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众叛亲离,爱咋咋地。

 江晓 2021-11-15

大家好,我是江晓。

前段时间看了《第一炉香》,作为张才女第一本书,也是我最爱的一本书,即使选角不是那么尽如意,也是要致敬我的偶像,去捧个场的。

先不说万花丛中过,片叶也沾身的风流倜傥小少爷乔琪被饰演成了一个流里流气的小流氓,就是我肤白貌美纤细柔弱一见惊艳后来堕入奢华风尘的葛薇龙被演成了一个一开始眼里就有物欲的大妈(说实话,女主角和男主角的身材有的一拼,有一幕是两个人在船上露出了胳膊,女主角竟然比男主角的都粗,倒不是说女演员都应该是纤瘦型,只是这个选角和原著太不符合)。

配角们到是贴合得很,特别是俞飞鸿所饰演的姑妈一角,一颦一笑妩媚姿态简直可以封神。

跑题了,我们来重点说说电影版第一炉香里姑妈这个人物,虽然原著中姑妈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但电影版中的姑妈绝壁是一个风华绝代的交际花。基本所有男人看了都是会选择她的存在,原著中亭亭玉立让人一见难忘的小家碧玉葛薇龙被姑妈比的简直如凤凰和小鸡般的差距。

葛家到底是个什么家庭背景,在张爱玲的书中并没有详细介绍,应该是个老派绅士的中产之家,不见得多么有钱阔绰,但对子女的培养和要求确实是规矩严格的,所以葛薇龙单纯无知,娇生惯养,读书识字会钢琴会网球,是个中规中矩的“良家妇女”,按照葛薇龙父亲的期许,她能清清白白嫁个好人家,如此平淡一生就是最好的命数。

看得出来,那个时代的保守人家,如葛家,对“清白”二字极为看重,可是作为葛薇龙的姑妈,想必也是从极其严格的男权教育家庭中出来的,但她却抛头露面,对于自己的欲望有着深刻的认知,所以她不顾家族反对,年纪轻轻就嫁给了香港富商梁季腾做了第四房姨太太,姑妈这个人物很有思想,她知道自己对于物质的渴求,所以她不惜与娘家几个兄弟闹掰也要去过自己的生活。她清楚自己老派家族的脾气秉性,也知道家族实际的经济能力和支撑不了自己的未来,所以,她清楚地把握了自己的命运,利用了自己的年轻美貌,为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贵舍弃了所谓的亲情。

先不说姑妈这个人设如何,她都能对自己痛下狠手,怎么能让她对所谓的侄女有什么所谓的血浓于水的骨血亲情呢?所以这就很好理解她为什么会拉葛薇龙下水。

2008年,处于事业高峰时期的歌坛天后张韶涵突然背负上了“不孝”的罪名,原因是张韶涵的父母一起出面,控诉张韶涵要把所有的存款拿走并放弃赡养父母甚至拿着女儿的素颜照给记者说张韶涵“酗酒、吸毒”。对此张韶涵忍着泪水在镜头前拿出尿检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张韶涵还是被无数网友指责,她的事业也不可避免地下滑,公司决定将张韶涵雪藏。

十年后,张韶涵才在内陆的综艺节目中反过身来,因为父母的诬陷,使她白白浪费了生命中最好的十年,只是现在,她依然赡养着父母,在参加节目中也说出“家人永远是家人”的这番话。

你看,这就是国人对于“孝顺”二字的极致追求,不问缘由不问因果,只要你的父母说你不好,那你就是社会性死亡,一无所有。

其实每一对父母都是不完整的个体,他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心理十分健康的,只是孩子们在社会大环境的进化下,有的无坚不摧乐观无畏,有的伤痕累累自怨自艾罢了。特别是八零后,九零初孩子的父母们,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从大锅饭,不允许私自做生意开始到现在的改革开放,有奶便是娘的局面,很多人的思想不会跟着社会变化而随之变化,他们经过时代变迁,思想更加的固执,行为也越发的拧巴,所以八零后的孩子,不但要随着沧海桑田变化多端的形势来调整行为和心态,更要接受中国传统的“孝道”去无条件的接受父母的无理取闹。

