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要努力读书?

 半窗晴日 2021-11-15

1

前天晚上约了个黑车到厦门,那个司机刚做这行不久,所以很健谈,路上一直主动跟我聊天。

那个司机说,受疫情影响,自己原先做的小生意撑不下去,身上也没有一技之长,只得转行来开黑车。毕竟,开黑车门槛低,会开车、肯吃苦就行。

但是,工作时间太长了。因为岛内岛外堵车、接客等客,一趟客人从接到送都要3个小时左右,所以基本上每天都要跑十几个小时。即使这么辛苦,一个月扣掉成本,也就是平均净赚五六千块。有时候客人着急走,自己连吃饭都顾不上。客人半夜要包车,你也得走。几个月的吃饭、睡觉不规律过后,肠胃都出毛病了。

末了,那个司机感叹,我现在就跟我儿子说,一定要努力读书,起码以后挣钱不会这么辛苦。

2

昨晚刷了公号文章,“有人说,高考就是中国人的'逆天改命’时刻,因为高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虽然用上“逆天改命”有点夸张了,但是大多数普通人,真的可以靠努力读书改变命运,也只能靠努力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是家里没矿的普通人改变命运代价最低、回报率最高的一条路了。

努力读书,当然是为了自由。抛开视野、格局、精神层面上的自由不说,读书起码更容易实现财务自由。起码,谋生的方式不会那么辛苦。

毕竟,现在不是八九十年代那种靠胆大就能发财的年代了,没有文化却能发家致富的概率,在未来是越来越低了。知识和财富基本上是呈正相关的趋势。

没有文化的大多数人,只能被迫沦为底层人民。

3

底层人民的生活有多辛苦?很多人想象不到。

不但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富有也会。有钱人其实是想象不到底层人挣钱的方式有多么艰辛的。

底层的人很胆小。他们不敢花钱,不敢生病,不敢出任何意外。

在东坂村,很多妇女挣钱的方式就是“洗花蛤”。一趟大概四五个小时,能挣上70块。很多人一天能洗三四趟,加上吃饭、在路上的时间,她们哪里来的时间睡觉?几乎就是集体在等待的间隙,横七竖八往草地上一趟,几分钟就能打起呼噜,因为实在太累了。

这种大热天,上半身大太阳晒着,下半身泡在晒热的水里,弯着腰用力……

一个阿姨说,白天洗花蛤特别热,凌晨洗花蛤特别犯困。一天三四趟下来,有时候我走路都能睡过去。加上长期泡在水里,手上腿上都磨破皮了,刚下水那一刻,海水一泡,钻心的疼痛,我就咬咬牙,过一会儿也就适应了,要挣钱啊,不然能怎么办呢?

社会最底层人们残酷的生活现状,就是用生命和健康挣钱,比如,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挖煤工人、高空作业工人、建筑工人……

4

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报道,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去体验穷人的生活,探究穷人为什么难以改变命运。

结果作家体验了半年后,得出了穷人很难改变命运的原因。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因为住在偏远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现更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时工作或者兼职-->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各种劳苦的工作,她渐渐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无力思考如何改变命运即使是换一份工作,换一个地方,也陷入同样的恶性循环。

那个有钱人其中一份工作是在沃尔玛做促销员,她尴尬地发现促销员买不起自己促销的商品。

阶层固化以后,穷人是很难改变命运的。读书则是打破这种固化最有可能的方式。这也是学区房大热的最大原因。

小时候,我爸会跟我说,你努力读书,以后你的命会更好。当时懵懵懂懂,现状我懂了——努力读书,起码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里有这样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努力读书,路才能越走越宽。

我用20年的书,支付了自由选择权,值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