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年前,又一本“少女杂志”在这里开始……

 愚人音乐坊 2021-11-15

三十年前的今天,香港歌手黎瑞恩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我从这里开始》:

1991 黎瑞恩  / 我从这里开始

三十年的今天,黎瑞恩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我从这里开始》;三十年后,当她再度站在“宝丽金50周年演唱会”的舞台上,唱着自己首张专辑的主打歌《发誓》,她依然可以激动地说:很荣幸自己可以从18岁唱到48岁。

在开始介绍专辑之前,还有必要介绍下黎瑞恩的背景。大家看,我今天的文案话术就很严谨,因为一般描述其他歌手出第一张专辑的时间点,同时还会说这个歌手也是在这时出道的。毕竟对于实体唱片年代过来的歌手,正式出版物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出道证明”。但是黎瑞恩却不是发个人专辑才出道的歌手。

其实黎瑞恩在宝丽金推出自己的首张专辑之前,已经出版过一首个人单曲。早在1990年,黎瑞恩在当时的“现代唱片”合辑《暖火1990》里面崭露头角,排在合辑第一首的就是黎瑞恩主唱的《问候》。与她一同参与合辑的,还有夏韶声、刘美君、蔡济文、林保怡、郑瑞芬、曾路德,以及齐成、fundamental、Echo、新青年这四支乐队组合。“现代唱片”后来也成为了BMG进驻香港地区的大本营,所以黎瑞恩在成为”宝丽金歌手“之前,曾是”BMG歌手“。

后来2002年黎瑞恩复出,签约香港百代唱片,推出了一张专辑、开了”梦成真“演唱会。一个大部分作品都在宝丽金的歌手,竟然和BMG、EMI有过交集,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BMG合辑《暖火1990》。

90年代初的香港乐坛,伴随着那场著名的”千夕之争“,陈慧娴和梅艳芳先后淡出了乐坛。这也给了许多后辈女歌手上位的机会。不过客观来看,宝丽金(不算新艺宝、正东)在陈慧娴去留学之后培养的女歌手,好像还真没有谁能达到陈慧娴那样的影响力,周慧敏、王馨平、刘小慧、汤宝如以及黎瑞恩……

黎瑞恩也一直被人说是”小陈慧娴“,其实也不无道理。因为她们最早的专辑制作人都是安格斯,两人的歌路也非常类似,都是少女偶像出道。甚至连和宝丽金合作的方式也非常类似,安格斯负责制作、宝丽金只管发行,然后等时机成熟,安格斯再把全约转给宝丽金。

▲《我从这里开始》环球复黑王封底。

前面提到过,专辑第一主打歌叫《发誓》。安格斯的作品。相对于早年他写给陈慧娴的《玻璃窗的爱》、《逝去的诺言》这些小家碧玉型的少女心事,《发誓》倒是多了一丝“反叛”的气质。你很难想象这样一首有些倔强的情歌,是一位只有18岁的歌手的作品。

专辑中另一首派台歌曲《莫失莫忘》,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开始管喜欢“借鉴”别人的音乐人叫做“裁缝”。在这首歌当中,安格斯展现出了他过人的复制、粘贴技术:

前奏Copy了Michael Bolton写给Laura Branigan的《How am I supposed to live without you》,当年在香港,也有华星唱片给杜德伟翻唱的粤语版《心死》;副歌的段落,借鉴了草蜢的《You're Everything》,也是一首欧美的作品。至于像不像的,你们自己听吧……

那么安格斯是谁呢?安格斯的本名叫麦伟珍,是“皇妃乐队”的主唱及核心创作者。皇妃乐队的作品,以“咸湿”著称。这明显和安格斯给陈慧娴、黎瑞恩写的歌画风不符。

皇妃乐队最有出名的成员,应该就是吉他手Jim Lee,他是横跨两岸三地乃至新马地区的”超级大牌“制作人。他打造过的专辑、合作过的歌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且风格、流派跨度极大。鼓手Melchior Serreal,时至今日都是香港各大演唱会的常客。

如果说“太极”成员撑起了“香港乐坛半壁江山”,那“皇妃”成员的贡献,则是名副其实“华语乐坛半壁江山”。更何况,“太极”最早都是签约在安格斯的厂牌“小音乐”唱片。

而“太极”成员Gary Tong也为黎瑞恩的首张专辑担任编曲和键盘手,为黎瑞恩贡献了一首编曲作品《你说吧》。这一首和刚才的《莫失莫忘》都是周礼茂填词。

比较难得的是《我从这里开始》是一张全香港本土原创的作品,没有一首是改编歌。大部分作品的词、曲、编都是安格斯一人包揽,并且还在一头一尾安排了两首纯音乐作品《我从这里开始》和《道别!》。

唯一出现在专辑中的“编外”词人只有周礼茂,对于百花齐放的粤语词坛来说,这样收歌实在太单调了些。但是换个角度看,安格斯一位非职业词人,却能几乎包揽全碟的填词,也能证明他确实有点儿东西。以往也爱写点儿带暗示的“咸湿歌”的周礼茂,在黎瑞恩的专辑里,也“正经”了起来。能让两位“最不正经”的港乐音乐人写点儿“健康”的作品,黎瑞恩这张专辑也是独一份儿了。

▲一听前奏我还以为是“终身美丽”……

周礼茂与卢东尼合作的《How deep is your love》,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情歌,明显和安格斯的作品是两种审美取向。黎瑞恩日后的“首本名曲”《一人有一个梦想》,正是出自卢东尼之手。

《倚靠在你身》的作曲人刘伟光不知道是何许人也,在我印象里他也只有这一首作品。倒是这首歌,在我看来是专辑里最“陈慧娴”的一首……只不过对于当时只有18岁的黎瑞恩来说,这样的作品还是显得太过老气了。

黎瑞恩在宝丽金“开始”之后,安格斯便离开了她,继续去打造下一位少女偶像。从1992年的《雨季不再来》开始,黎瑞恩的专辑就转由宝丽金自己的团队制作。黎瑞恩在安格斯那里成长的时间,要比陈慧娴从“少女杂志”到“反叛”短太多,单就第一张个人专辑而言,要比陈慧娴老练许多,可以把巅峰时期的陈慧娴“模仿”地惟妙惟肖。

宝丽金很快也意识到,后面来的女艺人都无法接住“天后”的帽子,所以很快打造出了许多“少女”歌手的概念,黎瑞恩为首的“四小花”就不用多说了。甚至关淑怡这样的乐坛“老油条”,都要重新朝“美少女”路线靠拢。

但是,“美少女宣言”已不同往日的“少女杂志”。

宝丽金等不及陈慧娴留学归来,就要急于打造下一个“Priscilla”,黎瑞恩就成了“Priscilla”的“复制品”。直到97年离开宝丽金,黎瑞恩才留下一句“宝丽金要求她灌录不合其音乐理念的歌曲”。如今黎瑞恩能够再唱起宝丽金时代的《发誓》,也说明这一切早已释怀了,毕竟不合其音乐理念的那些作品,却无意间成了一代人的青春……

愚人音乐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