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到一年超百亿,这个赛道成为融资之“光”

 瑶mm75598g76sp 2021-11-14

在医药研发领域中,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成为了生物医药技术资本竞相投资的“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共发生46起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融资事件,除去未公开融资金额的4起外,累计金额已超百亿达123亿人民币。

在46起融资事件中,种子轮3起、天使轮5起、Pre轮6起、A轮13起、B轮10起、C轮5起、D轮2起、IPO和港股上市2起。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A轮、B轮、C轮和D轮融资事件占总融资事件的65%,其融资金额占总融资金额的60%,另外加上IPO和港股上市的融资金额,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国内细胞与基因治疗(CGT)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大有气吞山河之势。

此外,锦篮基因天使轮、科镁信种子轮、臻知医学Pre-A轮、士泽生物Pre-A轮、卡替医疗Pre-B轮、派真生物Pre-C轮等融资金额都以亿元为基数,特别是再凌生物种子轮融资已近2.9亿元,更充分的说明了资本市场对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前景看好。

在众多投资机构中,知名投资机构比比皆是,已投资的机构也有较多选择持续加投,这些机构不惜重金力押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研发,可谓其香飘万里,然而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香味又源自哪里?

细胞与基因治疗(CGT)按技术可分为细胞治疗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在过去,传统细胞免疫治疗存有局限性,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供体白细胞输注是临床上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T细胞免疫治疗,但容易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易导致患者死亡,究其原因是需要一种能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的T细胞来平衡细胞免疫治疗的靶向活性和脱靶毒性。

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相结合便应运而生,通过基因技术将外来基因通过病毒载体转入到T细胞,构建一种特异性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T细胞,能增强T细胞免疫的杀伤性,并能克服由于肿瘤细胞下调MHC表达或抑制共刺激分子分泌而造成的免疫逃逸。

此后,随着锌指核酸酶(ZFN)技术、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技术、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序列重复簇(CRISPR)技术和单碱基编辑(Base Editing)技术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与基因技术进行了较为完美的结合,现已发展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T细胞受体嵌合T细胞免疫疗法(TCR-T)、基因修饰溶瘤病毒疗法、基因修饰干细胞等多种技术,在近年来的临床应用中,更是大放异彩。

2017年,美国FDA批准的由诺华研发的药物Kymriah,是全球首个获批的CAR-T产品,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性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在诺华公布的2021年三季度报告中,Kymriah前三季度销售额达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诺华的另一款基因疗法产品Zolgensma,2021年前三季度销售额达3.7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这两款产品均为诺华业绩增长提供了主要动力。

2019年,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患者造血干细胞中的CCR5基因,再将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以治疗HIV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的成功案例的出现,为攻克HIV在传统治疗中无法治愈这一难题带来了曙光。

截至2021年4月,欧美已批准上市的基因疗法产品有11款,产品数量少,远远未满足临床需求,且最早上市的Imlygic也仅仅于6年前获批,其他多数产品均为近年来获批上市,足以说明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这一“矿山”还有待于更深入的挖掘。

图片来源:和元生物招股书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基因治疗行业从2015年后才开始高速发展,从2016年到2020年,市场规模从5040万美元增长到20.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近305.4亿美元。

图片来源:和元生物招股书

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在基因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融资市场为何如此火热,中国企业的研发进展情况也确实不负众望,可谓亮点颇多。

1、旦喜生物

成立于 2017 年,作为2021年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药企,旨在攻克行业所面临的自体和同种异体CAR-T细胞产品普遍存在的技术挑战。已开发出革命性的FasT CAR-T生产平台,可将CAR-T制造时间缩短至一天,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且T细胞适应性更好,扩增性、组织迁移能力及肿瘤清除活性都有提升。

2、纽福斯

成立于2016年,中国首家针对眼科疾病的基因治疗公司。产品NFS-01旨在治疗莱伯氏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LHON) ,该疾病是一种可导致严重视力损伤的退行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与NFS-01临床试验的9例患者已持续随访8年,无严重不良反应且其中5例患者视力显著提高;产品NR082是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血清型2载体(rAAV2)新型眼内注射基因治疗产品,于2020年9月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于2021年3月成为国内首个获得1/2/3期无缝临床试验许可的眼科体内基因治疗药物,并于2021年6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

3、复诺健

成立于2015年,作为2021年CGT相关企业单轮次融资金额最高(1.2亿美元)的企业,其首个溶瘤病毒产品VG161已在中国和澳洲顺利开展一期临床试验,也是全球首个携带四个免疫因子的溶瘤病毒。

药品管线中还有全球首个携带双特异性抗体的VG301。在持续发展溶瘤病毒产品管线同时,又布局了mRNA技术平台,开发基于LNP等各种纳米颗粒递送载体的mRNA治疗产品;另外同样单轮次也为1.2亿美元的西比曼,成立于2009年,公司产品C-CAR039已获得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4、科济药业

成立于2014年,作为2021年在港股上市的企业,拥有11款候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且拥有全球权益,已在中国、美国和加拿大获得7项CAR-T疗法的IND许可,在中国所有CAR-T公司中排名第一。

产品CT053已获中国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资格认定、美国FDA再生医学高级疗法(RMAT)资格认定,欧洲药监局(EMA)的优先药物(PRIME)资格以及FDA及EMA的孤儿药产品认定,同时也是目前唯一获得美国RMAT资格认定的中国CAR-T候选产品;在研CAR-T产品CT041亦已获得FDA及EMA孤儿药产品认定。 

CT041是全球唯一获得IND临床试验批件的靶向Claudin18.2(CLDN18.2)的自体CAR-T候选产品。目前处于临床I期,由于CLDN18.2靶点在胃癌及胰腺癌中广泛表达,适应症人群多,市场前景广阔。

5、驯鹿医疗

成立于2017年,单轮次融资已过亿美元(1.08亿美元)。成立仅四年,已有在研产品10个,其中全球第一款全人源靶向CD19/CD22双靶点CAR-T候选产品两项IND申请已获批;全球第一款全人源、双表位靶向CD5的CAR-T候选产品已经完成临床前研究,现处于pre-IND阶段,加上在研产品全人源靶向BCMA的CAR-T候选产品(CT103A),三款创新产品标志着驯鹿医疗的细胞免疫治疗产品在浆细胞、B细胞和T细胞恶性肿瘤的全覆盖。

图片来源:驯鹿官网

此外,还有嘉因生物,通过了美国10X Genomics公司的单细胞ATAC-seq产品线的CSP认证,成为国际上首家获得该产品官方认证的企业;

至善唯新,拥有全球领先的新型痘-腺病毒rAAV生产系统,该系统克服了规模化生产瓶颈,且生产成本极低;

北恒生物,产品CTD401已经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博雅辑因,针对输血依赖型β地中海贫血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产品ET-01,是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和造血干细胞产品,类似的亮点还有很多。

随着在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深入探索,针对疾病更安全、更有效的药品和疗法定会不断涌现,我们也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参考资料:和元生物公告及各公司官网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专栏作者/赵言午

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君,坚信医药造福人类无上限

来源:思齐俱乐部

排版:Joyce
责编:Adam

商务合作
William|158 2103 1924
Wendy|130 6172 309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