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道长留下的一张方子,解决了患者顽固的...

 wangming72 2021-11-15
一位道长留下的一张方子,解决了患者顽固的肝硬化腹水,这么好的方法,可惜尘封二十多年。

我家那边的一座山上,有一个小道观,至今都还在,只不过早已破败不堪。

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道观里住着几个道士,一个老道,带着两个徒弟,后来老道去世了,两个徒弟也走了。

我对他们印象并不深刻,因为他们一直住在山上,很少能见到他们。

只记得有一次村里的一户人家有人生病了,把老道请到家里治病,老道开了个方子,没过多久病就好了。

当时我还好奇,想去看看这方子长啥样,人家就是不告诉我。

后来我考上了中医药大学,算得上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去了医院。

有一次过年在家时,遇见了就聊天,大家也免不了互相客套,都夸我有出息。

我开玩笑似的说:“还记得小时候想看看你家那宝贝方子都不给看呢。”

那家的老爷爷开口说:“那时候给你你能看懂?也罢,你也是干这个的,就给你吧,也算是为你小子出把力。”

我一看,原来是治癥瘕积聚、臌胀的,也就是西医说的肝硬化腹水。

方:炮附子,黄芪,茯苓,白术,白芍,大腹皮,茵陈,知母,泽泻,太子参,鸡内金。

我分析了一下,这看起来倒是有用,但效果如何,我也不敢断定,就先放在一边了。

几年后,我遇见一个患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一年前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确诊为肝硬化伴中等量腹水、脾大。

曾住院以保肝、利尿、营养支持等治疗出院。后来再次发作加重,伴有下肢水肿,西药治疗效果差,于是来找中医治疗。

见他舌淡苔白,脉沉。还了解到,患者身困乏力,恶寒,心慌,头昏,腰背酸痛,口干舌燥,食欲不佳,大便质稀。

我一时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于是就想起了上面的方子,研究了一下,药量略作调整,又加葶苈子。

结果,服药七剂,患者各症皆缓,又去掉茵陈、太子参,加酸枣仁,又服十四剂。

患者下肢水肿消退,腹胀大大减轻,食欲改善,夜寐尚可,总体状态大有改善。嘱咐患者继续坚持调治,最终以获长效。

肝硬化腹水多由肝炎、酒精等多种原因长期作用于肝脏引起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

患者年纪也大了,脏腑亏虚,又有“乙肝”病史多年,肝失疏泄,壅塞不通,气滞血瘀,日久形成积块,所以脾大。

肝病日久,肝气横逆乘脾,脾主运化,脾病则运化失调,水湿内停,继而造成鼓胀;肝脾久虚,病延及肾,肾阳虚衰,无力温助脾阳,所以食欲不振、大便稀溏。

脾肾不足,水液运化、代谢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盛所以下肢水肿;脾肾阳虚,温煦之力不足,气机不利,所以身体困乏,恶寒;腰府失于濡养,则腰背酸痛。

水饮凌心,心为火脏,所以心阳受损,所以心慌;湿浊之邪上泛头目清窍,清阳被抑,所以头昏;湿邪阻滞,气机不利,津液不能清润上窍,所以口干舌燥。

结合舌脉,四诊合参,可以判定这是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应治以温阳化气利水。

炮附子大辛大热,补火散寒,温补肾阳,补先天命门之火,用来治本。

茯苓健脾利湿,利水化气走下焦;附子配合茯苓,更助膀胱化气利水;加黄芪益气扶正,以助水行,又加上大腹皮行气利水。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附子配合白术,温补脾肾,强健先天与后天。

白芍养肝柔肝,自养肝血,利小便,还能防止附子燥热伤阴。附子配合白芍,一属阳走气分,一属阴走血分。

茵陈利湿退黄;知母养阴润燥,也能防附子燥热伤阴。

泽泻利湿泄浊;太子参补气生津;鸡内金运脾消食,健脾开胃。

葶苈子利水消肿。

酸枣仁养心安神以助睡眠。

如今我上了岁数,只想将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也希望能抛砖引玉,提供一条思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