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风故事(四十二)

 金苹果6 2021-11-14
图片

  家好,百事顺;家和,万事兴。家,是大厦之基、大树之根、大业之本。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折射时代的光芒,充盈着时代的内涵。8月18日,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发起“我的家风故事”主题征文活动。

  今天由嘉兴市姚欣为我们讲述“母亲的力量”。

图片
图片

母亲的力量

  母亲身上那种海盐县澉浦镇老一辈女性辛勤劳作、吃苦受累的经历和敢于担当、坚韧刚强的特性,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中,给我教诲,赐我力量。母亲不识字,但好像懂得许多哲理。经常用澉浦人的一句老话教育我们:“做人要'脚馒头’(方言,指膝盖)落地自靠自,做人要争气、要硬气、要大气。”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将此作为家训铭记在心,并不断理解这个家训的深刻含义,把它作为人生实践和前进的动力。

图片

做人要争气

  人不怕穷就怕不争气,做人要有志气。母亲常常以此来教育我们要长志气,看长远。我的父母在解放初结婚,婚后父亲一直在上海工作。因此,母亲白天要参加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收工后还要去自留地干活,天黑回家后又要做家务,包揽了所有重活,特别是在90多岁的曾祖母生病期间和病逝后,里里外外全由母亲一人承担。那时才十几岁的我还在读书,弟妹尚小,就靠母亲默默地顽强支撑着。初中毕业后,我体谅母亲的辛苦,在家劳动了几年,但母亲宁愿自己多苦点多累点,也要让我走出家门。她先是给我找了个师傅学裁缝,后又鼓励我去当民办教师,最关键的是一直支持和督促我自学,给县广播站写稿子,说要我争口气“书包里翻身”。我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殷切期望,带着当时家里仅有的3元钱和母亲的千叮万嘱到了平湖师范学校上学。多年来始终有一种力量激励着我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有所进步,而原始的动力就来自母亲。

图片

做人要硬气

  人不怕穷但要走正道,不示弱,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尊严,这是母亲的教诲,也是母亲像女汉子一样性格的真实写照。记忆中母亲曾当过生产队长,没有读过书的她知道一个国家同一个小家一样不能穷。她背得最清楚、记得最牢,受用最大的就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个文盲的农村妇女就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面对困难、面对贫穷决不示弱。这种不示弱的硬气精神体现在母亲人生经历的每个细节上,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多年来,我一直牢记母亲常说的话,“历来有人为度难关借钱,但不要欠人家的情,今天还不了,明天还,明天还不起后天还,一定要还清。也不要因为帮助过人家就企盼人家的回报,但人家帮助了你,你就千万不要忘记别人对我们的好意,不要忘恩负义,要懂得感恩。”母亲就像一位严师,既有严严实实的敲打,又有实实在在的指点,让我的思想更加成熟稳固。

图片

做人要大气

  母亲虽然不知道大气这个词的全部内涵,但是她讲的大气,主要是强调做人要胸怀宽广、要宽宏大量,心胸不要太狭隘,不要小里小气。正如现在的海盐精神——“大气如海”。在母亲心目中,大气是做人的根基,贫穷加上小气,就越做越穷,虽穷而大气,就会逐渐聚拢人气,增强底气。母亲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我记得当年有位城里的知青到我们那里插队,母亲满腔热情地把他迎进我们并不宽畅的家里住下,即便生产队造起知青屋搬走后还时常关心他。村里有两户孤寡老人,母亲时常让我有空去转转,帮助老人干些活。在母亲看来,这就是培养我们大气、仁家、心胸宽广的品格。岁月流逝,我总是遵照母亲的教诲,能帮的尽力帮。在家里尽到做兄长的责任,在单位里、亲邻中、朋友间只要有所相求,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我定尽力而为。如今,心胸宽一点,爱心多一点,已融入我的生活,不断充实、滋养着平静的心灵。母亲还经常教育我们遇到相争的事要谦让,要忍让,甚至可以退让,她认为让一步,路更宽,吃亏就是福,吃亏就是便宜,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啊。正因为此,母亲在村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去世后,原先的村干部相约来为她送别,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为她主持告别仪式,老姐妹们跌跌撞撞地赶来顿脚痛哭,场面极为感人。

图片

  我常常思念故乡,总觉得故乡是我的根,它是母亲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恋。我常常思念母亲,总觉得母亲留给我的家训是一笔财富,她不仅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更给予了我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从容面对当前,乐观看待未来。

图片

活动简介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父母对您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什么?您家的家规、家风对您的为人处事有什么影响?您最想教给孩子的做人道理又是什么呢?欢迎您为我们讲述自己的家风传承。

  本次征文活动持续至11月30日,您可以围绕家风、家训、家教等主题撰写真情故事,文章题目自拟,要求思想健康、内容真实、生动感人、积极向上,字数在1000字以内,如有照片可用电子版的形式同步报送,并附上作者基本信息(姓名、居住地、联系电话等)。报送至省委老干部局,联系人:吕洁,联系电话:0571-81050242;电子邮箱:2332948580@qq.com。

图片
图片

浙江老干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