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梨

 素手素墨 2021-11-14
文/素心素手           图/网络


下午,从幼儿园接着儿子往家赶时,越过路旁的三轮车后觉得车上好像是梨,就掉转回去,一边往车斗里张望一边问:“是卖的梨吧?”

三轮车旁站着一位六七十岁的大伯,穿着迷彩装,身上灰仆仆的,皮肤黝黑、脸上皱纹丛生,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他不像别的摊主那样,弄个小喇叭吆喝,或者把卖的东西摆在地上,使人老远就听到看到知道卖的什么。他的梨就堆放在车斗里,还包着从树上摘下来时带的纸袋。他静静地站在一旁,不注意看真不知道他是在卖梨。


他一听见我问,赶忙说:“是梨,我自己种的。一块钱一斤。”我停好电动车,儿子在车上不愿下来,我再三叮嘱:“你坐着可不敢乱动,不然车倒了会摔坏你的。”大伯担忧地说:“娃儿还是下来吧,坐车上不安全。来,给你个梨尝尝。”儿子一听给他梨,赶紧下来了。我心里暗暗感激:幸亏儿子下来,不然摔下来后悔可就晚了。我对儿子说:“咱正在买梨呢,回家再吃。”可卖梨的大伯却说:“拿着吧,自己种的也不值个啥。我在这儿的工地上干活顺便拉来的,这会儿放学了才想着卖几个,卖不了又得拉回家。”这里离学校近,最近路两侧都开发成楼盘了,成群结队的工人在这里干活,难怪他身上灰仆仆的。儿子经不住诱惑,接着了他递过来的梨。

听他这样说,我更不愿沾他一个梨的便宜,心想反正梨带着皮,儿子也不会吃,等一会儿称重时放上就是了。儿子站在一边看我捡梨,我一个一个撕开纸袋,一个一个地往塑料袋子里装。卖梨的大伯说:“我没带大个儿的,咱这儿人细密,梨不分着吃。太小的你也别要,核儿大。”说着,他把袋子里个头小的又拿了出来。其实,我也不想要小的,只是撕开了纸袋不好意思不要。没想到,他比我还实在。

儿子看到我往塑料袋里装梨,就把他手里的梨也扔了进去。大伯又拿一个梨递给儿子说:“这个是送给你的。”儿子摇摇头不要,他无奈地把梨放下。该称重了,他用的是杆秤,十五斤稍低些,他又给我添了一个说:“不让你吃亏,你看——”他提起来,秤杆“嗖”一下便翘了起来,我很过意不去,说:“多吃您一个梨了。”他嘿嘿一笑:“自己种的,不值个啥,不里还得拉回家。”

临走,他拿起一个有指甲大坏块的梨,说:“娃,等一下,我把这个削削给你吃。”儿子有些心动,不愿上电车,非要等着吃梨。我不想再占他便宜,就对儿子说:“你看咱买这么多,回家再吃吧!”大伯说:“别嫌弃,我把这坏块削狠点,不耽误吃。”其实真不是嫌弃,是不好意思。儿子吃到了梨,说着“谢谢”“再见”,心满意足地坐上了电动车。

记得一个姐妹在朋友圈说过她买丝瓜的经历:两个丝瓜称下来两块八,卖丝瓜的大伯说:“我看你也不容易,算两块吧!”她还以为大伯是口误,递上了五元钱,大伯找给她三元钱,她才知道大伯没有说错,心想:“怎么能占大伯的便宜呢?”她只收了大伯找回的两元钱,她说这样才心安。

我曾看到,一个摊主的蔬菜摊上摆放的十来个萝卜,两捆菠菜,几小把蒲公英,我想这些都是他用汗水浇灌而成的,就算这些全部高价卖掉,又能卖多少钱?能赚多少钱呢?我曾遇到,一个卖自己种的南瓜和甘蔗的摊主,因为被城管收了秤,按个卖南瓜、论根卖甘蔗;还热情地要送上半根甘蔗,只因买家挑的甘蔗细了些。

这个世界有各色各样的人,最不起眼的就是这些艰辛的小人物,然而,他们却是最朴实、善良、最能给人带来感动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