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支原体研究领域的“东方明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支原体感染与黏膜免疫防控技术团队

 昵称37581541 2021-11-15

本期

图片
图片

冯志新,预防兽医学博士,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兼任国际支原体组织成员,亚洲支原体组织常务理事,江苏省动物防疫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支原体感染与黏膜免疫防控技术团队历史悠久,起源于1958年何正礼先生设立的“猪气喘病防治课题组”,先后由金洪效、邵国青、冯志新担任团队带头人,历经四代人攻关接力,创制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打破了国外灭活疫苗对我国市场的垄断,推动了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的进步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团队荣获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猪支原体肺炎是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造成的隐性损失每年高达百亿,但由于其不引起大面积的死亡,在临床一直未受重视,成为影响中国养殖业的隐形杀手。本期农科有故事讲述的是在猪支原体研究领域名副其实的 “东方明珠”——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动物支原体感染与黏膜免疫防控技术团队。

20世纪80年代,猪支原体肺炎防控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难度大,大家更热衷于猪瘟、蓝耳等热门疫病的研究。然而,在时任领头人邵国青的带领下,团队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研究方向,聚焦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技术研究,一切从零开始,不计名利地在艰难的道路上潜心钻研。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实现突破,团队的“安全高效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的创制及应用”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猪肺炎支原体克隆致弱株”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猪气喘病活疫苗(168株)”实现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转化收益4800万元。

图片

时间来到2018年,新任团队领头人冯志新从邵国青先生手里接过了团队的接力棒,始终坚守着老一辈学者的科研精神,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团队立足发展新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强调应用与基础两手抓的策略,敏锐地调整科研力量布局,提高科技供给能力。很快,团队自主研发的猪支原体肺炎灭活疫苗荣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更具特色的气溶胶黏膜免疫技术获得熟化并在临床规模示范,为我国猪气喘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更高效的技术支撑。好事成双,在诊断技术研发方面,团队独创猪肺炎支原体黏膜sIgA抗体检测试剂盒再获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发布猪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检测领域的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为我国猪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技术做出了新的贡献。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肩负学科传承与拓展,团队成员们始终坚持培养“把每一件事做好就叫成功”的高度责任感,追求“幸福、健康、真实、单纯”的科研生活。在建设动物支原体学科、解决产业防控难题、再创重大成果的道路上不懈追求、奋勇前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鲁怡然

图片来源:冯志新

制作:马子妍

责任编辑:马子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