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见了诗,你变得更加美丽​一一评木子叶寒《黑土地的花朵》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1-11-15




遇见了诗,你变得更加美丽




一一评木子叶寒《黑土地的花朵》

文/陆俊


诗人林海燕生长在宁海前童这一黑土地,她是普通的农家女孩,是一朵野山上的花朵,野性中透着美丽,第二部诗集《黑土地的花朵》出版,她的诗之花再次绽放,是诗使她变得更加美丽。

在二十年前曾与林海燕见过二面,第一部诗集我也读过。初见于市局一次培训的间隙。她“像颤动的触觉/继续卡在时间裂缝中/将阳光穿透,故意/咳出残损的白/这冷冷的蝉声滑过脊髓/揪紧了心,瘦瘦的/摇着夏的影子”。

那个时候,她“瘦瘦的/摇着夏的影子。”应该三十岁左右吧?她已经开始写诗了,打开手提电脑,让我阅读她的诗,我惊㤞于我们同系统中有一个年轻的诗人,更惊㤞于她正经历一次感情的挫折,有很多《无奈的思绪》一一“说不清,终其一生何时放下背负的的重任/生命总是在死亡中重生/斗争,苦难,抑或神秘/像扎了根的草,枯黄,沉默,又那么倔强。”

假如,就此认为林海燕的诗只不过个人的情绪喧泄、无病呻吟之作那就错了。她在一次群聊中说:“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写作,从2016年开始,把以前所有写过的作品分类别出书,到现在出了七本书。当然,每一次我都感觉自己在进步。我写作题材很广泛,什么内容都写,很多老师要我专研一样,我却做不到。但是,每一次出书时,那种愉悦之情,也只有自己才能够体会到。所以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感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求自己走得有多远,站得有多高,这些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知道,能够坚持下去,我就赢了。”

第二次见林海燕,是我参加市局考核去宁海检查,她躲在科长身后,怯怯地打了个招呼跑了。我从她笑魇中,知道她过得不错,“有缘相遇/颤抖的幸福飘荡着/薄荷糖味道”或许是遇到了对的人,或许遇到了对的事,“穿过大片的花海来找你/记忆的拐杖/丢进城市不远的地方”。

穿过大片的花海来找她的是诗,她在《吟诗歌》中说,“我无法按过瞬间的遗忘/却躲在诗歌的角落里,用灼热的泪水抗拒阳光的泯灭……”《在诗歌里弄疼了自已》里说,“不知道何时学会写诗/或者,应该如何将坚持写下去/如果是从前,不再跟诗歌有过亲密接触/我一定不会去搞清楚爱情与生活的关系/也不会轻易从诗歌中去/结束一场婚姻的游戏”“我总是在诗歌里弄疼了自已”。

木子叶寒著

团结出版社



说到爱好文学,她说也许是受爷爷的影响,爷爷是嘉兴市师范毕业的教书先生,奶奶是大家闺秀,从小坐花轿上学,血液中流淌着读书人的基因。后来,因她父亲是当地实力派企业家,凭着自身的经济能力和关系网,1988年,把她送到当年浙江大学中文系玉泉校区进修文学。宁海有正学先生方孝孺读书处和乾坤正气坊,且有着丰厚的历代文化沉淀,前童古镇有着读书人的种子,“发现还有一粒绿色的胚芽/在石头缝里/挣扎开花”,“野草向着四周生长/像是看到隐含不露的希望”。《黑土地的花朵》出版,是其诗作狂野生命力张扬,“年轻时的你,纯粹的热情/烧灼了梦 壮烈如火/如今,发生的一切/都是守着春天的感觉。”

青春是“那美丽的记忆,于生命抛下嫣红气息”,但是青涩与年轻是孪生兄弟,《黑土地的花朵》脱下了青涩的衣裙,是灵动曲子,“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似流水轻轻/似山路蜿蜒”。《黑土地的花朵》轻盈如白云飘拂,如风铃悦耳,读者透过隽永的、鲜活的、形象的诗句,总能找到力透纸面的人生《希望》,诗人深邃的目光,富有哲理的思考,“被风吹出的牛尾/挂在群山的翅膀上/瘦了,碎了,断了/冷冷的希望/比山重,比云轻,比雾迷茫。”

她喜欢蝉,多次写到蝉。其实她自己不就是一只惹人喜爱的蝉吗?“发出渐远,渐息的呜咽/蝉蜕脱落的地方被忽略/树叶便踩着沉沉趸音/惊醒于早来的秋。”她在《黑土地的花朵》出版的时候,已人到中年,早已从一个文学爱好者蜕变为一个诗人,“躲进中年的虚影,我把一切重新翻阅/也把我途径足音抖落在这个夜晚/至于幸福,愁思,我都置之脑后外”。我问林海燕:“你自已对诗集有什么评价?”她谦虚地说:“我对自已的诗,从来没有信心。”而在一次不设防的群聊中,她不经意地说:“我的两部诗集的深度完成不在一个层次,我自己能够知道的。但第一本诗集和散文集已经是限量版了,找都找不到了。”

在眷恋宁海这方养育她的土地,“寻找一个湿漉漉的记忆,风在季节里流浪,苍穹之下,深深浅浅都是大地的踪迹。”《中年的愁思》《中年的沉思》《中年的虚影》《中年之殇》让自已思想更加丰富,一切空洞的苍白的语言远离,想像的翅膀插在诗上,在悲秋、伤秋、叹秋中,把岁月裹进《粽》,“一团香香糯糯的岁月/一口甜甜腻腻的季节/把年轮裹进心灵的愉悦”。

林海燕对诗用情至深,呕心沥血,她说:“每个人的追求不同,能拼是一种能力,只有坐死的小姐,没有做死的丫鬟。我从来都是这样想的”。她是诗的丫鬟,虽然说“这个五月放假三天/我什么事不干/从窗户中透进来的阳光/把心情晒得暖暖”,但心里已写着《五月的假期》,她说“我还是那句话/别轻言放弃/即使伤了,痛了/也要保持言语与姿态”。她把自已的诗比作《一张纸的厚度》,其实她的诗已厚积薄发,在宁海这块黑土地上,有七本书与读者见面,“野有花香”,春孕《希望》,《冬》“穿透冬季的血液/欲追求春天/又痛恨春”,看《夕阳》一一“太阳醉了/就把整个天空烂漫了/心,因此也变得通红……”不仅心变得通红,红了的还有诗人的名字。

读林海燕的诗,就像心中品一口香茗,感受诗人从大自然带来的欢愉。品味她的诗,应当采高山梅花瓣上的雪花,融化成晶莹的水,泡白茶于杯盏,一句诗,一口茶,温婉绵长,眉间心上,满是《雪花》浅浅的笑意。“我将落叶握在手心/和一瓣未曾枯萎的花朵安静地坐着/想你念你,这爱,等久了/就成了心里未知的秘密/终于等到了/像鹅毛,浩浩荡荡的飞来/在我的眉尖滑落。”一如叶落了,花枯了,明年还会再生。


陆俊,笔名俊歌。1962年出生,象山人。父母曾在宁海象山二县合并期间,在宁海城关工作,一个热爱家乡的象山人,也热爱关注宁海。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