时移世易,门无强荫。所以现在中年人的心理,岌岌可危。

我有一个姐妹,原生家庭极为不幸福,父母在年轻的时候有些本事,只是无奈情商不高,在下岗大潮中首当其冲的被第一批遣返回家,倒是无能平庸之人在这场浪潮中被保全下来,她的父母备受打击,原本夫妻关系就不是怎么和谐,更是让贫穷生生的又劈了一刀,父亲破罐子破摔,天天打牌喝酒狐朋狗友的玩,没钱就想办法变卖家里以前值钱的东西偷母亲妻子家人的钱,母亲赚钱养家,风尘碌碌,脾气日渐冷漠暴躁,小小的她自然成为这个家里的出气筒,当父母双方闹到不可开交的时候,矛头就会一下子指向她,父亲会随便摸起什么物件就打向她,母亲在侧冷眼旁观,要么就是极为冷漠的对父亲说,你有本事就打死她。要么和母亲独处的时候,母亲就会说,要不是因为你这个拖油瓶,我和你爸早就不在一起了。

因为穷和父母的“有骨气”,这个有骨气,就是在亲戚朋友面前不知道说一些软和话,总觉得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决不能让别人看不起,他们家也遭到了亲戚朋友的反感,她像一个被嘲笑的动物一般,身上扎满了来自各方的箭。

所以,她从小到大,心如磐石,感受不到爱意温暖,防备心极强。

也是这种性格,让她在成长道路上没有受到过小女儿家的一些困扰,比如恋爱失恋,比如感情纠葛,就是一门心思的学习,一门心思的赚钱,也算是三十而立,有钱有房了。

她唯独爱她的母亲,这种爱,让外人看来比较奇怪,她是个别扭而且特别有主意的人,只是对她母亲的话言听计从,从来不去思考这句话的适用性,只要她母亲提出的要求,她会拼了命的去满足。以她的话,她母亲嫁给她父亲就是一个错误,而且这么多年这个家有她母亲的支撑,才不会让她流落街头,因为她母亲的起早贪黑,她才有机会上大学,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有了现在物质的一切。所以,她觉得,她母亲对她有大恩,她要反哺这种恩情。

这段关系听来是比较感人的,但细细品来却经不起任何推敲,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看来,你要孩子,就要为她负责,上学是最起码得保证,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农民尚且知道孩子只要能读就供的道理,多少父母卖血也要供子女上大学,一个城市算是当时高知的家庭,这是父母基本能做到的,还有,她的无条件满足母亲的行为,完全把自己代入了一个“小丈夫”的身份,同为女人,她的内心也是需要感情的,但她把这种感情需求投射到了母亲的婚姻里,她越发觉得母亲不容易,她越发想要容忍她,把她保护成一个小女孩。

在我们认识的十几年里,她的母亲不会乘坐公共交通设施,自己不能独立出门,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也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时代里,她认为自己的女儿能干,就有源源不断的金钱,她也旁敲侧击,谁家的女儿今天给母亲买什么了,什么孩子就应该孝顺如何。她看上什么,就会让女儿买,她要穿订制的衣服,只要逛街看见有重样的,就会发脾气,然后把那件衣服扔掉,旅游住五星酒店,不去自助餐厅吃早餐,要人端到房间伺候,坐豪车,一般二三十万的车会晕车会难受,要女儿极致的听话,一点皱眉就要觉得自己委屈。她也很明白年轻时候只是养育了女儿仅此而已,她总是会看似很无意的说,谁家孩子不孝顺遭雷劈的那种,自己年轻的时候为女儿付出了多少种种,以她的方法来控制自己的女儿。

听起来,像一个恋爱中任性撒娇,没有安全感,问对方索求细致爱的女孩子。其实就是如此。

我这个朋友不能抱怨一句,在家里处理单位的事,电话里给别人几句不耐烦,或者指导下属如何去处理工作,怒骂了几句,她的母亲都会崩溃,她认为自己的女儿在影射自己,嫌弃自己没有用。她母亲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知道我穷,我没钱,我没本事……每到这时候,我的朋友要奋力解释一通,把她的母亲哄高兴,这个周期越来越长,原来是一天,后来是三天,再后来是一个周,她告诉我,像自己这种白手起家,毫无靠山的人,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已经够累的了,但最累的就是还要回家要面对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短路的母亲,单位和生意上的事情至少有迹可循,至少勤奋努力按部就班的处理就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问题,但母亲这边的情绪一旦掉以轻心,让她觉得自己有所怠慢,母亲就会爆炸,后来她害怕回家,宁愿加班也不愿意回到那个所谓的家。

她的父亲呢?一直在她的生命里是缺席的状态,基本她上了大学之后,就不在和父亲说话。想来也是必然,她父亲都不知道她这个女儿在哪里上的大学,学的什么专业,是否已经毕了业。大学毕业后就算父女两个偶尔见面,也只是想办法问她要钱的关系。她对父亲的厌恶简直根深蒂固,父亲对外也是整天宣扬她的不孝和白眼狼,这个男人的认知,至少他生下了她,就是对她有天大的恩情。

