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初中没毕业就辍学的孩子

 半窗晴日 2021-11-15

1

每年7月,不时有亲戚朋友来咨询分数上不了普高但想读中专孩子的入学事宜,我才得知,原来考上高中这么艰难。

以前普罗大众观念里的“一考定终身”,一般都是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实际上,随着大学录取率的普遍提高和中职生升学之路的艰难坎坷,中考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考定终身”。

和几个老师一聊,我才后知后觉得知原来在我中考那会儿,普高录取率也不过是百分之四五十。但是,对我来说,也许考一中不易,最差也有二中可以读,所以我一点也没有考不上高中没学可上的恐慌。

除非刻意,否则人类很少真正去凝视自己不必经历的命运。

我想起我刚上初一时,年段有5个班,每个班有60多名学生,等我读到初三时,年段已经缩减到四个班,每个班仅剩40几个学生了。那些不想读高中的人,早已在初一初二辍学得差不多了。他们在被中考这个赛道“淘汰”之前,自己主动选择了提前“出局”。

彼时我那些不喜欢读书的同学,都将辍学打工这件事渲染得无比美好。那种美好,其实一大部分基于十几岁的孩子开始拥有支配自己工资的权利。

在我们村,男生辍学了就去养虾池和学做海鲜生意,女生辍学了就去针织厂上班。养殖枯燥乏味,做海鲜生意需要早出晚归,针织厂上班时间一天长达12小时,甚至需要昼夜倒班。但是,对那些孩子来说,拥有买衣服和买零食的自由,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打工生涯的辛苦和单调乏味。

据我观察,他们大多数人在打工前几年还挺满意自己可以支配工资的那种自由。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吃吃烧烤、喝喝奶茶、聊聊八卦的生活,令他们感觉安逸。

托尔斯泰说过:没有一种环境人不能适应,特别是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这样生活。 ”那些初入社会的孩子,他们看到身边人也是这样过日子,他们就不会觉得那种上班的辛苦无法忍受,他们更不会去审视,自己失去了生活的另一种更为深刻的可能性。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用带着优越感的上帝视角去观察那些早早辍学的人。上大学不是一个人的唯一出路,去职高或者早早进入社会跌爬滚打也并非是一条绝路。我也不敢轻视流水线的工作,没有他们的付出,社会也很难正常运转。只是,在内卷愈来愈严重的大环境下,那些早早辍学的孩子,他们大概率会经历更辛苦的人生。

2

我那些初中没毕业就辍学的同学,因为和我同村,他们辍学后的生活,我也大都有所耳闻。

那些去学做海鲜生意的男生,最开始都是在海鲜摊点当学徒,他们中脑袋比较活络、手脚比较勤快、对市场反应比较敏捷的人,一般在学徒几年后,积攒了经验和人脉就出来单干了。因为赶上了“增量时代”,彼时资讯还没这么发达,价格也尚不透明,网购尚未兴起,加上占据了我们村得天独厚的海鲜货源地优势,我那些出来单干的同学,大抵都混得很不错,有好几个都混成了老板。

那些辍学去针织厂上班的女生,一般都会在几年后找个本地甚至大部分是本村的男生嫁了,早早结婚,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我读高一时寒假回家,我妈跟我说,“你们初中同学XXX前几天生了个儿子……”

我当时无比震惊和震撼!那个XXX是我小学同学,小时候我们一群人经常玩在一起,可能因为我对她太熟了,所以她结婚生娃这件事给我的三观带来很大的冲击和震荡。那种感觉,不亚于你以为大学跟你一起整天逃课闲逛的舍友也在为毕业找工作而忧愁,结果居然有一天人家轻描淡写地说ta的公司上市了那般让人惊掉下巴。

当时在我看来,结婚生娃还是个遥远得无法想象的概念,我们连自己暗恋哪个男生都不好意思说,而我同学,居然在17岁时生了个娃儿???在我当时的价值观里,生娃是大人的事情,而我们,不过还是一群孩子啊!

彼时,我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拥有着严格的分野,我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充斥着不可避免的妥协和庸俗,而孩子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为我的那个同学早早迈入成年人的世界感觉很痛心,也很不解。

我无法理解,好好一个人,怎么就突然间结婚生娃了?对于她过早陷入屎尿屁的“庸俗”生活,我感觉遗憾又震惊。我甚至一度怀疑,她是不是被父母包办婚姻了。

现在想来,我当时的想法很不成熟,但是那就是我当时内心对世界的认知。

后来有一次我在路上遇到那个同学,她在路上牵着她的儿子散步,我下意识老远就逃开了,我不是瞧不起她,我只是觉得很尴尬,只好以此躲避那种被成年人世界猝不及防地暴击的尴尬。

3

那些当年在针织厂上班的女同学,大都在婚后回家相夫教子,等孩子上幼儿园后,由公婆帮忙接送孩子,而她们继续回到针织厂从事老本行。

近年来针织厂的效益越来越差,很多人只得外出打工。她们有的到厦门前埔海鲜批发市场帮衬丈夫的生意或者与丈夫一起给别人打工,有的则驻守在家,每天早上坐上在村口拉工人的大巴车,到龙海或者长泰的食品厂,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上工资120元日结的临时工。

相比男同学在海鲜批发市场当上老板的可能性,女同学的路大多狭窄得多。当然,也有一些女同学,嫁给“混得不错”的小老板,日子便不会那么辛苦,基本上在家洗衣做饭接送娃上下学即可。

后来我偶尔遇上那些早早辍学的女同学,彼此之间除了打招呼寒暄,好像无话可说。我说的学习生活她们不感兴趣,她们说的家长里短、婆媳矛盾我也不感兴趣。

我们尴尬地互相观照着,但是对彼此的人生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看了那些女同学的境遇,我深信我爸说的“要是不想读书就出来针织厂打工”这句话不是威胁恐吓,而是赤裸裸的事实。

虽然我尊重流水线的工作,我们的日常所需也离不开它。但是,我害怕那种单调重复的流水线生产的工作,它指向的,不但是较低的收入和辛苦而漫长的工作时长,而且是个体的声音和意志逐渐不被听见、看见的工具化过程。

我一个早早辍学的女同学说:“生活太辛苦了,我每天早出晚归挣到的钱仅够糊口,我真的好后悔当年不认真读书呀……”

那些没读高中的孩子,是一个庞大而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已经“失语”太久了,他们也需要被听见和被看见。社会的竞争太残酷了,当年他们走出校园不再回头的时候,他们肯定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最快捷而公平的赛道了。早早辍学的人,走进了一条更为艰难而崎岖的赛道。他们相比在象牙塔里的人,更早感受到社会粗粝的真面目。但是,我也时常被他们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而感动。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赛道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