铅笔、橡皮、作业本和书皮等。 不过现在很多学校都要求孩子们使用木杆铅笔和格式一样的作业本,因此一开始的时候不用买太多,只要保证孩子暂时有得用就行了,等开学了再根据学校的要求采购。 第三:餐具水杯 孩子在学校要吃饭喝水,餐具和水杯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中餐具最好选择不易碎而且方便清洁的材质,然后给孩子准备勺子就行了,以免有的小糊涂蛋弄丢了一支筷子导致在学校无法吃饭,或者用叉子误伤了同学。 而水杯最好选择杯盖可以取下来当水杯喝水的保温杯,既能保证孩子喝到热水,又不容易坏。 第四:卫生用品 ![]() 小学生还离不开大人的照顾,不少孩子,尤其是男孩经常都是干干净净出门去,又脏又乱回家来。因此,家长们很有必要给孩子准备一些卫生用品,比如干纸巾、湿纸巾等。 02、学校要求的其他物品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安排,因此也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有的学校会要求孩子购买某一类型的练习本和铅笔,有的学校有午睡的小床,就需要购买床上用品。 一般来说,在报名的当天或者一周内,老师都会把这些需求告诉孩子或者家长,这时候家长们再按需购买就好了。 除此之外,家长要需要给孩子准备雨鞋、雨伞和防晒帽等用于应对特殊天气的物品。 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家长很难一口气准备好所有需要的东西,只需要大致准备这些,后续再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老师的通知进行添加就好了。 03、幼接小需要做啥软措施?家长做好这些件事,孩子适应快很多 看着孩子长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也是里程碑式的一件事,但孩子对于上小学这件事却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 而且小学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幼儿与也有所不同,有的孩子就容易对上学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家长要提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建设,让孩子提前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顺利衔接幼儿与到小学的变化。 小学的上学时间、中午的午休时间以及放学时间和幼儿园都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的作息习惯没能及时调整过来,那么孩子很容易出现迟到和在学校想家的情况,进而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感。 因此,家长要提前带着孩子养成好的作息习惯,让上学对孩子来说尽可能地没有那么痛苦,在学校的一天尽可能显得没有那么漫长。 5 枕边育儿寄语: 家长在替孩子准备物品时也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比如让孩子自己决定书包和文具的款式,让孩子自己整理物品等,让娃多一些参与感。 他们也会更快适应自己的新身份,更加爱护自己所选择的文具等物品,以后更愿意主动地整理自己的书包。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