在这种家庭关系中,她的性格也是日益扭曲,以自残为幸,也以折磨追求者为乐,后来发展成抑郁症。但好在她是个果断勇敢,敢吃螃蟹的人,在一次她母亲要求她做一件很违背她准则的事情之后,母亲狠毒的咒骂她忘恩负义,不配为人子女之后,她突然豁然开朗,既然不配为人子女,何必逼着自己非要达到那种程度呢?她满足了母亲对金钱的渴求,一次性给了几十万,把母亲请回了老家,打那不再联系。

以前我们偶尔聚会,她总是眉宇间隐藏着一股郁闷之气,隐隐在燃烧,她脾气暴躁,一点小事就能使她失控,大吵大闹。自从她和母亲两清之后,我发现她越来越开朗明媚,以前从不笑的她偶尔也似个孩子一般爽朗大笑,性格也是宽容很多,小事基本不会去在意了,作为她走得最近的朋友,我深刻体会到她的改变。至于她与亲生母亲的就此决断,我也是支持的。

现在的中国,“孝”的标准比以前高的多,其实孝顺父母,先从赡养开始,先有物质财富,才有精神文明,以前穷人家的孩子,能让父母吃饱饭就是极孝了,因为他们明白,在自己什么也没给孩子创造的前提之下,只是完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最低标准,生养了她,所以不会有什么过多的要求。那现在社会,这个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三代才能达到的层次,那这个孩子是不是就要遵守儒家那套完全以父母为先的准则呢?那父母的修养达不到她的层面,不理解她的思想行为,横加干涉某些决定的时候,作为子女是不是就要无条件的服从父母呢?要是父母狮子大开口,索要子女现阶段无法满足的物质需求,那子女是不是就应该倾其所有举债也要无条件的满足父母呢?

我记得有一次地铁上,一个衣衫褴褛鼻涕邋遢的孩子弄丢了十块钱,他的母亲对他大打出手,大肆辱骂,旁边的人劝解的说,他还是一个六岁小孩,你何必因为十块钱要这样对他呢?那个母亲悲伤地说,这是我们一家人的晚饭钱啊,他丢了十块钱,今晚我们饿着还好,他要吃什么呢?

当时我身边坐着一个男孩子也是五六岁的年纪,他转头给他身边的母亲说,那个妈妈真坏,还是你这个妈妈好。

那个母亲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说,因为我犯错你从来都不打我,而是很温柔的给我讲道理。

那个母亲看着他的眼睛认真的说,孩子,你看你身上干干净净的新衣服,是妈妈每两天就给你换洗的,爸爸会想着你给给你做好吃的,奶奶爷爷也会带着你骑自行车下去玩球,你让姥姥在你衣服上绣名字,你说你们班的小朋友衣服上都有名字,你姥姥就戴着老花镜给你绣名字,你把姥爷养的鱼捏死了,姥爷也会给你讲道理,不会打你骂你。记得上次你丢了自己的杯子,爸爸第二天又给你买了一个新的。我们家的大人们不骂孩子不打孩子不给你生气,并不是因为我们比这个妈妈更爱你,而是我们家的环境相对于宽松很多。这个我们要感谢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为我们这个小家打下的物质基础,你看爸爸有时候会加班,你还埋怨他不能回来给你讲睡前故事,其实爸爸也在为我们的这个小家努力赚钱,能让你有更好的教育和生活。你看,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家人们,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不打不闹,但是孩子,连饭都吃不上的人们,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想情绪的问题。所以,不要怪那个妈妈,连基本温饱都成问题,她没有能力心平气和的去对待她的孩子。

那个小男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不再说话。而我,默默的在心里为这个母亲竖起了大拇指,说的多么有道理的一番话,道出了对待孩子,也道出了孝顺老人的双重原因,最主要,从心里“孝”的根本,物质基础决定家庭文明和谐精神。

至于那些年轻时候没有努力,吊儿郎当只顾着自己玩的家长,例如毛晓彤的父亲,年轻时候作奸犯科,对妻子和女儿都没有尽到义务,老了老了还想找人伺候的吸血鬼,当断则断,什么父亲什么亲情,什么就算老人对你不好,你也应该反哺的破道理,众叛亲离,爱咋咋地,当今社会生存压力巨大,我们都快成精神病了,哪有经历再分给不爱我们所谓的“亲人”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