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茉莉花开|北国之秋

 燕山诗文 2021-11-14

中国的古典诗词,咏秋的篇章很多。中国的古代文人,最是多愁善感,大约从宋玉开始,就有了悲秋的情怀。比如宋玉在《九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不过也有例外,唐代的大诗人刘禹锡性格非常豪迈,他不悲秋,反而赞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确,秋之美似乎别有一番情致,尤其是北国之秋。

它如同一幅长卷,或是一壶醇酒,总是让人渐入佳境。

初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柔。初秋的夜啊,是那样清凉,让你不知不觉安静下来,亮着一盏灯火,把卷而读,然后一夜清眠,夏夜的酷热难耐不知何时已溜去了爪哇国。初秋的雨啊,是那样缠绵,刚才还是碧蓝的天,忽然飘来一朵云,细细的雨丝就飘下来了,落到脸上、掌心,凉凉的、痒痒的,那是云朵送给你的亲吻。初秋的风啊,是那样温柔,它就那样轻轻地摇着悬铃木的小铃铛,生怕它们掉下来。

初秋,会让人心生一分多情:有爱人的,想对爱人更好一点;没有爱人的,渴望谈一场恋爱。所以你会明白,为什么牛郎织女是在七月七鹊桥相会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美好的爱情一定是有相伴,也有思念的。

过了初秋,自然是仲秋了。仲秋来得爽、来得快、来得美。仿佛就那么一两阵秋风,三四场秋雨,就给田野绘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那金灿灿像铺了金的是稻田、玉米田,那红彤彤如片片晚霞的是高粱地,那白花花银装素裹的是棉花田......更不要说果园里,每一棵果树都美成了一幅油画:碧绿的树叶藏不住那累累的果实,红艳艳的苹果和山楂,粉嘟嘟的水蜜桃,黄澄澄的大鸭梨,紫莹莹的葡萄......农家的菜园里,蔬菜也都长得胖墩墩了:大冬瓜、大南瓜、大白菜、大萝卜......

农人们一边忙着收庄稼,一边赶着播种冬小麦。城里人则开心地去各个采摘园采摘游玩,孩子们兴奋地笑着闹着。秋天就是这样慷慨,它送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劳动的快乐!

枣树,对于农家庭院是一个特别诗意的点缀。或门前,或房后,也许一株,也许两株。叶子绿得发亮,枣子红得发亮,一串串沉甸甸地挂在枝头,逗引着馋嘴的大小孩子。杜甫有诗“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中秋节最应时令的水果,就是大枣,咬一口,脆生生的甜。

到了晚秋,走出家门,目之所触,一切皆美。喜欢在晴日,拿一块地毯,铺在草地上,闲闲地看薄薄的云,飘过蓝蓝的天,一群大鸟排成一字形,奋力穿过云层,鸣叫着而去。喜欢去秋水边,看清清的水,流过白白的沙、绿绿的藻。“霜叶红于二月花”,水边的红树,如亭亭的美人殷勤相伴。山坡上,田野中,小路边,几乎所有的树木都换了新装,变得花俏了,热情了,美丽了!黄的、红的、紫的、粉的......杜甫有诗写得好“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深秋最美的那道景致,是一两株大柿树,在山里或是农家院。风吹光了叶子,只剩下一树柿子,顶在枝头,黄澄澄的,像极了小灯笼,喜庆得很,也雅致得很,是极易入诗入画的。  

此外,田野里还有一种景色,是南方所没有的,那就是冬小麦。中秋节前后种下的冬小麦,到深秋时长势正好,绿油油的望不到尽头,如春韮一般葳蕤。可惜,一直生长于南国的宋玉,也许从没看过这番生机勃勃的秋景......

北国之秋,正如一位个性鲜明的女子,温柔、明丽、多情、洒脱......让我怎能不爱你啊,北国之秋!

作者简介

李春艳,笔名春燕。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发表于《中国精短小说》《唐山文学》《唐山晚报》《青年文学家》《金秋文苑》《四季风》《畿东文学与艺术》《绿洲诗刊》等杂志与报刊。2019年9月份“首届新时代·魅力中华文学、书画大奖赛”中,获得散文类铜奖,并刊登于《绿草如茵》大奖赛作品集;2020年首届“山庄老酒杯”诗歌·诗词大奖赛中获得诗词类二等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用文字愉悦自己。

投稿须知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不足十元不发,集体创作以及多人作品一次刊发原则上留作平台维护费用。

编委会

主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篱  王立新  马良  张国印

编委:范丽丽  张国印  曹雪艳  张玉红  王翠红  杨晓健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杨晓健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刘艳芹

古体诗词:刘艳芹  张志明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燕山诗文

遵化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置顶公众号,每日第一时间阅读

长按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