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医学生涯,难拿的offer

 戏客Seeker 2021-11-14

职场观察类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已于本周开播,作为一档聚焦职场的综艺,节目组直观地展现了深处洪流之下的年轻一代的求职现状,在还原真实职场生活的同时,也向观众提供有价值的职场资讯,传授职场经验。

《令人心动的offer》前两季以其独特的画风和精炼的节奏拿下了不少好评。


继往开来的第三季,与前两季相比又有了新的变化。


新在哪里?

新阵容。

这一季的常驻mc(加油团)几乎进行了大换血。孟非作为主持人负责控场cue流程。


胡海泉则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探究当代年轻人的求职意向和心理。


以犀利的采访风格出圈的易立竞也在节目中发挥着自己的长处。


护理系出身现职为歌手的毛不易和曾读过一年医学的周深与这一季的主题非常贴切,也更能和节目中的主人公们产生共鸣。为观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节目中还邀请到了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坐镇,为节目作一些专业的解说,同时解答加油团的疑惑。


新主题。

与前两季的律师行业不同,这一季节目将目光聚焦于医生这一行业。


节目将记录几位怀抱医学梦想的医学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实践学习,以全新视角展现医学生不为大众所知的成长故事,通过努力争取面试机会。


 医学生的“入职考试”

医学生真正成为医生,绝不只是称谓的转变这么简单,八年起步的知识积累、临床经验的总结、永不停歇的探索,每一位医学生蜕变成为医生都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这次参与这场竞争的八位医学生学历跨度较大,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理论和实践上,每一位医学生所展现的特点和能力也各不相同。

进入医院前,医院的医师团队对八位医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两场考试里。面试是重头戏,医学生们使出了浑身解数。

获得过重要奖项或专利产品傍身的,会大大提高好感度。

刘畅是全场医学生里学历最高的一位,博士后在读,在国际上拿过大奖,文章都是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和思考,是难得的科研型人才。


王蕊应该是这场面试里导师们最满意的一位,口才好,知识渊博,不仅是医学专业的知识,文学功底也很深厚,博古通今的引用让她加分不少。机缘巧合设计出来的专利产品更是让导师眼前一亮,极具创造性。


张洽的出场稍花了些心思,率先用英文做自我介绍。他的学历虽然不是最出众的,却已经有将近两年的临床经验,比起没有实战经验的其他人,他的优势很明显。


有留学背景的谢旭超虽然没有从自我介绍先声夺人,但面对考官的突袭考题(用英文简述在国外的学习生活)还是表现得很自如。


他们之中侃侃而谈的有对自己的专业作出独到见解的,也有传承家风心怀希望的。

冯琛是八位医学生里学历最年轻的一位,即将研一,是一名学术型的硕士,专业上来说更加注重科研方面的研究。


汪苇杭出生于医学世家,就读医学专业也受了家庭的一些影响。


研究方向的迷茫,也会让他们踌躇不已。

相比起其他医学专业的学生,高尚的本科、硕士学历并没有那么漂亮,这也让他在面试过程隐隐地有些忐忑。


李不言在一群泰然自若的医学生中则略显拘谨,上场前跑去卫生间放松面部。由于对未来的规划不够明朗,他在这场面试中并没有给导师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短短的一轮面试下来,八位医学生的性格已十分鲜明。结合笔试成绩,最终,王蕊拿下了这次摸底考试的第一名。


他们将在浙大二院进行实践考核,首轮考核不通过的只能提前结束实践学习。且由于公立医院的特殊性,这一季将不会直接给他们发入职offer,而是发医院最终面试资格的offer。


倘若说摸底考试是停留在理论阶段的评测,真正踏进了医院,实践作业就开始了,他们各自的长处也有了发挥之地,几乎颠覆了第一阶段的印象。

成为医生的路上,没有捷径

医学生们进入到临床实践中,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面对病人,医生没有萌新或资深之分,他们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出于对他们的技术性要求,导师会随时抛出问题,医学生们需要立即调动脑海中的知识储备,寻找出病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询问病史、查体、写病历、交班、汇报病例......一整套流程等待着八位医学生掌握。一下进入到快节奏、高压的临床实践中,不安和焦灼感扑面而来。

这对他们是一个基础却又很高的要求,体现在他们身上,有过临床实践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

张洽的东道主优势让他迅速成为神外三子的核心成员。


高尚虽然学历不高,科研方面也没有刘畅出色,但因为有两年的实践基础,很快就适应了科室的节奏,能准确地回答导师提出的问题。逐渐跳脱了医学生的身份,而是以医生的身份来应对科室患者的病症。


而偏向学术型的刘畅虽然临床反应较慢,但胜在能够快速掌握书本知识。


第一天进入科室没有发挥好的汪苇杭独自在科室总结学习到深夜,将信息和知识掌握牢靠后,第二天做到了持续稳定的输出。


《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一季聚焦于医生行业,也能向大众更加真实、正面地展现医生、医学生的日常。我们看到的他们永远在马不停蹄地奔走,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

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医生几乎没有试错成本,职业素养要求他们必须兼具高标准和高要求,这是一个需要终生成长和终生学习的职业,每一位医学生和医生都拥有一个最强大脑。

但我们恰恰忘了,医生这一个自古以来被神化的职业,也是无数心怀理想的凡人之躯在每一个岗位贡献着自己微小的力量,组成了无限大的浩瀚宇宙。


初入“职场”的八位医学生虽然能力不一,但各有特点,也逐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无论是医学生还是医生,日复一日的努力将成为他们攀登高峰的基石,相信这也是他们职业生涯和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温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把我们设置成星标哦

现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