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种家庭常见病中成药,逸仙药师推荐,收藏留着备用! 1、黄连上清丸--清热泻火--用于用于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2、逍遥丸--疏肝健脾--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3、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用于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4、麻仁润肠丸--润肠通便--用于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5、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6、四磨汤口服液--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用于婴幼儿乳食内滞证和中老年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厌食、便秘。 7、复方黄连素片--清热燥湿,行气,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利,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 8、归脾丸--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9、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10、小柴胡颗粒--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不振、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11、防风通圣丸--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用于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风疹湿疮。 12、藿香正气丸--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13、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14、天麻钩藤颗粒--平肝熄风,清热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眼花、震颤、失眠;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15、川贝枇杷露--止嗽祛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或燥咳。 16、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无汗、恶寒头痛、咳嗽、鼻塞流涕、肢体酸痛。 17、天王补心丸--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18、复方丹参滴丸--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19、云南白药胶囊--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术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20、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21、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 22、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23、鼻渊舒口服液--疏风清热,祛湿通窍--用于鼻窦炎﹑鼻窦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症者。 24、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 25、湿润烧伤膏--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用于各种烧、烫、灼伤。 26、京万红软膏--活血解毒,消肿止痛,去腐生肌--用于轻度水、火烫伤,疮疡肿痛,创面溃烂。 27、口腔溃疡散--清热敛疮--用于口腔溃疡。 28、麝香追风膏--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湿痛、关节痛、筋骨痛、神经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扭伤、挫伤。 29、丹田降脂丸--活血化瘀,健脾补肾--用于高血脂症。 30、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