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重温了老舍的《四世同堂》。一部笑与泪并存的书,老舍的幽默和带着点任性的天真,使整部书满溢着京味儿的率性有趣,回味着他的字句我时常忍不住笑出声来。 但是这本书不止好笑,更是非常好哭,当我看到北平这座美好的城,被日本人糟蹋得不成样子,看着一个个淳朴本分的人被日本人折磨致死,我的心一颤一颤的。 《四世同堂》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为中心下笔,将北平沦陷区的抗战写活了。小羊圈就是国家、时代的缩影,这是一本活的“抗战史诗”,相比教科书上那些触目惊心却冰冷的死伤数字,老舍用冷峻又温和的笔触写着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更让人触动,读书时我不时代入其中,读着时常忍不住想大哭一场,曾经那积贫积弱、任人欺凌的中国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仅仅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历史啊! 祁老人曾经非常自信,是一家人的精神支柱和“功臣”,他有着朴素的生活哲学——战争来了,存三个月的粮食,拿一口大缸,顶住门,这样就可以把战争阻隔在外了。在他的人生哲学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三个月不会结束的。 祁老人什么都不怕,只怕没法活到庆祝80岁的生日。他先家后国,他认为只要保住他引以为傲的四世同堂,他可以容忍一切,他一开始他对做了亡国奴也没啥概念,他只要能安稳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这种观念也是小羊圈胡同大多数人的想法。北平人骨子里是怯懦而怕事的,他们热爱和平,认为只要日本人不妨碍他们过日子,他们就一切无所谓。他们骨子里没想过反抗,他们害怕出头、害怕死亡和牺牲。但是他们想错了,国若不国,家将何家? “爱和平的人而没有勇敢,和平便变成屈辱,保身便变成偷生。”在战争年代,怯懦和怕事是要命的。国将不国时,一个人即使想苟且偷生也不可得! 2 反观书生钱默吟,他清楚知道日本人是不会让老百姓安稳当一个“顺民”的。钱默吟诗人前半生几近隐居,每日饮酒赋诗、喝茶种花,他与世无争、不问世事。但是当战争来临时,这个手无寸铁的书生却坐不住了。“我是向来不问国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 国泰民安时,钱默吟不问世事,甚至善良得连踩死一只蚂蚁都于心不忍;但是当有人要让中国亡国灭种时,他拿起武器,杀伐决断,他不怕手上沾满鲜血,只要能够救他的国。他深知,逃出去有可能会死,但不逃一定会死!反抗有可能会死,但是不反抗就只能等死。钱默吟鼓励人们逃出去,在钱默吟看来,人必须有血性,“人要是没有那么点劲儿,跟整天低着头拣食的鸡有什么分别呢?” 钱默吟和祁家老大瑞宣,他们清楚日本人绝对不会甘心让中国人安稳地当着“亡国奴”的,因此钱默吟鼓励儿子逃出去,瑞宣鼓励老三瑞全逃出去抗日。在经历一场被汉奸冠晓荷出卖的牢狱之灾后,钱默吟将儿媳和孙子托付给亲家,而自己抛弃家庭拖着病体逃出家去抗日,瑞宣则被家庭和责任困在家里。 蔡康永说,看中国人的书,总觉得不爽气,因为家族层层叠叠地挤压,故事里的主角都活的很憋屈。祁瑞宣有学识、有本事,却不敢爽快逃离北平出去抗日,他总是想着尽到对爷爷、父母和妻儿的责任,但是,他的内心却又无法正视自己在家“尽孝”的行为,他对于自己没能逃出去抗日感到无比羞愧不安,因此陷入不断地自责和纠结矛盾中。 殊不知,“亡国奴”的日子并不好过,即使瑞宣不招谁惹谁,即使他不明着抗日,即使他留在北平,他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家人。在父亲祁天佑被日本人逼死后,瑞宣更加自责,他身上背负着家族老大的沉重负担,但是又不够杀伐决断,因此他总是在自责和愧疚中摇摆。尽忠和尽孝难以两全时,他还是选择了尽孝。而选择尽孝,却让他愁眉紧锁。看得我真是替他纠结死了,可怜的老大。 老舍深深爱着北平,他笔下北平的山水和天色都那么温柔,北平的一切都那么妥帖恰当,因此他写到日本人对北平的糟蹋时仿佛在泣血。经由老舍的笔触,北平这座城的山河凋敝让人感觉到蚀骨的痛与恨。我知道老舍是真恨,他恨日本人糟蹋北平,恨汉奸的无耻丑恶,他恨得咬牙切齿,正因他恨,他更痛,他痛心市民们的怯懦和不敢反抗。 3 古语有云,“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日本人惨无人寰的兽行,一步步践踏着北平的温和与与世无争,老舍花了很多笔触去刻画好人是怎样一步步被逼死、饿死、折磨死。瑞宣的女儿妞妞坚决不吃“共和面”而被饿死的那章,看得特别扎心。老舍是亲自经历过战争的,才能将那惨烈的征服和屈辱写得字字泣血。 当我们身处太平盛世时,我们或许没有感觉国家的存在多么不可或缺,但是当有外敌入侵时,国家就是我们强大的保护盾。或许我们的国家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自由和尊严,都仰仗着国家的强大与独立,没有国富民安,老百姓哪来的自由和尊严? 北平市民们的怯懦和贪生怕死的本能,使他们一步步退,他们不习惯也不敢反抗。即使他们知道不反抗也会一点点被逼死,但是他们觉得好过反抗被一下子打死。 在山河凋敝之时,有些人却将亡国视为升官发财的机会。冠晓荷、大赤包、蓝东阳、胖菊子和祁瑞丰等汉奸们兴高采烈地认贼作父。他们巴结日本人,通过陷害和举报国人来效忠日本人。他们对日本人大方慷慨,对自己邻居吝啬刻薄。“对比他地位高的人,他把人家的屁也看成暗示。对比他低下的人,暗示便等于屁。”他们看不起中国人,而恨不得可以匍匐在日本人脚下当一条狗。他们贪图享乐,为了口腹之欲而不惜牺牲他人。 战乱之中见人性,有人铁骨铮铮,有人惶惑偷生,有人卖国求荣。四世同堂的祁家便集齐了这些元素。祁瑞丰是祁家老二,因为老人们从小的溺爱,因为自己的自私贪吃,他顺应自己的口腹之欲做了汉奸,他恭敬无比的日本人,最后却杀死了他。认贼作父的,最后作茧自缚。温厚老实的祁老人四世同堂的愿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有国才有家,“国家”二字,是我们的盾,更是多少勇敢者拼了命也要去守护的一城一池。战争之下见众生,虽然有人卖国求荣,亦有人忍辱偷生,但是更有人铁骨铮铮。抗日战争打得辛苦惨烈,但是幸好我们的勇士们最终一寸寸地收回我们的城池。小说的结尾,北平起风了,小羊圈胡同乃至中国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合上书的瞬间,我无比庆幸自己生在太平盛世,我们何其幸福,而那些为了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