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该从哪里说起雨崩呢。 关于这段五天四夜梅里转山的细枝末节,现在也已难以回忆起。在离开雨崩一个多月后,大概唯一能够确切知道的是,它是迄今为止我心中的理想之乡与乌托邦。 雨崩村只有几十户人家,没人戴口罩,也没人关注你来自哪里,在做什么,当地客栈老板如果喜欢你,会喊你晚上跟他们吃热腾腾的火锅;无论住在哪里,每天睁开眼窗外就是雪山,早晨的阳光轻飘飘地洒在山尖,闪闪发亮;村里的牛马和猫都充满灵性,不怕人类也绝不讨好,柔和眼神里暗藏坚韧。这里似乎从来没有被疫情改变过,像是时光倒流了半年,有那么一瞬间感觉抵达了另一个星球。 受高反影响夜夜失眠,恍恍惚惚穿梭在森林深处,你呼吸到鲜冷清澈的空气,脚踩在青绿苔藓上,触目所及是叫不出名字的花与植物,在雪山下看着当地虔诚的信徒用身体接受瀑布的洗礼而出神,在五千海拔的神湖边上端坐,看雾气腾涌而来,又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想来,这一切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梦。 如今的雨崩村已经在 12 年通电,信号与网络也覆盖了大部分角落,但这里依旧遗世而独立,通往村子的路仍旧需要步行。在这里,你可以无所顾忌地敞开自己,短暂地逃离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我也将尽我所能回忆并写下这些天流水账般的路途经历。 ● ● ● Day 1 西当村—雨崩村 “没被疫情改变过的村子” 爬升海拔:2300m to 3700m 全长:18km 难度:★★ 风景:★★ 驱车前往西当村的路途会被群山环绕,也经常被横过马路的牛羊打断。这个村子是通往雨崩村的必经之路,需徒步 18 公里的山路,爬升 1 千多米的海拔翻过垭口,才能抵达。 相传在很久前,雨崩并不被外界所知。因梅里雪山后有一个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西当村的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来,便有人跟踪他,可每次都跟丢了。 后来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当老人再来借粮时,乘机在粮袋口上扎了一个洞。村民们紧跟着一路流下的小米。来到一块巨石前。当众人掀开巨石,才发现下面有个村子,雨崩这才被外界发现。 虽是传说,但雨崩至今的确保持着原始的气质。事实上,它真正开始被外人所知是 1991 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梅里山难事件,中日共 17 名登山队员无人生还,迄今也无人登顶。 这些就是我对雨崩所有的了解。这个位于云南省德钦县境内的小村落,被分为上、下两个村子,深藏于梅里雪山东南山谷间,以简易驿道与外界相通。还是学生时期就对它心心念想,但去了云南数次也从没有机会去体验。 直到今年疫情肆虐,自己忽然觉得世事无常,人生短暂,想去的地方也不想再拖着了。于是休了年假,约上小伙伴飞往香格里拉。 可能是还没适应海拔变化,第一天西当村的徒步难度虽然是最容易的,却是我最累的一趟。大概要走 5 个小时的连环死亡上坡,每走个几百米都要停下大口喘气。还没走完四分之一路程,我就觉得我不行了。每一步你都能感觉到因为感冒和缺氧带来身体的极度消耗,尤其是想到后面还有那么多天的行程,当时真的绝望。 后来大概是觉得也没有退路了,给了自己足够多的心理建设,按自己的节奏调整步伐,慢慢的开始可以承受。直到翻过山顶的垭口后,我才松了一口气,接着再走连续的 6 公里左右下坡路,你就可以看到“驻扎”在洼地里的雨崩村了。不出所料,它果真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每天醒来的窗外就是雪山 Day 2 冰湖 “穿过时光与原始森林秘境” 爬升高度:3000m to 3800m 全长:15km 难度:★★★☆ 风景:★★★★☆ 冰湖是整趟下来体验最佳的路线。全程来回 15 公里的山路,依次会经过密林、湿地、溪流、草甸、牧场、雪地,每一次海拔爬升迎来的风景都完全不同,每一帧对你来说都是新鲜的,除了应接不暇的感官体验,你甚至可以在这里感受一年四季的轮转。 雪山总是离你很近,七月的冰湖还没完全融雪,如油画般质感的清爽绿野与白雪融合在一起,站在湖边环视周围,过多的言语都显得多余,只是感叹人类的渺小,即便是照片也无法传达出当时千分之一的震撼与心境。 Day 3 神湖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爬升高度:3000m to 4700m 全长:20km 难度:★★★★☆ 风景:★★★★★ △七月份神湖还没完全融化 神湖线是综合难度最高的一趟,比起全程都有好风光的冰湖,神湖线需要历经数小时的枯燥爬坡才能看到那些诗意般的风景,显得没那么友好。 因为还未被开发,上山的路一年里很多时间它都被积雪覆盖着,大部分来雨崩徒步的人也会绕开神湖这条线,查阅以前的资料都是要求带向导,因为路途遥远容易迷路,山路也崎岖险峻,甚至要走一条不足半米宽的山脊…即便在夏天没有积雪,也得时刻提防雨季冲刷下的松软土壤。 ![]() 因为自己本来感冒就没有完全痊愈,加上前一天下了大雨,有些担心,在临睡前其实已经打消念头。结果隔天 6 点醒来感觉自己状态良好,天气也还凑合,想着来都来了,不去以后肯定会留下残念,于是跟着几个大牛一起去了。 △前半段路程基本是在这样的密林中攀爬 可能是提前做了足够的心理建设,整趟下来人还活着,感觉好像也没有特别累,全程只见到了另一个外国友人的小 team,再无他人。走山脊,跨冰石路,连续 5h 的夺命爬升陡坡,还有接近5k海拔的缺氧,想想还有点后怕… 但却收获了太多美的瞬间:这里粗砺,原始,冷酷,飘渺,叫不出名字的青绿植被、雾气与白雪交织出的迷人画面,像梦里才会出现的场景,让人想起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它有太多美的切面,却没有丝毫讨好与媚俗。 因为体力耗损太大,神湖线并没有拍太多照片。这趟 20km 未开发的山路,我们最终花了 11h 回到村子。就在临近夜晚我们一行踉踉跄跄原路返回的路上,看到薄暮雪山下安静吃草的小动物,感到疗愈。 一边感觉自己走得快不行了,一边又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治愈能量。 ![]() ![]() ![]() ![]() ![]() ![]() ![]() ![]() ![]() ![]() ![]() ![]() ![]() ![]() ![]() ![]() ![]() ![]() |
|
来自: 新用户7169410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